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肢抬高运动康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11-27  2


    本技术涉及上肢运动康复辅助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肢抬高运动康复器。


    背景技术:

    1、很多患者在进行过上肢的手术以后,在恢复期的初期往往需要借助上肢抬高运动康复器来帮助上肢恢复到正常的运动,上肢抬高运动康复器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比较简单的运动就能达到让手和手臂做抬升动作的目的,最终使手和手臂能进行运动恢复锻炼,但是目前的上肢抬高运动康复器在具体设计时,其通常是采用让两个上肢一同做抬高运动的设计方式,无法单独的对某一侧的肢体进行单独抬高运动康复,造成使用过程中的灵活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上肢抬高运动康复器,通过手持握把的方式带动滑座沿滑槽竖向重复抬升或下放,以此来带动放置在肢体托座上的上肢进行抬高运动康复,对患者上肢的抬高运动康复操作简单易实现,详见下文阐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上肢抬高运动康复器,包括底板和立板,所述底板沿横向水平设置,所述底板的顶面两侧均沿纵向竖直固定有所述立板,且两侧位置的所述立板均安装设置有能够竖向滑移并锁止的抬升组件;

    4、两侧位置的所述抬升组件在彼此相对的端面之间安装设置有用以承托患者上肢的上肢承托组件。

    5、作为优选,所述底板的底面周围固定有多个真空吸盘。

    6、作为优选,所述抬升组件均包括滑槽和导槽,两侧位置的所述立板彼此相对的内侧端面均竖向开设有所述滑槽,两侧位置的所述立板彼此相背的外侧端面均竖向开设有所述导槽,且所述导槽和对应的所述滑槽均横向连通,所述滑槽均竖向滑动配合有滑座,且两侧位置的所述滑座在彼此相对的端面之间安装设置有用以承托患者上肢的上肢承托组件,两侧位置的所述滑座彼此相背的外侧端面均沿横向固定有导向螺柱,所述导向螺柱均以滑动配合的方式穿过对应的所述导槽且伸出所述导槽外的部分均同轴啮合有锁紧螺母。

    7、作为优选,所述滑槽和所述导槽的顶部均敞开。

    8、作为优选,所述锁紧螺母均为手拧滚花螺母。

    9、作为优选,两侧位置的所述导向螺柱彼此远离的外端均同轴固定有握把。

    10、作为优选,所述上肢承托组件包括连杆和肢体托座,两侧位置的所述滑座彼此相对的内侧端面均通过连接套沿横向固定有所述连杆,两侧位置的所述连杆彼此靠近的端部均通过所述连接套固定连接有用以承托住患者上肢的所述肢体托座。

    11、作为优选,所述肢体托座均为u型座样式。

    12、作为优选,所述连杆的两端均与对应的所述连接套同轴过盈配合。

    13、作为优选,两侧位置的所述肢体托座彼此相对的端面均水平延伸固定有翼板,两个所述翼板的顶面之间均放置有组合板,所述组合板的底面两侧均竖向固定有连接螺柱,所述连接螺柱均以竖向滑动配合的方式穿出对应的所述翼板且底部同轴啮合有连接螺母,并且所述连接螺母均压紧在对应的所述翼板底面。

    14、采用上述一种上肢抬高运动康复器,具体在对患者上肢进行抬高运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将所述底板放置在桌面上摆好,引导患者的两个上肢分别压在两个所述肢体托座,优选患者上肢靠近肘部位置的部分压在所述肢体托座,然后拧动两个所述锁紧螺母,后通过手持所述握把的方式带动所述滑座沿所述滑槽竖向重复抬升或下放,以此来带动放置在所述肢体托座上的上肢进行抬高运动康复,对患者上肢的抬高运动康复操作简单易实现,方便对患者的上肢进行抬高运动康复锻炼,而在上肢抬高运动康复的过程中,在所述肢体托座带动患者上肢抬高的一定位置高度时通过拧紧所述锁紧螺母压紧在所述立板表面的方式能够锁止所述肢体托座的位置高度,继而来将患者的上肢抬高到一定的高度后进行保持,有利于提升对患者上肢的抬高运动康复锻炼效果,而且由于所述滑槽和所述导槽的顶部均敞开,继而通过所述导向螺柱和所述滑座分别从所述导槽和所述滑槽顶端脱出的方式能够将所述肢体托座拆离两侧位置的所述立板之间,继而便于对所述肢体托座进行定期彻底的清理维护,并且由于通过所述组合板底面两侧的所述连接螺柱分别穿过两个所述肢体托座之间的所述翼板后加装所述连接螺母的方式能够通过所述组合板将两个所述肢体托座组合在一起,继而能够带动两个所述肢体托座同步进行抬升康复锻炼,而仅需拧下所述连接螺母后取下所述组合板便可解除对两个所述肢体托座组合在一起的状态,继而能够分别单独带动单个所述肢体托座进行抬升康复锻炼,提升了使用过程中的灵活性。

    15、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持握把的方式带动滑座沿滑槽竖向重复抬升或下放,以此来带动放置在肢体托座上的上肢进行抬高运动康复,对患者上肢的抬高运动康复操作简单易实现,方便对患者的上肢进行抬高运动康复锻炼;

    16、2、在肢体托座带动患者上肢抬高的一定位置高度时通过拧紧锁紧螺母压紧在立板表面的方式能够锁止肢体托座的位置高度,继而来将患者的上肢抬高到一定的高度后进行保持,有利于提升对患者上肢的抬高运动康复锻炼效果;

    17、3、滑槽和导槽的顶部均敞开,继而通过导向螺柱和滑座分别从导槽和滑槽顶端脱出的方式能够将肢体托座拆离两侧位置的立板之间,继而便于对肢体托座进行定期彻底的清理维护;

    18、4、通过组合板底面两侧的连接螺柱分别穿过两个肢体托座之间的翼板后加装连接螺母的方式能够通过组合板将两个肢体托座组合在一起,继而能够带动两个肢体托座同步进行抬升康复锻炼,而仅需拧下连接螺母后取下组合板便可解除对两个肢体托座组合在一起的状态,继而能够分别单独带动单个肢体托座进行抬升康复锻炼,提升了使用过程中的灵活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上肢抬高运动康复器,包括底板(3)和立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沿横向水平设置,所述底板(3)的顶面两侧均沿纵向竖直固定有所述立板(1),且两侧位置的所述立板(1)均安装设置有能够竖向滑移并锁止的抬升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上肢抬高运动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的底面周围固定有多个真空吸盘(30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上肢抬高运动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母(203)均为手拧滚花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上肢抬高运动康复器,其特征在于:两侧位置的所述导向螺柱(204)彼此远离的外端均同轴固定有握把(2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上肢抬高运动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承托组件(4)包括连杆(402)和肢体托座(403),两侧位置的所述滑座(202)彼此相对的内侧端面均通过连接套(401)沿横向固定有所述连杆(402),两侧位置的所述连杆(402)彼此靠近的端部均通过所述连接套(401)固定连接有用以承托住患者上肢的所述肢体托座(4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上肢抬高运动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肢体托座(403)均为u型座样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上肢抬高运动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02)的两端均与对应的所述连接套(401)同轴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5、6或7所述一种上肢抬高运动康复器,其特征在于:两侧位置的所述肢体托座(403)彼此相对的端面均水平延伸固定有翼板(405),两个所述翼板(405)的顶面之间均放置有组合板(404),所述组合板(404)的底面两侧均竖向固定有连接螺柱(406),所述连接螺柱(406)均以竖向滑动配合的方式穿出对应的所述翼板(405)且底部同轴啮合有连接螺母(407),并且所述连接螺母(407)均压紧在对应的所述翼板(405)底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上肢抬高运动康复器,包括底板和立板,所述底板沿横向水平设置,所述底板的顶面两侧均沿纵向竖直固定有所述立板,且两侧位置的所述立板均安装设置有能够竖向滑移并锁止的抬升组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手持握把的方式带动滑座沿滑槽竖向重复抬升或下放,以此来带动放置在肢体托座上的上肢进行抬高运动康复,对患者上肢的抬高运动康复操作简单易实现,方便对患者的上肢进行抬高运动康复锻炼;在肢体托座带动患者上肢抬高的一定位置高度时通过拧紧锁紧螺母压紧在立板表面的方式能够锁止肢体托座的位置高度,继而来将患者的上肢抬高到一定的高度后进行保持,有利于提升对患者上肢的抬高运动康复锻炼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吴玲露,袁亚光,丁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玲露
    技术研发日:20231204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715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