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11-19  3


    本技术涉及电声转换器,特别涉及一种微型扬声器。


    背景技术:

    1、微型扬声器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助听器等便携式电子设备。随着这些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应用于其中的微型电声器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微型扬声器技术的发展,部分微型扬声器具有一个高音单元与一个低音单元来实现高低音分频从而提升音效,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其高音效果差强人意,尚存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另外,现有的具有高音及低音单元的扬声器还存在体积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高音效果好的微型扬声器。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型扬声器,包括:

    3、盆架;

    4、轭铁,所述轭铁上设有开窗;

    5、中央磁结构,所述中央磁结构包括中央华司和呈环框状排布的中央磁钢组件,所述中央磁钢组件设于所述轭铁上,所述中央华司设于所述中央磁钢组件上,所述中央华司对应于所述中央磁钢组件的中空区域具有朝上凸出的凸包,所述开窗连通所述凸包的内部空间;

    6、第一边磁结构,所述第一边磁结构设于所述轭铁上并连接所述盆架,所述第一边磁结构与所述中央磁结构之间形成第一磁间隙;

    7、第二边磁结构,所述第二边磁结构设于所述中央华司上并围绕所述凸包排布,所述第二边磁结构与所述凸包之间形成第二磁间隙;

    8、第一振动组件,所述第一振动组件包括相连的第一振膜组件和第一音圈,所述第一振动组件连接所述盆架与所述第二边磁结构,所述第一音圈活动于所述第一磁间隙,所述第一振动组件的中央具有避让窗口;

    9、第二振动组件,所述第二振动组件包括相连的第二振膜组件和第二音圈,所述第二振膜组件位于所述避让窗口处并连接所述第二边磁结构,所述第二音圈活动于所述第二磁间隙;

    10、中心磁结构,所述中心磁结构设于所述凸包内,所述中心磁结构与所述凸包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三磁间隙;

    11、第三振动组件,所述第三振动组件包括相连的第三振膜组件和多个第三音圈,所述第三振膜组件位于所述开窗处,所述第三振膜组件连接所述中心磁结构,所述第三音圈竖向设置,所述第三音圈活动于所述第三磁间隙。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磁结构包括呈环框状排布的第一边磁钢组件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边磁钢组件上的边华司,所述边华司连接所述盆架。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边磁结构包括呈环框状排布的第二边磁钢组件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边磁钢组件上的第一环形导磁支架,所述第一振膜组件及第二振膜组件均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导磁支架。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导磁支架的截面呈l字型。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中心磁结构包括下环形导磁支架和由上至下依次层叠相连的上中心磁钢、导磁板、下中心磁钢和下华司,所述下环形导磁支架位于所述开窗处并连接所述中央磁钢组件,所述第三振膜组件的外边沿连接所述下环形导磁支架。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中心磁结构与所述凸包的内壁之间形成四个所述第三磁间隙,所述第三音圈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三音圈排布成环框状,四个所述第三音圈与四个所述第三磁间隙一一对应设置。

    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下华司与所述下环形导磁支架对齐,所述导磁板与所述中央华司对齐。

    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音圈未导通时,所述第三音圈的顶侧边与所述导磁板对应,所述第三音圈的底侧边与下华司对应。

    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下环形导磁支架的截面呈旋转90°的l字型。

    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凸包上设有连通其内表面与外表面的通气孔。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2、本微型扬声器结构新颖,具有一个低音音圈(即第一音圈)和至少三个高音音圈(即第二音圈与第三音圈),有效地提高了微型扬声器的高音效果及灵敏度,提升了微型扬声器的声学性能,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感;高音音圈竖向设置可以避免微型扬声器体积的增大。

    23、本微型扬声器实现了音圈低音单元与高音单元同轴且背靠背一体结构设计,节省了整机装配空间。

    24、本微型扬声器采用双面发声架构,能够很好地适应于允许双面振动的安装环境。



    技术特征:

    1.一种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磁结构包括呈环框状排布的第一边磁钢组件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边磁钢组件上的边华司,所述边华司连接所述盆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磁结构包括呈环框状排布的第二边磁钢组件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边磁钢组件上的第一环形导磁支架,所述第一振膜组件及第二振膜组件均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导磁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导磁支架的截面呈l字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磁结构包括下环形导磁支架和由上至下依次层叠相连的上中心磁钢、导磁板、下中心磁钢和下华司,所述下环形导磁支架位于所述开窗处并连接所述中央磁钢组件,所述第三振膜组件的外边沿连接所述下环形导磁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磁结构与所述凸包的内壁之间形成四个所述第三磁间隙,所述第三音圈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三音圈排布成环框状,四个所述第三音圈与四个所述第三磁间隙一一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华司与所述下环形导磁支架对齐,所述导磁板与所述中央华司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音圈未导通时,所述第三音圈的顶侧边与所述导磁板对应,所述第三音圈的底侧边与下华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环形导磁支架的截面呈旋转90°的l字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包上设有连通其内表面与外表面的通气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扬声器,包括盆架、轭铁、中央磁结构、第一边磁结构、第二边磁结构、第一振动组件、第二振动组件、中心磁结构和第三振动组件,轭铁上设有开窗;中央华司对应于中央磁钢组件的中空区域具有朝上凸出的凸包,开窗连通凸包的内部空间;第一振动组件包括相连的第一振膜组件和第一音圈,第一音圈活动于第一磁间隙;第二振动组件包括相连的第二振膜组件和第二音圈,第二音圈活动于第二磁间隙;中心磁结构设于凸包内,中心磁结构与凸包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三磁间隙。本微型扬声器结构新颖,高音效果好及灵敏度高,高音音圈竖向设置可以避免微型扬声器体积的增大。本微型扬声器采用双面发声架构,能适应于允许双面振动的安装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利,康恺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维仕声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15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697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