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打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移动冲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气动打标机在打标的时候,在一个水平面上通常需要两组驱动装置,即横向驱动装置及纵向驱动装置,通过这两组驱动装置驱动一排冲针件进行打标,这种利用两个象限位移的打标装置效率较低,为提高效率,如何在一个方向上行径即可实现各种方案的打标,是行业内需要攻克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单个方向位移即可完成打标内容的移动冲印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冲印装置,主要包括总成箱、冲针座和若干冲针件,所述若干冲针件于冲针座底部均匀排列形成至少两排倾斜设置的冲针组,每一排冲针组中相邻冲针件之间的横向距离为m,纵向距离为n,第二排的第一个冲针件与第一排的最后一个冲针件的纵向距离为n。
进一步的,第一排冲针组、第二排冲针组、第n排冲针组在水平方向上从左往右以相同的距离进行排布,相邻两排冲针组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为s。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气动冲压设备的不足,改良冲针件的排布方式,使其可以在一个水平面中,只需往一个方向移动即可完成所需的打标内容,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打标时目标字符的点位排布。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移动冲印装置,主要包括总成箱1、冲针座2和若干冲针件3,所述若干冲针件3于冲针座2底部均匀排列形成至少两排倾斜设置的冲针组,每一排冲针组中相邻冲针件3之间的横向距离为m,纵向距离为n,第二排的第一个冲针件3与第一排的最后一个冲针件3的纵向距离为n,第一排冲针组、第二排冲针组、第n排冲针组在水平方向上从左往右以相同的距离进行排布,相邻两排冲针组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为s。其中,本实施例中,可采用m为30mm,n为1.57mm,s为14.37mm。
与现有技术相同,总成箱1中包含系统控制电路、电磁阀等机构,总成箱1通过气路板与冲针座2连接,冲针座2中包含冲针的机械推动机构及行程限定机构等。
具体工作方式为:驱动机构驱动总成箱1横向运动,即与冲印基材的运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运动,在系统将打标信息传递至控制电路时,相关的冲针件3进行动作,如图3所示,数字“1”共包含8个点位,若由上之下细分,则第一排为1个点位,第二排为2个点位,第三排和第四排均为1个点位,而第五排则有3个点位,为了完成数字“1”的打标,实际上只需要冲针座2中其中一排冲针组即可,如图2所示的第一排冲针组,从左往右的第一个冲针件则对应数字“1”中第五排的3个点位,第二个冲针件则对应数字“1”中第四排的1个点位,第三个冲针件则对应数字“1”中第三排的1个点位,第四个冲针件则对应数字“1”中第二排的2个点位,第五个冲针件则对应数字“1”中第一排的1个点位,以此类推,以这种方式进行打标,冲针座2只需要往一个方向移动,即可实现各种打标方案,并且有效提高效率。
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移动冲印装置,主要包括总成箱(1)、冲针座(2)和若干冲针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冲针件(3)于冲针座(2)底部均匀排列形成至少两排倾斜设置的冲针组,每一排冲针组中相邻冲针件(3)之间的横向距离为m,纵向距离为n,第二排的第一个冲针件(3)与第一排的最后一个冲针件(3)的纵向距离为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冲印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排冲针组、第二排冲针组、第n排冲针组在水平方向上从左往右以相同的距离进行排布,相邻两排冲针组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为s。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