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周术后医用眼罩

    技术2025-11-19  6


    本技术涉及医用眼罩,尤其涉及一种眼周术后医用眼罩。


    背景技术:

    1、整形美容手术(提眉手术、眼袋手术等)后,眼周皮肤较薄,术后术区及易出现水肿、瘀血、疼痛等并发症,针对上述症状可用局部冷敷的方法促使术区血管收缩,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起到止血镇痛的效果。

    2、传统的冰敷眼罩趋近为平面型,在一个囊腔中包裹混合液或一片水凝胶,部分对称位置留有眼孔便于裸露眼睛,用魔术贴或弹力带绑缚于双耳。传统的冰敷眼罩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眼周外形复杂且不规整,使得其与眼周的实际接触点为上颌骨颧突,额骨颧突点,其余部位基本为辐射吸冷,伤口区温降没有到临床需求程度,但会导致上颌骨颧突,额骨颧突点,鼻梁接触点产生刺痛感,人体体验不佳。

    3、综上可知,现有的结构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眼周术后医用眼罩,可以接触到人体眼周区域的相对凹陷的部位,提升冷敷效果。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眼周术后医用眼罩,包括:

    3、眼罩本体,其远离人体眼周区域的一侧设置有隔热层;

    4、冷源件,设置于所述眼罩本体朝向人体眼周区域的一侧;所述冷源件对应于各个人体眼周区域划分多个分区;每个所述分区由多个立体冷源体构成;多个所述立体冷源体朝向人体眼周区域的一侧所形成的曲面与相对应的人体眼周区域的轮廓形状相适配;

    5、多个控温件,分别与各个所述分区可拆卸连接,并且对应每个所述分区设置单层所述控温件或者叠加设置有多层所述控温件。

    6、根据所述的眼周术后医用眼罩,所述冷源件由固态水凝胶制成;

    7、所述眼罩本体对应于人体的眼睛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镂空区域。

    8、根据所述的眼周术后医用眼罩,所述分区包括适配于人体眉骨的位置以及轮廓形状设置的眉骨区、适配于人体左颧骨的位置以及轮廓形状设置的左颧骨区、适配于人体右颧骨的位置以及轮廓形状设置的右颧骨区、适配于人体左上颌骨的位置以及轮廓形状设置的左上颌骨区以及适配于人体右上颌骨的位置以及轮廓形状设置的右上颌骨区。

    9、根据所述的眼周术后医用眼罩,所述眉骨区包括眉间区以及眉弓区;

    10、所述眉间区朝向人体眼周区域的一侧所形成的曲面的底端相对于所述眉弓区朝向人体眼周区域的一侧所形成的曲面的顶端高0.2~1.2厘米;

    11、所述眉弓区朝向人体眼周区域的一侧所形成的曲面的顶端相对于所述左颧骨区或者所述右颧骨区朝向人体眼周区域的一侧所形成的曲面的顶端高0.2~1.5厘米。

    12、根据所述的眼周术后医用眼罩,所述左上颌骨区包括对应于人体的左犬齿窝设置的左犬齿窝区以及对应于左上颌骨颧突设置的左上颌骨颧突区,所述左犬齿窝区朝向人体眼周区域的一侧所形成的曲面相对于所述左上颌骨颧突区朝向人体眼周区域的一侧所形成的曲面高0.3~2厘米;

    13、所述右上颌骨区包括对应于人体的右犬齿窝设置的右犬齿窝区以及对应于右上颌骨颧突设置的右上颌骨颧突区;所述右犬齿窝区朝向人体眼周区域的一侧所形成的曲面相对于所述右上颌骨颧突区朝向人体眼周区域的一侧所形成的曲面高0.3~2厘米;

    14、所述左上颌骨区包括对应于人体的左眶下动脉设置的左眶下动脉区;所述左眶下动脉区朝向人体眼周区域的一侧所形成的曲面相对于所述左上颌骨颧突区朝向人体眼周区域的一侧所形成的曲面的顶端高0.3~2厘米;

    15、所述右上颌骨区包括对应于人体的右眶下动脉设置的右眶下动脉区;所述右眶下动脉区朝向人体眼周区域的一侧所形成的曲面相对于所述右上颌骨颧突区朝向人体眼周区域的一侧所形成的曲面高0.3~2厘米。

    16、根据所述的眼周术后医用眼罩,所述眼罩本体对应于由人体额骨与鼻骨的交界处向下延伸至鼻子的底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镂空区域;所述第二镂空区域的形状与人体的鼻子的形状相适配,其夹角为25~35°。

    17、根据所述的眼周术后医用眼罩,所述第二镂空区域的左、右两侧通过鼻夹连接。

    18、根据所述的眼周术后医用眼罩,每个所述分区中的各个所述立体冷源体之间的第一间隙为0.1~1厘米;

    19、相邻的两个所述分区之间的第二间隙为0.2~1厘米。

    20、根据所述的眼周术后医用眼罩,所述冷源件朝向人体眼周区域的一侧设置有弹性柔软层。

    21、根据所述的眼周术后医用眼罩,所述眼罩本体的左、右两侧连接固定带。

    2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眼周术后医用眼罩,包括眼罩本体,其远离人体眼周区域的一侧设置有隔热层;冷源件设置于所述眼罩本体朝向人体眼周区域的一侧;所述冷源件对应于各个人体眼周区域划分多个分区;每个所述分区由多个立体冷源体构成;多个所述立体冷源体朝向人体眼周区域的一侧所形成的曲面与相对应的人体眼周区域的轮廓形状相适配;多个控温件,分别与各个所述分区可拆卸连接,并且对应每个所述分区设置单层所述控温件或者叠加设置有多层所述控温件。由于冷源件的形成曲面形状是根据人体眼周区域设置的,由此,患者佩戴该医用眼罩后可以更加贴合人体眼周区域,使得冷源件可以直接与人体眼周的更多区域相接触实现热传导,提升该医用眼罩对进行手术后的眼周区域的冷敷效果,起到镇痛、消肿、消炎的作用。通过对应于不同的分区上设置可拆卸的控温件来增加传导路径上的热阻,限制冷源件对非手术的眼周区域的降温作用,而对于进行手术后的眼周区,则将控温件拆卸即可。由于隔热层减少了与空气的热传递,不仅减少冷凝水的产生,还可以增加该医用眼罩的冷敷时间。借此,本实用新型的眼周术后医用眼罩,可以接触到人体眼周的相对低点的部位,进行可控温冷敷,提升患者进行手术的眼周区域的冷敷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眼周术后医用眼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周术后医用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罩本体对应于人体的眼睛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镂空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周术后医用眼罩,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周术后医用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眉骨区包括眉间区以及眉弓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周术后医用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颌骨区包括对应于人体的左犬齿窝设置的左犬齿窝区以及对应于左上颌骨颧突设置的左上颌骨颧突区,所述左犬齿窝区朝向人体眼周区域的一侧所形成的曲面相对于所述左上颌骨颧突区朝向人体眼周区域的一侧所形成的曲面高0.3~2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周术后医用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罩本体对应于由人体额骨与鼻骨的交界处向下延伸至鼻子的底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镂空区域;所述第二镂空区域的形状与人体的鼻子的形状相适配,其夹角为25~3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眼周术后医用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镂空区域的左、右两侧通过鼻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周术后医用眼罩,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分区中的各个所述立体冷源体之间的第一间隙为0.1~1厘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周术后医用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源件朝向人体眼周区域的一侧设置有弹性柔软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周术后医用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罩本体的左、右两侧连接固定带。


    技术总结
    本技术适用于医用眼罩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眼周术后医用眼罩,包括:眼罩本体,其远离人体眼周区域的一侧设置有隔热层;冷源件,设置于所述眼罩本体朝向人体眼周区域的一侧;所述冷源件对应于各个人体眼周区域划分多个分区;每个所述分区由多个立体冷源体构成;多个所述立体冷源体朝向人体眼周区域的一侧所形成的曲面与相对应的人体眼周区域的轮廓形状相适配;多个控温件,分别与各个所述分区可拆卸连接,并且对应每个所述分区设置单层所述控温件或者叠加设置有多层所述控温件。借此,本技术的眼周术后医用眼罩,可以接触到人体眼周的相对凹陷的部位,进行可控温冷敷,提升患者进行手术的眼周区域的冷敷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冬梅,朱雄翔,黄宇,张俊林,田莉,黄海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1215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699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