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11-15  2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特别涉及一种油气分离器。


    背景技术:

    1、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油箱中的部分燃油会蒸发形成油气混合物,这使得油箱中的气压不断升高,若不及时去平衡油箱内部与外界的气压,会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由于这些燃油的油气混合物属于国家限制排放的污染物之一,需要先经过特殊处理才能排放到外界。目前主流的处理方式是在油箱中安装油气分离器,先让液体燃油与油气进行分离,并在油气排出时采用碳罐吸附控制技术,利用活性炭对其进行吸附,避免油气直接排放到外界对环境产生污染。

    2、在相关技术中,已有能够分离液体燃油与油气的油气分离器,但是这些油气分离器均存在缺点,比如当摩托车意外倾倒时,油气分离器无法及时关闭油气流通通道,导致液体燃油流进碳罐或者直接流出车体外部。另外,在相关技术中也有部分油气分离器采用电控机构来控制油气流通通道的闭合,虽然电控机构的响应速度较快,但是这些油气分离器的结构往往比较复杂,导致生产制造的成本高昂,并且容易失灵,性能不够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油气分离器,能够使油气顺利地排放到碳罐并被其吸收,也能保持正常行驶中油箱内外气压的平衡,并且当摩托车意外倾倒时,也可以迅速及时地关闭油气流通通道,防止燃油泄漏,本发明的油气分离器制造工艺简单,结构精巧,制造成本较低。

    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油气分离器,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开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下壳体的内部形成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底部设置有圆柱体;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安装于所述下壳体的上方,所述上壳体开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上壳体的内部形成有第二腔体;阀座,所述阀座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所述阀座的内部形成有阀腔,所述阀腔的内壁为上大下小的锥面状,所述阀座的下端开设有阀口,所述阀口的内壁为上小下大的锥面状;阀芯,所述阀芯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阀芯设置有内室和弧面堵头,所述弧面堵头向上延伸形成有阀杆,所述弧面堵头能够封闭配合于所述阀口;重球,所述重球设置于所述阀腔,所述重球抵接于所述阀杆;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圆柱体,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内室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底部;自然状态下,所述重球压驱所述阀芯使得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弧面堵头与所述阀口脱离,此时所述第一通气孔通过所述第一腔体、所述阀口、所述阀腔和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二通气孔相连通形成流通通道;倾倒状态下,所述重球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所述阀腔的内壁滚动且与所述阀杆脱离,所述弹簧驱使所述阀芯向所述阀座移动,所述弧面堵头与所述阀口封闭配合,此时所述流通通道关闭。

    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油气分离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摩托车在自然行驶的状态时,抵接于阀杆的重球在重力作用下压紧阀芯内室的弹簧,使得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此时阀芯与阀座处于分离状态,阀口打开;第一通气孔连接油箱,燃油蒸发而成的油气能够从第一通气孔进入并经过第一腔体、阀口、阀腔和第二腔体流通到第二通气孔,第二通气孔连接碳罐,排出的油气被碳罐吸附从而避免直接排出到外界污染环境。反之,外界空气也能够在负压作用下从第二通气孔进入并经过第二腔体、阀腔、阀口和第一腔体,最终从第一通气孔进入到油箱,从而实现平衡油箱内外气压的功能;当摩托车发生意外倾倒时,重球在重力的作用下迅速地沿着阀腔的内壁滚动并与阀杆脱离,此时原先被压缩在阀芯内室的弹簧释放弹性势能,迅速推动阀芯向阀座移动,使得阀芯的弧面堵头与阀口形成封闭配合,关闭流通通道,从而阻断燃油的通过,避免了燃油的泄露,提高了摩托车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芯圆周方向设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第一腔体内壁构成滑动配合,倾倒状态下,所述阀芯向所述阀座移动且越过第一通气孔时,所述翻边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形成封闭配合,截断所述流通通道,同时所述阀芯的底部受到进入所述第一腔体的燃油的压力作用,进一步推动所述弧面堵头向所述阀口移动从而提高封闭配合时的密封性。

    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弧面堵头的形状与所述阀口的内壁孔径相配合,以形成线接触密封。

    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芯沿外壁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筋条,多个所述筋条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构成导向滑动配合。

    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座沿内壁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与所述重球之间形成可供油气流通的通道。

    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座沿圆周方向延伸有多个密封凸条,多个所述密封凸条分别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抵靠构成密封配合。

    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座的材料为橡胶。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的连接处之间采用超声波焊接。

    11、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400)圆周方向设有翻边(440),所述翻边(440)与所述第一腔体(120)内壁构成滑动配合,倾倒状态下,所述阀芯(400)向所述阀座(300)移动且越过第一通气孔(110)时,所述翻边(440)与所述第一腔体(120)的内壁形成封闭配合,截断所述流通通道,同时所述阀芯(400)的底部受到进入所述第一腔体(120)的燃油的压力作用,进一步推动所述弧面堵头(410)向所述阀口(320)移动从而提高封闭配合时的密封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堵头(410)的形状与所述阀口(320)的内壁孔径相配合,以形成线接触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400)沿外壁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筋条(450),多个所述筋条(450)与所述第一腔体(120)的内壁构成导向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300)沿内壁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凹槽(330),多个所述凹槽(330)与所述重球(500)之间形成可供油气流通的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300)沿圆周方向延伸有多个密封凸条(340),多个所述密封凸条(340)分别与所述上壳体(200)和所述下壳体(100)抵靠构成密封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300)的材料为橡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200)与所述下壳体(100)的连接处之间采用超声波焊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分离器,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包括:下壳体开设有第一通气孔,内部形成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的底部设置有圆柱体;上壳体安装于下壳体的上方,上壳体开设有第二通气孔,内部形成有第二腔体;阀座设置于第二腔体,内部形成有阀腔,阀腔的内壁为上大下小的锥面状,阀座的下端开设有阀口,阀口的内壁为上小下大的锥面状;阀芯活动设置于第一腔体,阀芯设置有弧面堵头和内室,弧面堵头向上延伸形成有阀杆,弧面堵头能够封闭配合于阀口;重球设置于阀腔,抵接于阀杆;弹簧套设于圆柱体,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内室与第一腔体的底部。本发明的油气分离器能够在摩托车意外倾倒时及时地封闭油气流通通道,防止燃油的泄露。

    技术研发人员:谢升,黎汝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大冶摩托车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678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