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拉钩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11-26  4


    本申请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手术拉钩。


    背景技术:

    1、目前,手术拉钩是一种常见的手术医疗器械,在手术过程中常用于牵拉头皮,暴露手术视野。而现有的手术拉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需要专人牵拉,这种牵拉方式不但费时费力,并且有时中途还需换人牵拉,从而增加了手术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手术拉钩,以改善上述问题。

    2、本实用新型具体是这样的:

    3、一种手术拉钩,包括支架、第一拉钩、第二拉钩以及驱动组件;

    4、第一拉钩及第二拉钩均沿预设方向与支架可滑动地连接;驱动组件与支架连接,且第一拉钩及第二拉钩中的一个或两个均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拉钩及第二拉钩中的一个或两个沿预设方向相对于支架滑动。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支架包括底座、立柱以及横杆;

    6、立柱与底座连接,横杆与立柱连接,且横杆与立柱呈角度设置;

    7、横杆沿预设方向开设有滑槽,第一拉钩及第二拉钩均与滑槽可滑动地配合。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螺杆以及第一转动把手,第一转动螺杆沿预设方向延伸,并与支架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转动把手与第一转动螺杆的一端连接;第一拉钩与第一转动螺杆螺纹连接;第二拉钩配置有供第一转动螺杆通过的通孔。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转动螺杆以及第二转动把手,第二转动螺杆沿预设方向延伸,并可转动地设置于滑槽内,第二转动把手与第二转动螺杆的一端连接;第二拉钩与第二转动螺杆螺纹连接。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转动螺杆与第二转动螺杆平行。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沿预设方向,第一转动把手及第二转动把手分别位于横杆的两端。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立柱包括伸缩杆,伸缩杆的缸体与底座连接,伸缩杆的活动端与横杆连接。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伸缩杆的活动端的活动方向与预设方向垂直。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立柱还包括固定盘、转动盘以及锁紧件,固定盘与底座连接,转动盘与固定盘可转动地连接,且立柱与转动盘连接;

    15、锁紧件与转动盘螺纹连接,并用于与固定盘抵持以限制转动盘相对于固定盘的转动。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底座配置有安装部,以及与安装部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柱;

    17、安装部用于与外部床体或架体连接,锁紧螺柱用于与外部床体或架体抵持,以限制底座相对于外部床体或架体的运动。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综上所述,该手术拉钩包括支架、第一拉钩、第二拉钩以及驱动组件;第一拉钩及第二拉钩均沿预设方向与支架可滑动地连接;驱动组件与支架连接,且第一拉钩及第二拉钩中的一个或两个均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拉钩及第二拉钩中的一个或两个沿预设方向相对于支架滑动。

    20、该手术拉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通过操作驱动组件便可带动第一拉钩及第二拉钩中的一个或两个沿预设方向相对于支架滑动,从而调整第一拉钩与第二拉钩之间的间距,进而满足手术操作的需求,而且在第一拉钩与第二拉钩之间的间距调整后,还能够保持间距不变,由此,能够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手术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拉钩,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手术拉钩。该手术拉钩包括支架、第一拉钩、第二拉钩以及驱动组件;第一拉钩及第二拉钩均沿预设方向与支架可滑动地连接;驱动组件与支架连接,且第一拉钩及第二拉钩中的一个或两个均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拉钩及第二拉钩中的一个或两个沿预设方向相对于支架滑动。该手术拉钩结构简单,其通过操作驱动组件便可带动第一拉钩及第二拉钩中的一个或两个沿预设方向相对于支架滑动,从而调整第一拉钩与第二拉钩之间的间距,进而满足手术操作的需求,而且在第一拉钩与第二拉钩之间的间距调整后,还能够保持间距不变,由此,能够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手术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王瀚,张金康,彭页,甘璐,杜俊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1212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70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