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及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11-28  2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电芯及电池。


    背景技术:

    1、锂离子电池是一种能量密度高、充电速率快的储能电池,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和车辆领域。随着市场的发展,对于能量密度和充电速率的锂电池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提高能量密度和充电速率的改进技术主要集中在改进正负极活性物质材料和锂离子电池结构等方面。但在相关技术中,在锂离子电池的卷芯结构中胶纸粘贴在锂离子电池的拐角处,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电池膨胀,导致出现胶纸拉扯锂离子电池正极片表面的活性物质,造成破坏的情况,从而使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较低。

    2、可见,相关技术中存在着锂离子电池正极片表面被胶纸破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及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着锂离子电池正极片表面被胶纸破坏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隔膜,其中,

    3、所述隔膜位于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之间,所述第一极片、所述第二极片和所述隔膜卷绕形成卷芯结构;

    4、所述第一极片包括第一胶纸、集流体和涂覆在所述集流体的表面的活性涂层,所述第一胶纸的第一区域贴附在所述活性涂层的表面,所述第一胶纸的第二区域贴附在所述集流体的表面,所述第一胶纸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相邻;

    5、在所述电芯的卷绕方向上,所述第一极片包括至少一个弯折段,所述第一胶纸靠近所述弯折段的一端不超过所述弯折段的弯折中心。

    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极片还包括第二胶纸,所述活性涂层包括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其中,

    7、所述第一涂层涂覆在所述集流体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涂层涂覆在所述集流体的第二表面,所述集流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背;

    8、所述第一胶纸的第一区域贴附在所述第一涂层的表面,所述第一胶纸的第二区域贴附在所述集流体的第一表面;

    9、所述第二胶纸的第一区域贴附于所述第二涂层的表面,所述第二胶纸的第二区域贴附于所述集流体的第二表面;

    10、所述第二胶纸靠近所述弯折段的一端不超过所述弯折段的弯折中心。

    1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胶纸与所述第一涂层的贴附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涂层的收尾端,所述第二胶纸与所述第二涂层的贴附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涂层的收尾端。

    1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胶纸和所述第二胶纸包括基材层和粘结层,所述第一胶纸的所述粘结层与所述第一涂层粘结,所述第二胶纸的所述粘接层与所述第二涂层粘结。

    1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胶纸的第一区域沿着所述卷芯结构的卷绕方向的长度不超过2.5mm,所述第二胶纸的第一区域沿着所述卷芯结构的卷绕方向的长度不超过2.5mm。

    1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极片为正极片,所述第二极片为负极片,或所述第一极片为负极片,所述第二极片为正极片。

    1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芯还包括极耳,其中,

    16、所述集流体的沿着所述卷芯结构的卷绕方向的起始端设有头部空箔区;

    17、所述极耳固定在所述头部空箔区;

    18、所述第一胶纸的第二区域贴附于所述头部空箔区。

    1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胶纸在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弯折段在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不重合,或

    20、所述第一胶纸在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弯折段在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合。

    2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极片包括第三胶纸、集流体和涂敷在所述集流体的表面上的活性涂层;

    22、所述第三胶纸的第一区域贴附在所述第二极片的活性涂层表面;

    23、所述第三胶纸的第二区域贴覆在所述第二极片的集流体表面;

    24、所述第三胶纸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相邻;

    25、在所述电芯的卷绕方向上,所述第二极片包括至少一个弯折段;

    26、所述第三胶纸靠近所述弯折段的一端不超过所述第二极片的弯折段的弯折中心。

    27、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电芯。

    28、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29、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第一胶纸靠近弯折段的一端设于不超过弯折中心的位置,使第一胶纸在电池膨胀的过程中拉伸力减小;同时降低第一胶纸与活性涂层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第一胶纸破坏活性涂层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隔膜,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还包括第二胶纸,所述活性涂层包括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纸与所述第一涂层的贴附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涂层的收尾端,所述第二胶纸与所述第二涂层的贴附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涂层的收尾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纸和所述第二胶纸包括基材层和粘结层,所述第一胶纸的粘结层与所述第一涂层粘结,所述第二胶纸的粘结层与所述第二涂层粘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纸的第一区域沿着所述卷芯结构的卷绕方向的长度不超过2.5mm,所述第二胶纸的第一区域沿着所述卷芯结构的卷绕方向的长度不超过2.5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为正极片,所述第二极片为负极片,或所述第一极片为负极片,所述第二极片为正极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极耳,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片包括第三胶纸、集流体和涂敷在所述集流体的表面上的活性涂层;

    9.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芯,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隔膜,其中,隔膜位于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隔膜卷绕形成卷芯结构;第一极片包括第一胶纸、集流体和涂覆在集流体的表面的活性涂层,第一胶纸的第一区域贴附在活性涂层的表面,第一胶纸的第二区域贴附在集流体的表面,第一胶纸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相邻;在电芯的卷绕方向上,第一极片包括至少一个弯折段,第一胶纸靠近弯折段的一端不超过弯折段的弯折中心。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第一胶纸设于于卷芯结构的弯折段的一侧,使第一胶纸在电池膨胀的过程中拉伸力减小,从而降低第一胶纸破坏活性涂层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方嘉琳,王烽,李素丽,李俊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718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