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减轻的侧倾四杆连杆机构的倾斜鞍座式机动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11-17  4


    本发明涉及所谓的侧倾或倾斜机动车辆的领域,即侧倾或倾斜机动车辆设置成可围绕沿着车辆纵向延伸的正中平面侧倾运动。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涉及具有三个或更多个轮,特别是具有两个转向前轮和至少一个后驱动轮的鞍座式车辆。


    背景技术:

    1、在机动车辆的领域,越来越多的车辆组合了两轮鞍座骑乘型车辆(例如摩托车和机动脚踏两用车)在操控容易性方面的特点,以及四轮车辆的稳定性。这些车辆包括设置有两个前转向轮和一个后驱动轮的三轮机动车辆以及通常称为quad的四轮机动车辆。

    2、更详细地,上述三轮机动车辆设置有前两个转向轮,前两个转向轮被配置成由骑乘者借助于车把控制车辆的转向,并且是侧倾的,即,随着侧倾运动而倾斜或可在侧向偏斜。侧倾运动是围绕基本上在行驶方向上定向的轴线的枢转运动。此外,三轮车辆包括后驱动轮,其驱动地连接到发动机并旨在供应驱动扭矩并因此允许牵引,而成对的前轮旨在提供车辆的方向性。

    3、除了转向移动之外,成对的前轮还设置成可侧倾运动,并且它们通过减震悬架连接到车辆的框架,减震悬架允许弹簧悬架移动。由于使用了两个成对的前轮,相对于仅具有两个轮的机动车辆,侧倾车辆通过前轮在地面上的双重支撑(类似于由汽车提供的双重支撑)而确保了更大的稳定性。

    4、前轮借助于运动学机构彼此连接,运动学机构确保轮基本上以同步方式侧倾和转向,例如通过插入一个或两个四杆连杆机构,四杆连杆机构将前轮链接到前导轮架框架。这些四杆连杆机构在下文中也将称为“侧倾四杆连杆机构”。此外,本文所考虑的机动车辆经常设置有两个独立的减震悬架,每个前驱动轮一个。每个悬架都设置有弹性元件(弹簧)和粘性元件(减震器)。

    5、将前转向轮链接到框架的四杆连杆机构应具有高机械强度以承受其所经受的动态载荷。因此,侧倾四杆连杆机构必须具有合适的尺寸,并且它是机动车辆的笨重且沉重的部件,这对车辆的成本及其操控容易性产生负面且显著的影响。

    6、提供一种设置有侧倾四杆连杆机构的鞍座骑乘型侧倾机动车辆将是有利的,侧倾四杆连杆机构完全或部分地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特别地,提供一种具有侧倾四杆连杆机构的车辆将是有利的,该侧倾四杆连杆机构更轻且更容易操控、更具成本效益但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基本上,本文公开了一种倾斜机动车辆,其包括通过侧倾四连杆连接到机动车辆的框架的一对前转向轮。侧倾四杆连杆机构包括上横档和下横档,上横档和下横档通过形成四杆连杆机构的摇臂的立柱彼此链接。两个横档中的一个横档,优选地下横档,由前半横档和后半横档组成,前半横档和后半横档都铰接到两个立柱。另一个半横档,优选地下半横档,包括两个半横档,其中只有一个(优选地前半横档)(在其端部处)铰接至两个立柱,而另一个半横档(优选地下半横档)较短,并且它不铰接至立柱。

    2、在本文公开的实施例中,特别地提供了一种倾斜或侧倾鞍座骑乘型机动车辆,其包括侧倾四杆连杆机构,该侧倾四杆连杆机构具有上横档,上横档在其中间点处铰接至框架的中央元件;其中上横档包括布置在框架的中央元件前方的前半横档和布置在框架的中央元件后方的后半横档。前半横档和后半横档形成单个刚性主体,框架的中央元件延伸穿过该刚性主体。侧倾四杆连杆机构还包括下横档,下横档在其中间点处铰接至框架的中央元件;其中,下横档包括布置在框架的中央元件前方的前半横档和布置在框架的中央元件后方的后半横档。前半横档和后半横档形成单个刚性主体,框架的中央元件延伸穿过该刚性主体。侧倾四杆连杆机构还包括左立柱,左立柱铰接到上横档的左端部和下横档的左端部。左转向轮链接到左立柱,以便绕左转向轴线旋转。此外,侧倾四杆连杆机构包括右立柱,右立柱铰接到上横档的右端部和下横档的右端部。右转向轮链接到右立柱,以便绕右转向轴线旋转。

    3、特征性地,为了降低侧倾四杆连杆机构的重量和成本,同时维持适当的坚固性并增加机动车辆的操控容易性,在本文描述的实施例中,对于两个横档(分别为上横档和下横档)中的一个横档,前半横档和后半横档中的一个半横档的长度大于另一个半横档的长度。较长的半横档通过相应的左铰链和右铰链直接铰接到左立柱和右立柱,另一较短的半横档不直接铰接到左立柱和右立柱。

    4、反之亦然,所述上横档和下横档中的另一个横档的前半横档和后半横档都通过左铰链直接铰接到左立柱,并且通过右铰链直接铰接到右立柱。

    5、基本上,两个横档中的一个横档由半横档组成,该半横档有助于横档的刚度,但其不铰接到四杆连杆机构的立柱。以这种方式,尽管维持了由四杆连杆机构形成的系统的适当机械强度和刚度,但与具有两个横档的四杆连杆机构(每个横档包括前半横档和后半横档,前半横档和后半横档都用相应的铰链铰接到立柱)相比,其重量和成本降低。

    6、优选地,由于将在下文中阐明的原因,较短的半横档属于上横档,并且优选地是后半横档。

    7、除非另有指示,否则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表述“上方”、“下方”、“前方”、“后方”、“右”、“左”、“上”、“下”、“前”和“后”是指当机动车辆处于直行、非转向和非侧倾位置时相应构件或部件的位置。表述“前”和“后”是指机动车的行驶的前进方向。

    8、指示“右”和“左”是指处于正确骑乘位置的车辆的骑乘者,其相对于机动车辆的正常行进方向面向前方坐在机动车辆的鞍座上。



    技术特征:

    1.一种倾斜鞍座式机动车辆,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所述第一横档是所述上横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所述第一横档的第一半横档是所述前半横档。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将所述上横档和所述下横档链接到所述左立柱和所述右立柱的每个铰链包括相应的轴承。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所述第一横档的所述前半横档和所述后半横档由单个单体工件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所述第一横档的所述前半横档和所述后半横档由通过机械连接构件刚性地连接的两个部件组成。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所述第二横档的所述前半横档和所述后半横档由单个单体工件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所述第二横档的所述前半横档和所述后半横档由通过机械连接构件刚性地连接的两个部件组成。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辆,其中,所述第一横档和第二横档中的每一个通过约束到相应横档的所述前半横档的前轴承和约束到相应横档的所述后半横档的后轴承链接到所述框架的所述中央元件。


    技术总结
    一种倾斜机动车辆,包括一对转向前轮(17A,17B),其通过侧倾四杆连杆机构(21)链接到机动车辆(1)的框架(3)。侧倾四杆连杆机构包括通过形成四杆连杆机构的摇臂的立柱(27A,27B)彼此链接的上横档(23)和下横档(25)。两个横档中的一个横档由前半横档和后半横档组成,两者都铰接到两个立柱。另一个半横档包括两个半横档,其中只有一个在其端部处铰接到两个立柱,而另一个半横档较短,并且它不铰接到立柱。

    技术研发人员:W·罗塞利尼,J·朗科罗尼,E·萨维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69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