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工程防撞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11-28  2


    本技术涉及道路防撞装置,具体为一种交通工程防撞结构。


    背景技术:

    1、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案中,为了实现安全、迅速、经济、方便和低公害的目的,会在一些交通设施、建筑物以及道路两侧安装防撞装置,降低交通中的碰撞事故造成人员和设施的损坏。

    2、现有技术一般会使用塑料水桶、塑料防撞桶或沙袋等作为缓冲防撞装置,与碰撞物之间多为硬接触形式,形式单一,缓冲效果不佳。

    3、现有技术专cn218880681u一种交通防撞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交通防撞装置,在汽车撞击时,转辊与橡胶块对汽车进行防护,在汽车撞击转辊时产生冲击力,带动第一减震弹簧与第一减震弹簧进行回缩,对撞击力进行缓冲,再通过支架的设计,在汽车碰撞导致安装架横向移动时带动滑块在滑槽的内腔进行滑动,再通过缓冲弹簧的弹性支撑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当横向移动的力度过大时,带动滑动板在壳体的内腔进行滑动,对第二减震弹簧进行压缩,起到了能够在汽车碰撞时进行缓冲减震。

    4、上述现有技术相比于塑料水桶、塑料防撞桶或沙袋等的缓冲效果更好,但是仅能提供单一方向的防撞,若需要在多个方式设置防撞结构时,需要设置多个装置配合使用,使用不便,多个装置的交界处无法进行有效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工程防撞结构,缓冲效果好,能够提供多方向防撞。

    2、本实用新型一种交通工程防撞结构包括有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有立板与底板,立板固定连接在底板顶面上,立板侧面连接有缓冲结构,缓冲结构包括有滑杆,滑块、第一缓冲弹簧、连接杆和载板,滑杆两端通过支座固定连接在立板侧面,滑块设有两个,两个滑块均滑动连接在滑杆上,两个滑块对称,第一缓冲弹簧套接在滑杆上,第一缓冲弹簧连接在两个滑块之间,连接杆设有两个,两个连接杆对称,两个连接杆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滑块上,两个连接杆远离滑块的一端均通过支座转动连接在载板侧面,载板与立板平行,两个连接杆与载板的两个连接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滑块之间的距离,载板背离缓冲结构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橡胶垫背离载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海绵垫。

    3、进一步的,所述的缓冲结构包括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连接在载板与立板之间,第二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载板上和立板上。

    4、进一步的,所述的立板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侧挡板,每个侧挡板与立板均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每个侧挡板前侧面上均连接有橡胶垫,每个橡胶垫背离侧挡板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海绵垫。

    5、进一步的,所述的每个侧挡板后侧面与立板未连接缓冲结构的后侧面之间均连接有调整结构,调整结构包括有螺纹杆;外套管和螺纹环,外套管把后端通过支架转动连接在立板后侧面上,螺纹环转动连接在外套管前端,螺纹杆前端通过支架转动连接在侧挡板后侧面,螺纹杆后端插接在外套管内,螺纹杆与螺纹环螺纹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的每个侧挡板连接的海绵垫与载板连接的海绵垫之间连接有遮挡胶片。

    7、进一步的,所述的橡胶垫内部设有空腔,空腔在橡胶垫内部均匀分布。

    8、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架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控制箱顶面上固定连接有led灯牌和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光伏板与控制箱电性连接,led灯牌与控制箱电性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倾斜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箱内部连接有锂电池和控制电路。

    11、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弹簧设有两排,两排第二弹簧分别设在滑杆的左右两外侧,每排第二弹簧均包括有多个第二弹簧,每排的多个第二弹簧线性均布。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设置有缓冲结构、橡胶垫、海绵垫以及空腔,实现了对冲撞力更好的吸收和缓冲,海绵垫设置于该结构的最外侧,可第一时间与碰撞物进行软接触,实现一级缓冲,且空腔的分布,配合橡胶垫的形变,会吸收冲撞力,实现二级缓冲,同时载板会通过连接杆推动滑块挤压第一缓冲弹簧,配合第二弹簧的压缩,实现了三级缓冲,进一步减弱冲撞力的传递,避免结构后方的设施、建筑受到碰撞,从而使该防撞结构具有更好的缓冲效果;

    14、(2)通过设置有led灯牌、太阳能光伏板以及控制箱,实现了对行人、车辆的醒目提示,太阳能光伏板呈倾斜状设置,能很好的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输入到控制箱内部的锂电池中进行储存,且led灯牌发射出的灯光,能够在光线不好的环境中更加醒目,从而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15、(3)通过设置有侧挡板、螺纹杆、外套管以及螺纹环,实现了对防撞结构的形态进行调整,螺纹环的旋转,能够调整螺纹杆回缩进外套管的内部,改变对侧挡板的支撑长度,控制侧挡板在支撑架的两侧进行翻转,使该防撞结构的防护面呈弧形,从而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交通工程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撑架(1),支撑架(1)包括有立板与底板,立板固定连接在底板顶面上,立板侧面连接有缓冲结构(2),缓冲结构(2)包括有滑杆(201),滑块(202)、第一缓冲弹簧(203)、连接杆(204)和载板(206),滑杆(201)两端通过支座固定连接在立板侧面,滑块(202)设有两个,两个滑块(202)均滑动连接在滑杆(201)上,两个滑块(202)对称,第一缓冲弹簧(203)套接在滑杆(201)上,第一缓冲弹簧(203)连接在两个滑块(202)之间,连接杆(204)设有两个,两个连接杆(204)对称,两个连接杆(204)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滑块(202)上,两个连接杆(204)远离滑块(202)的一端均通过支座转动连接在载板(206)侧面,载板(206)与立板平行,两个连接杆(204)与载板(206)的两个连接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滑块(202)之间的距离,载板(206)背离缓冲结构(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3),橡胶垫(3)背离载板(20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海绵垫(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工程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结构(2)包括有第二弹簧(205),第二弹簧(205)连接在载板(206)与立板之间,第二弹簧(205)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载板(206)上和立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通工程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板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侧挡板(8),每个侧挡板(8)与立板均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每个侧挡板(8)前侧面上均连接有橡胶垫(3),每个橡胶垫(3)背离侧挡板(8)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海绵垫(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通工程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侧挡板(8)后侧面与立板未连接缓冲结构(2)的后侧面之间均连接有调整结构(10),调整结构(10)包括有螺纹杆(1001);外套管(1002)和螺纹环(1003),外套管(1002)把后端通过支架转动连接在立板后侧面上,螺纹环(1003)转动连接在外套管(1002)前端,螺纹杆(1001)前端通过支架转动连接在侧挡板(8)后侧面,螺纹杆(1001)后端插接在外套管(1002)内,螺纹杆(1001)与螺纹环(1003)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交通工程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侧挡板(8)连接的海绵垫(4)与载板(206)连接的海绵垫(4)之间连接有遮挡胶片(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交通工程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垫(3)内部设有空腔(11),空腔(11)在橡胶垫(3)内部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交通工程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1)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7),控制箱(7)顶面上固定连接有led灯牌(5)和太阳能光伏板(6),太阳能光伏板(6)与控制箱(7)电性连接,led灯牌(5)与控制箱(7)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交通工程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6)倾斜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交通工程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箱(7)内部连接有锂电池和控制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交通工程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弹簧(205)设有两排,两排第二弹簧(205)分别设在滑杆(201)的左右两外侧,每排第二弹簧(205)均包括有多个第二弹簧(205),每排的多个第二弹簧(205)线性均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道路防撞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交通工程防撞结构,支撑架包括有立板与底板,立板侧面连接有缓冲结构,滑杆两端通过支座固定连接在立板侧面,两个滑块均滑动连接在滑杆上,第一缓冲弹簧连接在两个滑块之间,两个连接杆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滑块上,两个连接杆远离滑块的一端均通过支座转动连接在载板侧面,载板背离缓冲结构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橡胶垫背离载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海绵垫,海绵垫与碰撞物软接触实现一级缓冲,橡胶垫吸收冲撞力实现二级缓冲,载板通过连接杆推动滑块挤压第一缓冲弹簧并配合第二弹簧的压缩实现了三级缓冲,从而实现了对冲撞力更好的吸收和缓冲;通过侧挡板的设置提供多角度多方向的防撞缓冲。

    技术研发人员:骆小龙,许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酒钢集团甘肃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9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71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