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11-25  6


    本技术涉及黑水虻养殖,特别是涉及了一种养殖架。


    背景技术:

    1、黑水虻与蝇蛆、黄粉虫等昆虫齐名,被誉为“凤凰虫”。黑水虻具有抗凝血酶、抗炎、镇痛等作用,尤其是含有丰富的抗菌物质,具有较大的医药、保健开发价值,在养殖黑水虻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养殖架。

    2、参考已授权专利号“cn219421944u”公开了黑水虻养殖架,其中记载了:“通过设置卡接机构,当要将养殖架本体内部的空间进行调整时,通过向相对一侧挤压两个按钮,两个安装杆感受到相对的作用力,通过两个安装轴,两个安装杆与两个活动杆之间夹角的距离变小,两个安装杆与两个活动杆对两个支撑弹簧进行挤压的同时两个活动杆会带动两个活动块向相对一侧进行移动,使其离开限位槽,失去限位,这时可以根据需要将养殖盒进行移动”的技术问题。

    3、本申请人在具体实施该专利的过程中,发现该专利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仍存在未解决本技术问题:

    4、在长时间的养殖过程中发现,在对黑水虻幼虫投放食物时,通常都没有对食物进行预先处理,大多都将食物整体放置在养殖盘内侧,从而会导致远离食物的黑水虻幼虫进食较少,进而影响黑水虻幼虫在养殖阶段的成长率,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养殖架,为解决上述专利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提供一种养殖架,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如下技术问题:在长时间的养殖过程中发现,在对黑水虻幼虫投放食物时,通常都没有对食物进行预先处理,大多都将食物整体放置在养殖盘内侧,从而会导致远离食物的黑水虻幼虫进食较少,进而影响黑水虻幼虫在养殖阶段的成长率。

    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3、所述一种养殖架具体包括框架体,所述框架体内侧中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养殖盘,所述框架体内侧还滑动连接有两个预处理组件,且每个所述预处理组件均位于每个所述养殖盘顶部,所述框架体四周均设置有多个包裹保护组件,且多个所述包裹保护组件用于对两个所述养殖盘进行保护;

    4、所述框架体包括凹型挡板和支撑腿,所述凹型挡板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凹型挡板均位于每个所述养殖盘底部,且与每个所述养殖盘为滑动配合,两个所述凹型挡板四个转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其中一个所述支撑腿的内侧开设有两个第一滑动槽,另外三个所述支撑腿的内侧均开设有两个第二滑动槽,且每个所述第一滑动槽和每个所述第二滑动槽均位于每个所述养殖盘的上方。

    5、进一步地,所述预处理组件包括螺纹杆、第一电机、锥齿轮组和滑动杆,每个所述第一滑动槽内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每个所述第一滑动槽外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每个所述第一滑动槽内侧还设置有锥齿轮组,且每个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延伸至每个所述第一滑动槽内侧并通过每个所述锥齿轮组与每个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二滑动槽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杆。

    6、进一步地,所述预处理组件还包括移动盒、分离挡板和固定盒,四个所述支撑腿之间设置有两个移动盒且呈上下分布,每个所述移动盒均位于每个所述养殖盘顶部,且每个所述移动盒两端的两侧均插入每个所述第一滑动槽和每个所述第二滑动槽内侧,并与每个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同时与每个所述滑动杆滑动连接,每个所述移动盒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分离挡板,且多个所述分离挡板用于平均分割每个所述移动盒内侧的空间,每个所述移动盒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盒,每个所述固定盒一侧均开设有预留槽。

    7、进一步地,所述预处理组件还包括切割转辊、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电机和翻转挡板,每个所述固定盒内侧均呈对称设置转动连接有两个切割转辊,每个所述切割转辊端部均延伸至所述预留槽内侧,且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预留槽内侧设置有第二齿轮,且所述第二齿轮与两个所述第一齿轮为啮合连接设置,所述固定盒靠近所述预留槽一侧的外侧安装有第二电机,且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延伸至所述预留槽内侧,且与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设置,所述固定盒内侧还转动连接有两个翻转挡板,且每个所述翻转挡板均位于每个所述切割转辊顶部。

    8、进一步地,所述包裹保护组件包括固定钩和抽拉盒,每个所述凹型挡板外侧和所述养殖盘远离所述凹型挡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钩,且每个所述凹型挡板外侧和所述养殖盘远离所述凹型挡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抽拉盒,且每个所述抽拉盒均位于每个所述固定钩底部。

    9、进一步地,所述包裹保护组件还包括防护网和卷弹簧,每个所述抽拉盒内侧均转动连接有防护网,每个所述防护网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卷弹簧,且所述卷弹簧用于收卷所述防护网设置,每个所述防护网底部均开设有多个限位孔,且每个所述限位孔数量和位置均与每个所述固定钩对应。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养殖架,可对食物进行预先切割处理,将食物分解成小颗粒,之后可对分割过后的小颗粒食物均匀投放,使食物尽量均匀的铺满养殖盘,以确保养殖盘内侧的黑水虻幼虫能够平均的进食,从而提升黑水虻幼虫的成长率。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养殖架,可对养殖盘进行包裹,避免外界蝇虫等在黑水虻幼虫的食物中产卵,同时可保护黑水虻幼虫不被外界虫鼠等偷吃,进一步提升黑水虻幼虫的成长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养殖架,包括框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体(1)内侧中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养殖盘(2),所述框架体(1)内侧还滑动连接有两个预处理组件(3),且每个所述预处理组件(3)均位于每个所述养殖盘(2)顶部,所述框架体(1)四周均设置有多个包裹保护组件(4),且多个所述包裹保护组件(4)用于对两个所述养殖盘(2)进行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组件(3)包括螺纹杆(7)、第一电机(8)、锥齿轮组(9)和滑动杆(10),每个所述第一滑动槽内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杆(7),每个所述第一滑动槽外侧安装有第一电机(8),每个所述第一滑动槽内侧还设置有锥齿轮组(9),且每个所述第一电机(8)输出端延伸至每个所述第一滑动槽内侧并通过每个所述锥齿轮组(9)与每个所述螺纹杆(7)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二滑动槽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杆(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养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组件(3)还包括移动盒(11)、分离挡板(12)和固定盒(13),四个所述支撑腿(6)之间设置有两个移动盒(11)且呈上下分布,每个所述移动盒(11)均位于每个所述养殖盘(2)顶部,且每个所述移动盒(11)两端的两侧均插入每个所述第一滑动槽和每个所述第二滑动槽内侧,并与每个所述螺纹杆(7)螺纹连接,同时与每个所述滑动杆(10)滑动连接,每个所述移动盒(11)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分离挡板(12),且多个所述分离挡板(12)用于平均分割每个所述移动盒(11)内侧的空间,每个所述移动盒(11)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盒(13),每个所述固定盒(13)一侧均开设有预留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养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组件(3)还包括切割转辊(14)、第一齿轮(15)、第二齿轮(16)、第二电机(17)和翻转挡板(18),每个所述固定盒(13)内侧均呈对称设置转动连接有两个切割转辊(14),每个所述切割转辊(14)端部均延伸至所述预留槽内侧,且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5),所述预留槽内侧设置有第二齿轮(16),且所述第二齿轮(16)与两个所述第一齿轮(15)为啮合连接设置,所述固定盒(13)靠近所述预留槽一侧的外侧安装有第二电机(17),且所述第二电机(17)输出端延伸至所述预留槽内侧,且与所述第二齿轮(16)固定连接设置,所述固定盒(13)内侧还转动连接有两个翻转挡板(18),且每个所述翻转挡板(18)均位于每个所述切割转辊(14)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保护组件(4)包括固定钩(19)和抽拉盒(20),每个所述凹型挡板(5)外侧和所述养殖盘(2)远离所述凹型挡板(5)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钩(19),且每个所述凹型挡板(5)外侧和所述养殖盘(2)远离所述凹型挡板(5)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抽拉盒(20),且每个所述抽拉盒(20)均位于每个所述固定钩(19)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养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保护组件(4)还包括防护网(21)和卷弹簧(22),每个所述抽拉盒(20)内侧均转动连接有防护网(21),每个所述防护网(21)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卷弹簧(22),且所述卷弹簧(22)用于收卷所述防护网(21)设置,每个所述防护网(21)底部均开设有多个限位孔,且每个所述限位孔数量和位置均与每个所述固定钩(19)对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养殖架,涉及黑水虻养殖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框架体,框架体内侧中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养殖盘,框架体内侧还滑动连接有两个预处理组件,且每个预处理组件均位于每个养殖盘顶部,框架体四周均设置有多个包裹保护组件,且多个包裹保护组件用于对两个养殖盘进行保护。本技术通过预处理组件的设置,可对食物进行预先切割处理,将食物分解成小颗粒,之后可对分割过后的小颗粒食物均匀投放,使食物尽量均匀的铺满养殖盘,以确保养殖盘内侧的黑水虻幼虫能够平均的进食,从而提升黑水虻幼虫的成长率。

    技术研发人员:沈正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环然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14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70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