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外置制动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11-26  3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具体是一种电机外置制动器结构。


    背景技术:

    1、由于机器人追求极致的空间结构要求,即要求在不影响整体空间布局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对空间的充分利用,这样的机器人产品则更具有市场竞争优势,以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需要。电机作为机器人产品上核心部件之一,其所占据的空间尺寸也最终影响着整个机器人的空间结构。

    2、目前,现有的应用于机器人上的电机的设计,普遍将制动器置于电机的尾部,而对于电机轴侧即电机输出轴的位置空间如有充裕,则不能被利用起来,空间利用率相对较低,而且这种布置方式所占据的轴向空间尺寸较大,也会制约着其他机器人部件的尺寸设计。

    3、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机外置制动器结构,考虑在电机轴侧或过渡轴的位置增加制动器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机外置制动器结构。

    2、一种电机外置制动器结构,包括:

    3、电机组件,用于提供动力;

    4、同步带轮,与电机组件相连;

    5、所述的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安装板、安装在电机安装板上的电机和支撑柱、固定在支撑柱上的制动器安装板、安装在制动器安装板上的制动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同步带轮包括带轮轴、设置在带轮轴上的带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同步带轮安装在电机的电机轴上。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带轮轴一端加工成转子毂结构。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带轮轴通过过盈配合压入带轮的中心孔。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带轮轴与带轮间通过销钉固定。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制动器通过螺丝安装到制动器安装板上。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电机和支撑柱分布在电机安装板的两侧。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制动器安装在电机的轴侧端且不在电机的尾部。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采用制动器安装在电机的轴侧端的布置方式,实现了对电机轴侧端的空间利用;将带轮轴通过过盈配合压入带轮中心孔,考虑到交变运行时可能产生的松脱,在带轮轴与带轮间增加销钉固定,从而实现将转子毂与同步带轮接合在一起,有利于减少结构的轴向尺寸,同时也利于组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外置制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外置制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步带轮安装在电机(1)的电机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外置制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轮轴(10)一端加工成转子毂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外置制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轮轴(10)通过过盈配合压入带轮(20)的中心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外置制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轮轴(10)与带轮(20)间通过销钉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外置制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器(4)通过螺丝(5)安装到制动器安装板(6)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外置制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1)和支撑柱(3)分布在电机安装板(2)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外置制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器(4)安装在电机(1)的轴侧端且不在电机(1)的尾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机外置制动器结构,包括:电机组件,用于提供动力;同步带轮;所述的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安装板、安装在电机安装板上的电机和支撑柱、固定在支撑柱上的制动器安装板、安装在制动器安装板上的制动器;所述的同步带轮包括带轮轴、设置在带轮轴上的带轮。本技术将带轮轴通过过盈配合压入带轮中心孔,考虑到交变运行时可能产生的松脱,在带轮轴与带轮间增加销钉固定,将转子毂与同步带轮接合在一起,有利于减少结构的轴向尺寸,同时也利于组装。

    技术研发人员:程斌,刘凯,王猛,开亚骏,鲍万辉,钱万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09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71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