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菌类种植,特别是涉及一种菌类循环种植架。
背景技术:
1、木耳是真菌,属于菌类的一种,生长成为真菌类食用菌,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可自然寄生于阴湿、腐朽的树干上,也可以按照木耳的生长环境进行人工培育,因而经常需要使用到培育袋进行大量的种植作业;
2、目前,现有技术中往往会采用种植袋作为容器来培育木耳,在培育一次过后需要将颞部基质去除进行晾晒等处理,且袋体在使用至一定的次数(3至4次)后,必须进行更换才能保障后续的种植质量,多次的更换不仅造成成本增加,还会导致种植效率下降不利于大量的连续性种植使用;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菌类循环种植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菌类循环种植架,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菌类循环种植架,包括种植架,所述种植架的外侧设置有可便捷拆卸的细孔套筒,所述种植架的外侧设置有凸出的凸环座,所述种植架的上方邻近外侧位置设置有凸出的凸台,所述种植架的内侧设置有粗孔套筒,所述粗孔套筒与细孔套筒的配合可以使种植架长时间的循环进行种植作业,所述种植架的内侧以及凸环座的内侧均设置有用于将水向外渗出形成施水效果的溢水管,所述溢水管的周向设置还可用于将水均匀散出提高种植质量。
4、进一步地,所述凸台以及种植架的邻近内侧位置均开设有用于将水周向分流的扰流孔,所述溢水管的上端连通于扰流孔的下端。
5、进一步地,所述凸台以及种植架邻近内侧位置的上端均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管道的转接部,所述细孔套筒的内侧设置有用于抵住粗孔套筒外侧自动形成密封的密封垫。
6、进一步地,所述凸环座的内侧设置有凸出的基垫。
7、进一步地,所述细孔套筒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凸出的凸板,所述细孔套筒以及粗孔套筒的上下两端结构相同。
8、进一步地,所述凸板的外侧设置有可弹性变形的弹性凸条。
9、进一步地,所述基垫的内侧以及种植架底层部分的上端均开设有用于弹性凸条卡合连接的定位卡槽。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木质的种植架代替塑料袋后可直接将弹性凸条卡合于定位卡槽的内部形成筒体结构,以用于容器储存基质进行木耳的种植作业,经此处理即可多次地进行种植作业,降低成本输出的同时便于提高种植效率,其次利用细孔套筒与粗孔套筒内外双层的结构,还可根据种植经验自行调整孔径大小便于掌控木耳的种植质量,进一步的还可在灌装基质时将细孔套筒旋转,以封堵细孔套筒与粗孔套筒的网孔形成密封的环体机构,无需后续人工开孔即可直接投入使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便于大量的种植作业使用;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种植架的内侧以及凸环座的内侧均设置溢水管后,可在培育木耳的过程中,利用外接管道向扰流孔的内部施加水,进而经溢水管向外渗出,无需人工滴洒即可便捷完成施水作业,提高整体的实用性能。
13、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1.一种菌类循环种植架,包括种植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架(1)的外侧设置有可便捷拆卸的细孔套筒(2),所述种植架(1)的外侧设置有凸出的凸环座(3),所述种植架(1)的上方邻近外侧位置设置有凸出的凸台(4),所述种植架(1)的内侧设置有粗孔套筒(5),所述粗孔套筒(5)与细孔套筒(2)的配合可以使种植架(1)长时间的循环进行种植作业,所述种植架(1)的内侧以及凸环座(3)的内侧均设置有用于将水向外渗出形成施水效果的溢水管(6),所述溢水管(6)的周向设置还可用于将水均匀散出提高种植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类循环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4)以及种植架(1)的邻近内侧位置均开设有用于将水周向分流的扰流孔(7),所述溢水管(6)的上端连通于扰流孔(7)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类循环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4)以及种植架(1)邻近内侧位置的上端均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管道的转接部(8),所述细孔套筒(2)的内侧设置有用于抵住粗孔套筒(5)外侧自动形成密封的密封垫(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类循环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环座(3)的内侧设置有凸出的基垫(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类循环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孔套筒(2)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凸出的凸板(11),所述细孔套筒(2)以及粗孔套筒(5)的上下两端结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菌类循环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板(11)的外侧设置有可弹性变形的弹性凸条(1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菌类循环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垫(10)的内侧以及种植架(1)底层部分的上端均开设有用于弹性凸条(12)卡合连接的定位卡槽(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