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组件和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11-15  2


    本技术总体上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连接器的端子组件以及包括这种端子组件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1、电连接器被用于许多电子系统中。将系统制造成可以通过电连接器连接在一起的诸如印刷电路板(pcb)之类的独立电子子组件通常更容易且更具成本效益。具有可分离的电连接器使得由不同制造商制造的电子系统的各部件能够容易地组装起来。可分离的电连接器还使得部件在系统组装之后能够容易被更换,以便更换有缺陷的部件或者用更高性能的部件升级系统。

    2、连接若干个印刷电路板的已知布置是使一个印刷电路板用作背板。已知的背板是其上可以安装有许多电连接器的pcb。背板中的导电迹线可以被电连接到电连接器中的信号端子,使得信号可以在电连接器之间路由。被称为“子板”、“子卡”或“中板”的其它印刷电路板可以通过背板连接。例如,子卡上也可以安装有电连接器。安装在子卡上的电连接器可以插入到安装在背板上的电连接器中。通过这种方式,信号可以通过电连接器和背板在子卡之间路由。子卡可以成直角地插入背板中。因此,用于这些应用的电连接器可以包括直角弯曲部,且通常被称为“直角电连接器”。

    3、电连接器也能够以其它配置使用,以互连印刷电路板。有时,一个或多个印刷电路板可以被连接到被称为“母板”的另一印刷电路板,该印刷电路板既遍布有电子元件,又将子板互连。在这种配置中,连接到母板的印刷电路板可被称为“子板”。子板通常比母板小,并且有时可以与母板平行地排列。用于这种配置的电连接器通常被称为“堆叠式电连接器”或“夹层式电连接器”。在其它系统中,子板可以垂直于母板。

    4、例如,这种配置经常用于计算机中,其中母板可能具有处理器和被配置为在处理器与诸如图形处理器或存储器之类的外设之间传递数据的总线。电连接器可以安装到主板并连接到总线上。外设可以通过电连接器在子卡上实现,该电连接器与总线上的连接器配合,使得分开制造的外设可以很容易地集成到用母板制造的计算机中。

    5、为了提高外设的可用性,总线和用于通过总线物理连接外设的电连接器可以是标准化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从众多的制造商获得大量的外设。所有这些产品,只要其符合标准,就可以在具有符合标准的总线的计算机中使用。这类标准的示例包括串行ata(sata)、串行连接scsi(sas)、外设部件互连通道(pcie)或sff-8639,这些都是计算机中常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标准经历了多次修改,以适应对计算机更高的性能要求。

    6、这对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端子组件和包括这种端子组件的电连接器,以便适应对信号传输性能的更高要求。

    2、在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连接器的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包括:多个导电端子,每个所述导电端子包括配合端、与所述配合端相反的安装端、以及在所述配合端与所述安装端之间延伸的中间部,所述多个导电端子包括信号端子和多个接地端子;绝缘的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被绕着所述多个导电端子的所述中间部设置以保持所述多个导电端子,使得所述多个导电端子沿着纵向方向成排排列,所述保持构件包括多个开口,每个所述开口沿着与所述纵向方向垂直的竖向方向延伸,以暴露所述多个接地端子中的相应一个接地端子的中间部的一部分;以及第一屏蔽构件,所述第一屏蔽构件包括平板状的主体以及从所述主体沿着所述竖向方向延伸的多个突出部,所述主体被设置在所述保持构件上,并且每个所述突出部被接收在所述多个开口中的相应一个开口中,且被与由所述相应一个开口暴露的相应一个接地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一部分电性耦合。

    3、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突出部包括:底段,所述底段被与所述相应一个接地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一部分电性耦合,并且具有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彼此相反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第一侧段和第二侧段,所述第一侧段和所述第二侧段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彼此相对,并且分别将所述底段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连接到所述主体。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构件的所述主体包括多个孔口,每个所述孔口在所述竖向方向上与所述多个开口中的相应一个开口对准,并且包括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对于每个所述突出部,所述第一侧段将所述底段的所述第一端连接到相应一个孔口的第一边缘,并且所述第二侧段将所述底段的所述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相应一个孔口的第二边缘。

    5、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孔口还包括在与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竖向方向垂直的横向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所述孔口由所述第一边缘、所述第二边缘、所述第三边缘和所述第四边缘界定,对于每个所述突出部,所述底段、所述第一侧段和所述第二侧段不与所述相应一个孔口的所述第三边缘和所述第四边缘相连。

    6、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突出部具有u形的轮廓。

    7、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突出部是从所述主体冲压出的部分。

    8、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每个所述突出部,所述底段与所述相应一个接地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一部分直接接触,并且所述直接接触为面接触。

    9、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每个所述突出部,所述底段被附接到所述相应一个接地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一部分上。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持构件是包覆模制在所述多个导电端子的所述中间部上的构件。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突出部是从所述主体冲压出的u形部段,并且包括底部、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彼此相反的两个端部以及在与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竖向方向垂直的横向方向上彼此相反的两个侧边缘,所述底部被与所述相应一个接地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一部分电性耦合,所述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主体相连,并且所述两个侧边缘分别被与所述主体断开。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每个所述导电端子,所述中间部包括邻近所述安装端的第一部段以及邻近所述配合端的第二部段,所述保持构件被绕着所述多个导电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一部段设置以保持所述多个导电端子,使得所述第一部段沿着与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竖向方向垂直的横向方向定向,并且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彼此对齐,所述第一部段共同限定与所述竖向方向垂直的第一平面,所述保持构件的所述多个开口中的每个暴露所述多个接地端子中的相应一个接地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一部段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屏蔽构件的所述主体被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地定向,所述多个突出部中的每个被接收在所述多个开口中的相应一个开口中,并且被与由所述相应一个开口暴露的相应一个接地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一部段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电性耦合。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接地端子中的每相邻两个接地端子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信号端子,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一部段在所述竖向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屏蔽构件的所述主体间隔开第一距离,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一部段的中心在所述纵向方向上与相应的相邻接地端子的中间部的第一部段的边缘间隔开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一部段在所述竖向方向上由所述保持构件与所述第一屏蔽构件的所述主体隔开。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构件的所述主体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延伸范围至少遮盖所述信号端子和所述多个接地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一部段。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构件的所述主体在所述横向方向上的延伸范围至少遮盖所述信号端子和所述多个接地端子中的每个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一部段。在这些实施例中的一个中,对于每个所述导电端子,所述中间部还包括第三部段,所述第三部段沿着所述横向方向从所述第一部段延伸并且在所述保持构件的外部延伸以连接所述安装端,所述第一屏蔽构件的所述主体在所述横向方向上的延伸超出所述保持构件的边缘,使得所述第一屏蔽构件的所述主体在所述横向方向上的延伸范围遮盖所述信号端子和所述多个接地端子中的每个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三部段。

    17、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每个所述导电端子,所述安装端包括直段和弯曲段,所述弯曲段在所述直段与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三部段之间延伸,并且被朝着所述第一屏蔽构件的所述主体弯曲,以使得所述直段和所述第三部段彼此垂直地定向。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持构件包括平坦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地延伸,所述多个开口沿着所述竖向方向从所述第一面凹入所述保持构件中,所述第一屏蔽构件的所述主体包括平坦的第二面,所述多个突出部突出于所述第二面设置,所述主体被设置在所述保持构件上,使得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二面被安放在所述保持构件的所述第一面上,并且每个所述突出部被接收在所述多个开口中的相应一个开口中。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子组件还包括第二屏蔽构件,所述第二屏蔽构件包括至少一个波形屏蔽板,每个所述波形屏蔽板包括平台部和谷部,每个所述平台部在所述谷部中相应的相邻两个谷部之间延伸,所述多个接地端子中的每相邻两个接地端子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信号端子,对于每个所述波形屏蔽板,每个所述谷部被附接在所述多个接地端子中的相应一个接地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二部段的至少一部分上,使得在相邻两个谷部之间延伸的平台部被定位在相应的至少一个信号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二部段的上方,其中,所述相应的至少一个信号端子位于与所述相邻两个谷部对应的相邻两个接地端子之间。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导电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二部段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彼此对齐,并且共同限定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纵向方向平行,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平面倾斜,对于每个所述波形屏蔽板,每个所述平台部与所述第二平面平行地定向。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二部段在与所述第二平面垂直的方向上与相应的所述平台部间隔开第三距离,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二部段的中心在所述纵向方向上与相应的相邻接地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二部段的边缘间隔开第四距离,所述第三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四距离。

    22、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每个所述导电端子,所述中间部包括彼此相反的第一宽侧和第二宽侧,对于所述第一屏蔽构件,每个所述突出部被在相应一个接地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一宽侧上与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一部段的至少一部分电性耦合,对于所述第二屏蔽构件,每个所述波形屏蔽板的每个所述谷部被在相应一个接地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一宽侧上附接到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二部段的至少一部分。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子组件被配置成用于插座连接器,对于每个所述导电端子,所述配合端包括彼此相反的第三宽侧和第四宽侧,所述第三宽侧与所述第一宽侧相连,并且所述第四宽侧与所述第二宽侧相连,所述配合端还包括在所述第四宽侧上的配合接触面。

    24、在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前述的端子组件和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从所述第一表面沿着与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竖向方向垂直的横向方向凹入所述绝缘壳体中的容置空间。所述端子组件的所述保持构件和所述第一屏蔽构件被所述绝缘壳体保持在所述容置空间中。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壳体包括界定出所述容置空间的多个壁段,所述保持构件和所述第一屏蔽构件被配置成沿着所述横向方向从所述容置空间的入口插入所述容置空间中,并且通过与所述多个壁段接合而被保持在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多个壁段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楔形突起,所述楔形突起突出到所述容置空间中,并且沿着所述横向方向延伸,随着所述楔形突起沿着所述横向方向远离所述容置空间的所述入口延伸,所述楔形突起的高度逐渐增大。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壳体包括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彼此相对且界定所述容置空间的第一壁段和第二壁段、沿着所述纵向方向凹入所述第一壁段的第一接收槽以及沿着所述纵向方向凹入所述第二壁段的第二接收槽,所述保持构件包括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彼此相反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从所述第一端面沿着所述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突起以及从所述第二端面沿着所述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二突起,当所述保持构件被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中时,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分别与所述第一接收槽和所述第二接收槽接合,以限制所述保持构件沿着所述竖向方向和所述纵向方向相对于所述绝缘壳体移动。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壳体还包括在所述竖向方向上界定所述容置空间的第三壁段,并且所述容置空间从所述第三壁段沿着所述竖向方向延伸穿过所述绝缘壳体以形成开口部,所述第一屏蔽构件的所述主体通过所述开口部暴露。

    28、在又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和端子组件。所述绝缘壳体包括:基部;在所述基部的第一侧上从所述基部沿着横向方向延伸并且界定出插槽的第一壁、第二壁、第三壁和第四壁,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壁在与所述横向方向垂直的竖向方向上彼此相对,并且所述第三壁与所述第四壁在与所述横向方向和所述竖向方向垂直的纵向方向上彼此相对;从所述基部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沿着所述横向方向凹入所述基部中的第一容置空间;以及从所述插槽沿着所述竖向方向凹入所述第一壁中并且沿着所述横向方向延伸以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连通的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端子组件包括:多个导电端子,每个所述导电端子包括配合端、与所述配合端相反的安装端、以及在所述配合端与所述安装端之间延伸的中间部,所述配合端包括配合接触部,所述中间部包括邻近所述安装端的第一部段和邻近所述配合端的第二部段,所述多个导电端子包括信号端子和多个接地端子;绝缘的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被绕着所述多个导电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一部段设置以保持所述多个导电端子,使得所述多个导电端子沿着所述纵向方向成排排列;以及至少一个波形屏蔽板,每个所述波形屏蔽板包括平台部和谷部,每个所述谷部被附接在所述多个接地端子中的相应一个接地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二部段的至少一部分上。所述保持构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使得所述多个导电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二部段和所述至少一个波形屏蔽板被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中,并且使得所述多个导电端子的所述配合端的所述配合接触部在所述插槽中暴露。

    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波形屏蔽板位于所述多个导电端子的与所述插槽相反的一侧,所述第一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开口,每个所述第一开口沿着所述竖向方向延伸,以暴露所述至少一个波形屏蔽板中的相应一个波形屏蔽板。

    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导电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二部段和所述配合端以悬臂的方式延伸,每个所述第一开口被配置成使得当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第二部段被沿着所述竖向方向远离所述插槽偏转时,所述相应一个波形屏蔽板能够移动到所述第一开口中,而不与所述第一壁发生干涉。

    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接地端子中的每相邻两个接地端子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信号端子,对于每个所述波形屏蔽板,每个所述平台部在所述谷部中相应的相邻两个谷部之间延伸,并且被定位在相应的至少一个信号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二部段的上方,其中,所述相应的至少一个信号端子位于与所述相应的相邻两个谷部对应的相邻两个接地端子之间。

    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壁包括多个通道和多个保持部,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每个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沿着所述横向方向延伸到所述第一壁中,并且所述多个保持部中的每个在所述竖向方向上将所述多个通道中的相应一个通道与所述插槽隔开,对于每个所述导电端子,所述配合端的端头被接收在所述多个通道中的相应一个通道中,并且由所述多个保持部中的相应一个保持部限位以防止移动到所述插槽中。

    3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持构件包括多个第二开口,每个所述第二开口沿着所述竖向方向延伸,以暴露所述多个接地端子中的相应一个接地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一部段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端子组件还包括第一屏蔽构件,所述第一屏蔽构件包括平板状的主体以及从所述主体延伸的多个突出部,所述主体被在所述多个导电端子的与所述插槽相反的一侧设置在所述保持构件上,并且每个所述突出部被接收在所述多个开口中的相应一个第二开口中,且被与由所述相应一个第二开口暴露的相应一个接地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一部段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电性耦合,所述保持构件和所述第一屏蔽构件被所述绝缘壳体保持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所述绝缘壳体还包括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彼此相对且界定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第一壁段和第二壁段、以及在所述竖向方向上界定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第三壁段,并且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从所述第三壁段沿着所述竖向方向延伸穿过所述绝缘壳体以形成开口部,所述第一屏蔽构件的所述主体通过所述开口部暴露。

    34、在再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和端子组件。所述绝缘壳体包括:基部;在所述基部的第一侧上从所述基部沿着横向方向延伸并且界定出插槽的第一壁、第二壁、第三壁和第四壁,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壁在与所述横向方向垂直的竖向方向上彼此相对,并且所述第三壁与所述第四壁在与所述横向方向和所述竖向方向垂直的纵向方向上彼此相对;从所述基部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沿着所述横向方向凹入所述基部中的第一容置空间;以及从所述插槽沿着所述竖向方向凹入所述第一壁中并且沿着所述横向方向延伸以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连通的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端子组件包括:多个导电端子,每个所述导电端子包括配合端、与所述配合端相反的安装端以及在所述配合端与所述安装端之间延伸的中间部,所述配合端包括配合接触部,所述中间部包括邻近所述安装端的第一部段和邻近所述配合端的第二部段,所述多个导电端子包括信号端子和多个接地端子;绝缘的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被绕着所述多个导电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一部段设置以保持所述多个导电端子,使得所述多个导电端子沿着所述纵向方向成排排列,第一屏蔽构件,所述第一屏蔽构件被设置在所述保持构件上,并且与所述多个接地端子中的至少两个接地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一部段电性耦合;以及第二屏蔽构件,所述第二屏蔽构件包括至少一个波形屏蔽板,每个所述波形屏蔽板包括平台部和谷部,每个所述谷部被附接在所述多个接地端子中的相应一个接地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二部段的至少一部分上。所述保持构件和所述第一屏蔽构件被所述绝缘壳体保持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使得所述多个导电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二部段和所述第二屏蔽构件被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中,并且使得所述多个导电端子的所述配合端的所述配合接触部在所述插槽中暴露。

    3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持构件包括多个开口,每个所述开口沿着所述竖向方向延伸,以暴露所述多个接地端子中的相应一个接地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一部段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屏蔽构件包括平板状的主体以及从所述主体沿着所述竖向方向延伸的多个突出部,所述主体被设置在所述保持构件上,并且每个所述突出部被接收在所述多个开口中的相应一个开口中,且被与由所述相应一个开口暴露的相应一个接地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一部段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电性耦合。

    3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接地端子中的每相邻两个接地端子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信号端子,对于每个所述波形屏蔽板,每个所述平台部在所述谷部中相应的相邻两个谷部之间延伸,并且被定位在相应的至少一个信号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二部段的上方,其中,所述相应的至少一个信号端子位于与所述相应的相邻两个谷部对应的相邻两个接地端子之间。

    3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构件和所述第二屏蔽构件位于所述多个导电端子的与所述插槽相反的一侧。

    38、这些技术可以单独使用或以任何合适的组合使用。前面的总结是以说明的方式提供的,并不意味着是限制性的。

    39、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电连接器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突出部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突出部是从所述主体冲压出的u形部段,并且包括底部、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彼此相反的两个端部以及在与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竖向方向垂直的横向方向上彼此相反的两个侧边缘,所述底部被与所述相应一个接地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一部分电性耦合,所述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主体相连,并且所述两个侧边缘分别被与所述主体断开。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一部段在所述竖向方向上由所述保持构件与所述第一屏蔽构件的所述主体隔开。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构件的所述主体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延伸范围至少遮盖所述信号端子和所述多个接地端子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一部段。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构件的所述主体在所述横向方向上的延伸范围至少遮盖所述信号端子和所述多个接地端子中的每个的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一部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个所述导电端子,所述安装端包括直段和弯曲段,所述弯曲段在所述直段与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三部段之间延伸,并且被朝着所述第一屏蔽构件的所述主体弯曲,以使得所述直段和所述第三部段彼此垂直地定向。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

    20.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还包括在所述竖向方向上界定所述容置空间的第三壁段,并且所述容置空间从所述第三壁段沿着所述竖向方向延伸穿过所述绝缘壳体以形成开口部,所述第一屏蔽构件的所述主体通过所述开口部暴露。

    24.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27.根据权利要求24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28.根据权利要求24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29.根据权利要求24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30.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33.根据权利要求30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构件和所述第二屏蔽构件位于所述多个导电端子的与所述插槽相反的一侧。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端子组件。端子组件包括:多个导电端子,其包括信号端子和多个接地端子;绝缘的保持构件,其被绕着多个导电端子的中间部设置以保持多个导电端子,使得多个导电端子沿着纵向方向成排排列,保持构件包括多个开口,每个开口沿着与纵向方向垂直的竖向方向延伸,以暴露相应一个接地端子的中间部的一部分;以及第一屏蔽构件,其包括平板状的主体以及从主体沿着竖向方向延伸的多个突出部,主体被设置在保持构件上,并且每个突出部被接收在相应一个开口中,且被与由相应一个开口暴露的相应一个接地端子的中间部的一部分电性耦合。本申请还提供了包括前述端子组件的电连接器。借助于这种端子组件,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性能得以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东,廖雷,曹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费诺商用电子产品(成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67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