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唇肌训练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11-15  2


    本技术具体为一种唇肌训练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1、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或患病后,可能出现因唇肌张力及闭合力力量不足等异常情况,带来食物滞留、发音音调及语速异常等症状,需要对唇肌进行对应性的训练。

    2、训练的目的在于使嘴唇和下颚的独立活动力以及合唇力得以提升,提升和完善人体嘴部的机能,使患病人员得到康复,且针对有兔唇或上嘴唇较薄的人员,需要使用配套的唇肌训练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唇肌训练康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唇肌训练康复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握持外壳和唇肌训练臂机构,所述握持外壳上端配合连接有盖体,所述盖体两外侧分别开设有用于固定唇肌训练臂机构的定位孔;所述唇肌训练臂机构包括用于支撑下唇肌的第一训练臂、用于支撑上唇肌的第二训练臂、可推动所述第一训练臂和第二训练臂在握持外壳内部伸缩的距离调节部件,第一训练臂的外端设置有唇肌固定槽,第二训练臂的外端通过连接件拆卸式连接有唇肌匹配头,所述第一训练臂和第二训练臂设置在握持外壳内部的内端设置有插装头,第一训练臂和第二训练臂分别固定在盖体与距离调节部件之间形成v型结构。

    3、进一步,所述距离调节部件包括可在所述握持外壳内部滑动的调节滑块,调节滑块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插装头的装配槽,所述盖体两侧的定位孔之间距离大于所述调节滑块两侧的装配槽距离,使第一训练臂和第二训练臂分别固定在定位孔与装配槽之间形成v型结构。

    4、进一步,在所述握持外壳的上表面活动内嵌有用于驱动所述调节滑块往复移动的调节卡壳,所述调节滑块上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调节卡壳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凹槽配合的定位凸块,定位凸块贯穿握持外壳上表面形成一个可移动的贯穿槽。

    5、进一步,所述握持外壳上端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的两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盖体的下端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槽活动连接的弹性插销。

    6、进一步,所述连接件包括卡槽与卡销连接、螺纹连接、粘贴连接中的一种。

    7、进一步,所述唇肌匹配头包括外侧双叉头结构,两侧的叉头用于支撑两侧嘴角的上唇肌。

    8、进一步,所述唇肌固定槽的截面、唇肌匹配头的双叉头均呈“u”形。

    9、进一步,所述唇肌固定槽内侧、唇肌匹配头的双叉头内侧均设置硅胶层。

    10、进一步,所述第一训练臂和第二训练臂均为有弹性的塑胶材料。

    11、进一步,所述定位孔的外侧壁设置有倾斜坡度,使第一训练臂和第二训练臂呈v型向外延伸。

    12、本实用新型的唇肌训练康复装置,通过第一训练臂和第二训练臂的自然张力达到训练人体唇肌咬合力的目的,且第一训练臂和第二训练臂的外端呈v型结构,使人体唇肌有更大的张性,还设置有距离调节部件可以改变自人体嘴唇咬合部位到训练臂上支撑点的距离,通过该训练臂的距离变化,控制咬合力的大小,用物理方法实现分阶段逐步训练唇肌的目的;

    13、第二训练臂的外端拆卸式连接有唇肌匹配头,唇肌匹配头为外侧双叉头结构,针对有兔唇或上嘴唇较薄的人员,可以使用配套的唇肌匹配头,两侧的叉头用于支撑两侧嘴角的上唇肌,更好的实现唇肌训练康复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唇肌训练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握持外壳和唇肌训练臂机构,所述握持外壳上端配合连接有盖体,所述盖体两外侧分别开设有用于固定唇肌训练臂机构的定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唇肌训练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调节部件包括可在所述握持外壳内部滑动的调节滑块,调节滑块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插装头的装配槽,所述盖体两侧的定位孔之间距离大于所述调节滑块两侧的装配槽距离,使第一训练臂和第二训练臂分别固定在定位孔与装配槽之间形成v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唇肌训练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握持外壳的上表面活动内嵌有用于驱动所述调节滑块往复移动的调节卡壳,所述调节滑块上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调节卡壳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凹槽配合的定位凸块,定位凸块贯穿握持外壳上表面形成一个可移动的贯穿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唇肌训练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外壳上端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的两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盖体的下端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槽活动连接的弹性插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唇肌训练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卡槽与卡销连接、螺纹连接、粘贴连接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唇肌训练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唇肌匹配头包括外侧双叉头结构,两侧的叉头用于支撑两侧嘴角的上唇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唇肌训练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唇肌固定槽的截面、唇肌匹配头的双叉头均呈“u”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唇肌训练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唇肌固定槽内侧、唇肌匹配头的双叉头内侧均设置硅胶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唇肌训练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训练臂和第二训练臂均为有弹性的塑胶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唇肌训练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的外侧壁设置有倾斜坡度,使第一训练臂和第二训练臂呈v型向外延伸。


    技术总结
    一种唇肌训练康复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包括握持外壳和唇肌训练臂机构,握持外壳上端配合连接有盖体;唇肌训练臂机构包括第一训练臂、第二训练臂、距离调节部件,第一训练臂外端设置有唇肌固定槽,第二训练臂外端连接有唇肌匹配头,第一训练臂和第二训练臂分别固定在盖体与距离调节部件之间形成V型结构。第一训练臂和第二训练臂的外端呈V型结构,使人体唇肌有更大的张性,距离调节部件可以改变自人体嘴唇咬合部位到训练臂上支撑点的距离,通过该训练臂的距离变化,控制咬合力的大小,用物理方法实现分阶段逐步训练唇肌的目的;针对有兔唇或上嘴唇较薄的人员,可以使用配套的唇肌匹配头,更好的实现唇肌训练康复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氧生堂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2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67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