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轮轮速安装观察用窗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11-19  3


    本技术涉及飞机机轮,特别涉及一种机轮轮速安装观察用窗盖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飞机机轮中的轮速传感器安装结构,大多采用有机玻璃窗盖铆接结构、窗盖弹片结构等,安装于机轮外端作为外部密封及观察使用;其中有机玻璃窗盖结构为有机玻璃与盖板铆接的组合件,拆卸方便,但在机轮使用环境较差或使用时间长的情况下,有机玻璃极易沾污染物,玻璃被砂石磨损,导致观察轮速传感器模糊;窗盖弹片结构对弹片要求高,需弹片具有极高的回弹性,这种轮速传感器观察窗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缺点是寿命短,使用周期长会使弹片的弹性衰减,使弹片与盖板贴合不严,产生缝隙,导致外来异物进入轮轴损坏轮速传感器,造成外场需提前检查窗盖弹片状态。特别是使用寿命长的飞机和使用环境恶劣的飞机机轮在高速旋转的使用条件下,对轮速传感器的保护要求更高,观察要求更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机轮轮速安装观察用窗盖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机轮轮速安装观察用窗盖结构,包括盖板、传动销和窗盖,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通孔和卡槽,所述卡槽上安装有窗盖,所述窗盖将所述通孔开启或闭合,所述盖板和窗盖的下端共同安装在机轮轴承外侧的凸台上,所述盖板内侧连接有传动销,所述传动销另一端与轮速传感器连接。

    3、优选的,所述盖板为向外凸起的阶梯状结构。

    4、优选的,所述盖板圆周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上连接有第一螺钉,所述盖板通过第一螺钉与机轮轴承外侧的凸台连接。

    5、优选的,所述窗盖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与盖板上其中一个第一连接孔同轴,并通过第一螺钉进行固定在机轮轴承外侧的凸台上,以使固定窗盖的第一螺钉松动时可转动窗盖进行观察,或拆除固定窗盖的第一螺钉时,通过抽插式取出窗盖观察安装情况。

    6、优选的,所述传动销通过铆钉与盖板连接。

    7、优选的,所述传动销与轮速传感器为间隙配合,保证轮速传感器的记录机轮转动情况。

    8、优选的,所述通孔为o型状。

    9、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机轮转速观察窗与轮速传感器配合使用,对飞机轮速传感器实现高密封效果,特别是机轮在高速旋转和恶劣环境使用的情况下,抽插式或旋转式观察窗能有效隔绝防止外来异物进入轮速传感器内部,并能通过抽出或转动窗盖直观的观察到轮速传感器,具备安全性和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操作简便等优点,解决了弹片低寿命、有机玻璃不易观察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机轮轮速安装观察用窗盖结构,包括盖板(1)、传动销(2)和窗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上设置有通孔(4)和卡槽(5),所述卡槽(5)上安装有窗盖(3),所述窗盖(3)将所述通孔(4)开启或闭合,所述盖板(1)和窗盖(3)的下端共同安装在机轮轴承外侧的凸台上,所述盖板(1)内侧连接有传动销(2),所述传动销(2)另一端与轮速传感器(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轮轮速安装观察用窗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为向外凸起的阶梯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轮轮速安装观察用窗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圆周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1),第一连接孔(11)上连接有第一螺钉(12),所述盖板(1)通过第一螺钉(12)与机轮轴承外侧的凸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轮轮速安装观察用窗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盖(3)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孔(31),第二连接孔(31)与盖板(1)上其中一个第一连接孔(11)同轴,并通过第一螺钉(12)固定在机轮轴承外侧的凸台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轮轮速安装观察用窗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销(2)通过铆钉(21)与盖板(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轮轮速安装观察用窗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销(2)与轮速传感器(6)为间隙配合,保证轮速传感器(6)的记录机轮转动情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轮轮速安装观察用窗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为o型状。


    技术总结
    一种机轮轮速安装观察用窗盖结构,包括盖板、传动销和窗盖,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通孔和卡槽,所述卡槽上安装有窗盖,所述窗盖将所述通孔开启或闭合,所述盖板和窗盖的下端共同安装在机轮轴承外侧的凸台上,所述盖板内侧连接有传动销,所述传动销另一端与轮速传感器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机轮轮速安装观察用窗盖结构,通过抽出或转动窗盖直观的观察到轮速传感器,具备安全性和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操作简便等优点,解决了弹片低寿命、有机玻璃不易观察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蒲应强,金晨飞,冯丽娜,吴刚,彭旗峰,吴古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新安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15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702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