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11-20  2


    本申请涉及充电桩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充电桩。


    背景技术:

    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充电技术越来越完善。无线充电技术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由发射端将电能无接触传输到接收端为携带的负载充电。其中,发射端的发射线圈与接收端的接收线圈通过互磁耦合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产生感应电流。

    2、现有无线充电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型移动设备,包括移动机器人、agv、amr、电动汽车等等。移动机构移动到充电桩附近,充电桩处搭载的发射板与移动机构搭载的接收器在一定的距离内对齐后,开始进行电力传输。同一发射端可为多种类型、功率的移动机构充电。

    3、然而,根据移动机构的类型、尺寸不同,所搭载的接收器高度也各不相同,因为固定的充电桩发射板无法与多种移动机构接收器实现匹配对齐,进而影响移动机构的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便于对搭载不同高度接收器的移动机构进行充电,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调节充电桩。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调节充电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可调节充电桩,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无线充电单元和设置在箱体上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无线充电单元进行上下移动。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箱体用于安装无线充电单元,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无线充电单元进行上下移动,方便无线充电单元对搭载不同高度接收器的移动机构进行充电。

    5、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驱动电机、设置在驱动电机输出端的驱动齿轮、设置在箱体内且沿箱体高度方向进行设置的导向杆和设置在导向杆顶端且与驱动齿轮啮合的连接齿轮,所述无线充电单元设置在导向杆上。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转动带动连接齿轮进行同步转动,连接齿轮转动带动导向杆移动,导向杆移动带动无线充电单元移动。

    7、优选的,所述导向杆包括定位杆、套设在定位杆上的定位套管和套设在定位套管上的固定套管,所述连接齿轮设置在定位杆的顶端,所述定位杆的外侧壁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定位套管的内侧壁开设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齿轮安装在定位杆上,连接齿轮带动定位杆转动,定位杆与定位套管螺纹连接,定位杆转动带动定位套管移动,固定套管对定位套管移动路径进行限位,提高定位套管移动时的稳定性。

    9、优选的,所述定位套管顶端外侧壁设有限位块,所述固定套管的内侧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和限位槽提高定位套管移动的稳定性,保证定位套管进行上下移动,便于定位套管带动无线充电单元进行上下移动。

    11、优选的,所述定位套管的底端设有安装板,所述无线充电单元上设有用于定位安装板的安装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和安装座提高无线充电单元在定位套管上的稳定性,方便定位套管带动无线充电单元进行上下移动。

    13、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供导向杆穿过的通孔,所述定位板的顶面设有套设在导向杆上的引导管。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板用于提高导向杆的稳定性,定位板安装引导管,引导管提高导向杆在移动时的稳定性,有效防止导向杆移动时产生抖动等现象影响到无线充电单元。

    15、优选的,所述定位板沿箱体高度方向设有若干引导杆,所述无线充电单元上设有套设在引导杆上的滑套。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杆提高无线充电单元的稳定性,滑套便于无线充电单元进行上下移动,提高无线充电单元在移动时的稳定性。

    17、优选的,所述箱体一侧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内设有风扇。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风口和风扇用于对箱体内部进行散热,延长充电桩的使用时限。

    19、优选的,所述箱体上设有显示屏,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警示灯。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显示屏用于显示充电状态、电量等信息,警示灯用于提高箱体的关注度。

    21、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设有一个或多个无线充电单元,所述无线充电单元与变换器电性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变换器安装在箱体内部,方便与无线充电单元进行连接,无线充电单元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并联的无线充电单元,变换器根据无线充电单元的数量进行设置,实现功率的叠加。

    23、综上所述,驱动组件便于根据不同高度的接收器调整无线充电单元的高度,便于无线充电单元对移动机构进行充电,提高充电桩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设置在箱体(1)内的无线充电单元(2)和设置在箱体(1)上的驱动组件(3),所述驱动组件(3)用于带动无线充电单元(2)进行上下移动;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设置在箱体(1)内的驱动电机(31)、设置在驱动电机(31)输出端的驱动齿轮(32)、设置在箱体(1)内且沿箱体(1)高度方向进行设置的导向杆(33)和设置在导向杆(33)顶端且与驱动齿轮(32)啮合的连接齿轮(34),所述无线充电单元(2)设置在导向杆(3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33)包括定位杆(331)、套设在定位杆(331)上的定位套管(332)和套设在定位套管(332)上的固定套管(333),所述连接齿轮(34)设置在定位杆(331)的顶端,所述定位杆(331)的外侧壁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定位套管(332)的内侧壁开设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管(332)顶端外侧壁设有限位块(4),所述固定套管(333)的内侧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限位槽(5),所述限位块(4)位于限位槽(5)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管(332)的底端设有安装板(6),所述无线充电单元(2)上设有用于定位安装板(6)的安装座(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有定位板(8),所述定位板(8)上开设有供导向杆(33)穿过的通孔(9),所述定位板(8)的顶面设有套设在导向杆(33)上的引导管(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8)沿箱体(1)高度方向设有若干引导杆(11),所述无线充电单元(2)上设有套设在引导杆(11)上的滑套(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一侧设有通风口(13),所述通风口(13)内设有风扇(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设有显示屏,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有警示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有一个或多个无线充电单元(2),所述无线充电单元(2)与变换器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充电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充电桩,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无线充电单元和设置在箱体上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无线充电单元进行上下移动。本申请具有对搭载不同高度接收器的移动机构进行充电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颖,黄康川,林子由,胡晓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犀能新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15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70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