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定位及拆卸的新物体识别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1  154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定位及拆卸的新物体识别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新物体识别实验利用动物喜欢探究新异环境(物体)的特点检测其对过去接触过的物体的记忆,通过视频追踪观察并记录实验动物对新物体(或在新位置的物体)的嗅探次数、时间等参数可以很好的评估实验动物的事件记忆能力。

    现有的新物体识别实验装置大多为一个透明的实验箱,在实验箱底板的某个位置放置新物体,接着观测动物对新物体的探究行为。然而,在观测中时常出现以下问题:1、新物体在实验箱内的位置缺乏参照,实验中往往通过目测或用测量工具简单测量放置新物体,如此就增加了实验误差,严重时会导致实验失败,需要重新实验;2、新物体在实验箱中缺乏固定,动物在嗅探新物体时,造成新物体位移,从而增加了实验误差;3、实验箱体拆卸麻烦,不易清洗和干燥,从而延误实验进程。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新物体识别实验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于定位及拆卸的新物体识别实验装置,包括实验箱和新物体;所述的实验箱包括第一框体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框体上方的第二框体;所述的第一框体一侧设有开口;所述的开口上方设有顶板;所述的顶板上表面设有间距一致的网格线;所述的第二框体包括两块第一侧板和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两块第一侧板之间的两块第二侧板;所述的新物体包括设置在所述顶板上表面的探究物及设置在所述顶板下表面的磁吸;所述的探究物上设有刻线,且所述的刻线与所述网格线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的顶板上方的四边边缘处设有第一凹槽,且所述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凹槽四边均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下端均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匹配,且所述的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中贯穿有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侧板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规格一致的第二凹槽,且所述的第二侧板的侧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凹槽中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的第二侧板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规格一致的第四通孔,所述的第三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相匹配,且所述的第三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中贯穿有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端设有盖子,所述的第二侧板上端还设有通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盖子均为透明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探究物底部固定连接有磁铁片,且所述的磁铁片与所述磁吸可以相互吸引。

    进一步地,所述的探究物底部还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滑垫底部设有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定位及拆卸的新物体识别实验装置,结构简单,实验者可通过第一框体顶板上的网格线和新物体上的刻线相对应,既能快速定位新物体的位置,又能减少实验误差,并能通过数网格的数量,快速读出新物体与动物之间的距离;新物体定位好后,在顶板下方放置磁吸,由于磁吸和探究物下方的磁铁片相互吸引及防滑垫的设计,使新物体不易因动物嗅探而发生位移,从而减小实验误差;第二框架的四块侧板及第二框架与第一框架的连接均通过连接件完成,无需任何工具即可将其轻松拆开,方便实验者清洗和干燥,从而加快实验进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新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图4为新物体的结构爆炸图。

    图中,1-实验箱,2-新物体;1.1-第一框体,1.2-第二框体,1.3-开口,1.4-顶板,1.5-网格线,1.6-第一侧板,1.7-第二侧板,1.8-盖子,1.9-第一凹槽,1.10-第一通孔,1.11-第二通孔,1.12-第二凹槽,1.13-第三通孔,1.14-第四通孔,1.15-通气孔;2.1-探究物,2.2-磁吸,2.3-刻线,2.4-磁铁片,2.5-防滑垫,2.6-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定位及拆卸的新物体识别实验装置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便于定位及拆卸的新物体识别实验装置,包括实验箱1和新物体2;实验箱1包括第一框体1.1以及可拆卸连接于第一框体1.1上方的第二框体1.2;第一框体1.1一侧设有开口1.3;开口1.3上方设有顶板1.4;顶板1.4上表面设有间距一致网格线1.5;第二框体1.2包括两块第一侧板1.6和可拆卸连接于两块第一侧板1.6之间的两块第二侧板1.7;新物体2包括设置在顶板1.4上表面的探究物2.1及设置在顶板1.4下表面的磁吸2.2;探究物2.1上设有刻线2.3,且刻线2.3与网格线1.5相匹配;顶板1.4上方的四边边缘处设有第一凹槽1.9,且第一侧板1.6、第二侧板1.7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凹槽1.9中;第一凹槽1.9四边均设有第一通孔1.10,第一侧板1.6、第二侧板1.7下端均设有第二通孔1.11,第一通孔1.10与第二通孔1.11相匹配,且第一通孔1.10与第二通孔1.11中贯穿有连接件3;第一侧板1.6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规格一致的第二凹槽1.12,且第二侧板1.7的侧部可拆卸连接于第二凹槽1.12中;第二凹槽1.12中设有第三通孔1.13,第二侧板1.7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规格一致的第四通孔1.14,第三通孔1.13与第四通孔1.14相匹配,且第三通孔1.13与第四通孔1.14中贯穿有连接件3;第一侧板1.6和第二侧板1.7上端设有盖子1.8,第二侧板1.7上端还设有通气孔1.15;第一侧板1.6、第二侧板1.7、盖子1.8均为透明材料制成;探究物2.1底部固定连接有磁铁片2.4,且磁铁片2.4与磁吸2.2可以相互吸引;探究物2.1底部还固定连接有防滑垫2.5;防滑垫2.5底部设有凸起2.6。

    实际使用中,实验者先取下第二框体1.2,在顶板1.4的设定位置放置探究物2.1,并使刻线2.3与网格线1.5对齐;再手持磁吸2.2伸入开口1.3中,在探究物2.1下方放置磁吸2.2,此时由于磁力和防滑垫2.5的作用,新物体2不易发生位移;接着,在网格线1.5的设定位置放入动物,并装上第二框体1.2;用观测或视频追踪等方式,记录动物对新物体2的嗅探次数、时间等参数,评估动物的事件记忆能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定位及拆卸的新物体识别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箱(1)和新物体(2);所述的实验箱(1)包括第一框体(1.1)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框体(1.1)上方的第二框体(1.2);所述的第一框体(1.1)一侧设有开口(1.3);所述的开口(1.3)上方设有顶板(1.4);所述的顶板(1.4)上表面设有间距一致网格线(1.5);所述的第二框体(1.2)包括两块第一侧板(1.6)和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两块第一侧板(1.6)之间的两块第二侧板(1.7);所述的新物体(2)包括设置在所述顶板(1.4)上表面的探究物(2.1)及设置在所述顶板(1.4)下表面的磁吸(2.2);所述的探究物(2.1)上设有刻线(2.3),且所述的刻线(2.3)与所述网格线(1.5)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定位及拆卸的新物体识别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1.4)上方的四边边缘处设有第一凹槽(1.9),且所述的第一侧板(1.6)、第二侧板(1.7)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1.9)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定位及拆卸的新物体识别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凹槽(1.9)四边均设有第一通孔(1.10),所述的第一侧板(1.6)、第二侧板(1.7)下端均设有第二通孔(1.11),所述的第一通孔(1.10)与所述第二通孔(1.11)相匹配,且所述的第一通孔(1.10)与所述第二通孔(1.11)中贯穿有连接件(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定位及拆卸的新物体识别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侧板(1.6)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规格一致的第二凹槽(1.12),且所述的第二侧板(1.7)的侧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凹槽(1.12)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定位及拆卸的新物体识别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凹槽(1.12)中设有第三通孔(1.13),所述的第二侧板(1.7)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规格一致的第四通孔(1.14),所述的第三通孔(1.13)与所述第四通孔(1.14)相匹配,且所述的第三通孔(1.13)与所述第四通孔(1.14)中贯穿有连接件(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定位及拆卸的新物体识别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侧板(1.6)和第二侧板(1.7)上端设有盖子(1.8),所述的第二侧板(1.7)上端还设有通气孔(1.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定位及拆卸的新物体识别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侧板(1.6)、第二侧板(1.7)、盖子(1.8)均为透明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定位及拆卸的新物体识别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究物(2.1)底部固定连接有磁铁片(2.4),且所述的磁铁片(2.4)与所述磁吸(2.2)可以相互吸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于定位及拆卸的新物体识别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究物(2.1)底部还固定连接有防滑垫(2.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便于定位及拆卸的新物体识别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垫(2.5)底部设有凸起(2.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于定位及拆卸的新物体识别实验装置,包括实验箱和新物体;实验箱包括第一框体以及可拆卸连接于第一框体上方的第二框体;第一框体一侧设有开口;开口上方设有顶板;顶板上表面设有间距一致网格线;第二框体包括两块第一侧板和可拆卸连接于两块第一侧板之间的两块第二侧板;新物体包括设置在顶板上表面的探究物及设置在顶板下表面的磁吸;探究物上设有刻线,且刻线与网格线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定位及拆卸的新物体识别实验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方便实验者对新物体快速定位,又能减少实验误差,同时方便拆卸、清洗和干燥。

    技术研发人员:孟波;陈骏萍;卢波;袁桧;陈璋;翟晓杰;李晓瑜;秦金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6.20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6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