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但不限于建筑施工,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基组合桩。
背景技术:
1、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人工地基需要人加固处理,常见有石屑垫层、砂垫层、混合灰土回填再夯实等。目前的地基桩大都采用钢筋笼形成外支模,并在其内部浇灌混凝土形成桩体,在地质较为松软的环境下,泥层疏松,容易出现地基桩固定不稳的情况。
2、如专利申请号cn202121362417.4一种建筑物组合地基桩,通过在浇灌腔内设置有上推板,在浇灌过程中,随着混凝土高度的增加,会推动上推板上升,上推板便会挤压插杆,使得插杆向桩身外侧移动,最终插入于桩身周向的软质泥土层中,辅助固定桩身。
3、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场地条件、施工设备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桩位容易出现偏差,导致组合桩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受到影响,没有在桩身安装前进行二次定位,导致桩位出现偏差,为此,设计一种位置更稳定的地基组合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地基组合桩。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一种地基组合桩,包括支撑组件和管桩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板、连接头、定位柱和应力柱,所述连接头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所述连接头的下端,所述应力柱设置在所述定位柱的底部;
4、所述管桩组件贯穿所述固定板,并与所述固定板同轴心设置,所述管桩组件包括固定块、桩体、波纹管和止水条,所述桩体位于所述固定块的底部,所述波纹管设置在所述桩体的内部,所述止水条设置在所述波纹管的外侧。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三个所述连接头,所述定位柱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头适配的连接端,所述连接头与所述连接端螺栓连接,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头和所述连接端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柱套设在所述应力柱的外侧,并与所述应力柱滑动连接,所述应力柱与所述定位柱之间贯穿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一端贯穿有贯穿杆,所述贯穿杆与所述限位柱螺纹配合。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靠近所述定位柱的底端外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上套设有所述止水条,所述应力柱的底端固定有地插板,所述地插板的表面为镂空设计。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桩体适配的连接孔,所述桩体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固定板螺纹配合,所述固定块和所述桩体均为中空设计,且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桩体连通,所述固定块的上端开设有浇筑孔。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波纹管的外表面固定有若干个所述止水条,所述波纹管内预制混凝土柱。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桩体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套和固定螺母,所述固定套和所述固定螺母均与所述桩体螺纹配合,所述固定螺母的底部设置有止水钢片。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桩体的外侧加装三角支撑的支撑组件,并通过底部的地插板插入到地基中,可对桩体的安装进行预定位,提高桩体安装的准确性,并在将桩体设置成中空结构,在中空区域内加装内有混凝土柱的波纹管进行加固,并通过遇水膨胀的止水片进行加强,使其能够更好的固定在土层中,最后在通过浇筑孔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使得桩体的整体位置更稳定,解决由于场地条件、施工设备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桩位容易出现偏差,导致组合桩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受到影响,没有在桩身安装前进行二次定位,导致桩位出现偏差的问题。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4、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1.一种地基组合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00)和管桩组件(200),所述支撑组件(100)包括固定板(101)、连接头(102)、定位柱(103)和应力柱(105),所述连接头(102)固定在所述固定板(101)的底部,所述定位柱(103)设置在所述连接头(102)的下端,所述应力柱(105)设置在所述定位柱(103)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1)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三个所述连接头(102),所述定位柱(103)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头(102)适配的连接端(104),所述连接头(102)与所述连接端(104)螺栓连接,所述定位柱(103)与所述固定板(101)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头(102)和所述连接端(10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03)套设在所述应力柱(105)的外侧,并与所述应力柱(105)滑动连接,所述应力柱(105)与所述定位柱(103)之间贯穿有限位柱(107),所述限位柱(107)的一端贯穿有贯穿杆(108),所述贯穿杆(108)与所述限位柱(107)螺纹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基组合桩,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定位柱(103)的底端外侧设置有凹槽(109),所述凹槽(109)上套设有所述止水条(205),所述应力柱(105)的底端固定有地插板(106),所述地插板(106)的表面为镂空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1)的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桩体(202)适配的连接孔(1010),所述桩体(202)通过所述连接孔(1010)与所述固定板(101)螺纹配合,所述固定块(201)和所述桩体(202)均为中空设计,且所述固定块(201)与所述桩体(202)连通,所述固定块(201)的上端开设有浇筑孔(2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204)的外表面固定有若干个所述止水条(205),所述波纹管(204)内预制混凝土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202)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套(206)和固定螺母(207),所述固定套(206)和所述固定螺母(207)均与所述桩体(202)螺纹配合,所述固定螺母(207)的底部设置有止水钢片(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