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1  197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对于硅太阳电池生产车间,为了满足其洁净度和温湿度所采用的一种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在当今能源日趋紧张、环境压力日趋增大的情况下,太阳能作为一种永续利用的清洁能源,其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各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太阳能电池产业也成为世界快速、稳步发展的朝阳产业之一,在太阳能电池片生产中,目前广泛采用硅片作为原料,主要工艺步骤为:制绒-扩散-刻蚀-pecvd镀膜-丝网印刷-烧结-测试分档。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是pn结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半导体pn结的制造对于厂房内空气的湿度、温度以及洁净度都有很高的要求。对于制备pn结的扩散工序,高的洁净度标准有利于制备出更为理想的pn结,从而有利于提高电池的效率。对于其余的工艺步骤,良好的温湿度以及洁净度有利于工艺的顺利进行,减少硅片的报废率以及电池低失效的比例,节省成本。在电池片生产过程中,要求扩散车间的洁净度为万级,其余工序生产车间的洁净度要求为十万级;所有工作区相对湿度的要求是20%-90%,温度要求控制在18-25℃。所以,厂房内拥有一套高效低成本的新风系统,对维持车间内空气温湿度的稳定以及高的洁净度至关重要。

    对于常规电池片生产车间采用的是洁净车间设计,将每道工序单独做成一个小车间,独立控制。其新风系统使外部新的空气从屋顶进入生产车间,利用墙角对空气实现循环,从而保证空气的流动性,采用常规的温控空调控制温度,传统加湿的方法调控湿度。这种新风系统虽然可满足车间洁净度及温湿度要求,但是常规的空气净化方法对于空气中杂质等的净化作用并不是非常理想,而且采用这种设计运行成本也很高:生产过程中,洁净度要求最高的是扩散车间,而环境的温湿度要求一致,这样的话其实可以通过改进整个系统主要控制扩散车间的洁净度,现在每个车间单独控制,无疑会花费更多的能源以及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调整太阳电池生产车间空气循环系统的排布方式,改善新风系统的除尘和调温调湿功能,来获得一个效率更高能耗更少的车间空气循环体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风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本体、喷淋水循环系统以及空气内外循环系统,所述本体内设置有电除尘装置,所述电除尘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空气内外循环系统,所述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高压直流电源1,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绝缘箱2,本体的上方设置有进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喷淋水循环系统包括水喷淋喷头、地下水水池、水泵、收集器以及过滤器,所述喷头喷出的水处理后经过过滤器与水泵抽取的地下水一起经过收集器再汇入地下水水池,然后通过管道连接水喷淋喷头,实现水循环喷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空气内外循环系统包括风机、车间空调以及匀流板,所述匀流板设置在本体内,所述风机设置在本体的下方,所述匀流板和风机可以保证气体均匀垂直进入扩散车间内,随后以各车间压力差为动力源在整个车间内流通,借助车间空调10运行实现空气内外循环。电除尘装置的下方连接有匀流板,不仅可以保证空气的洁净度,而且使得空气均匀、平缓地在风机作用下进入到扩散车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电除尘装置上方设置有阳极系统和阴极系统。喷淋管上的喷头喷出水对空气中的粉尘、污染颗粒进行初步降尘,接着空气继续经过电除尘装置,空气中的尘埃在阴极系统和阳极系统之间产生荷电,带电粒子在高压直流电源作用下的静电场内受到库仑力,到达阳极而被捕捉,极大提高装置的除尘净化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电除尘装置内垂直分布有多根阴极线和阳极管,即槽杆与管板插接形成的等边蜂窝状阳极管和钛合金阴极线,其利用高压直流电源通过绝缘箱里的电路使空气中的气体分子电离,产生大量电子和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两极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吸附气流中的粉尘颗粒和细菌,更好地除去空气中的尘埃以及活性物质,尤其是氧化性物质,保证进入车间的空气的洁净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水喷淋喷头采用锥形喷嘴。所述喷淋水循环系统喷淋头采用锥形喷嘴,其利用高压水泵将水池里处理后的高纯度、高电阻率(18mω)的地下水输送至锥形喷嘴进行喷淋,利用处理后的地下水可以将地热带上来,所以实际上起到一个调节温度的作用,另外,水喷淋系统还具有除尘和调节湿度的作用;等经过电除尘装置后,带有杂质的水通过过滤器汇合水泵抽取的地下水再次一同进入到水池内,继续循环使用进行喷淋,有效的节约了水资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空气内外循环系统以气压梯度为动力。外界空气经由水喷淋电除尘装置,使空气的温湿度和洁净度达到要求后直接进入扩散车间,保证了扩散车间所需要的温湿度和洁净度,之后空气在气压作用下向其他工序流动,流经除扩散之外工序车间的空气经过严格检测与实时监测,均符合温湿度和洁净度的要求,最终整个车间内空气经由车间顶部的空调系统排出,从而实现车间内外良好的空气循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该技术方案采用的水喷淋电除尘在去除含尘气体粉尘粒子的同时,还可以去除气体中的水蒸气及某些有毒有害的气体污染物,有利于车间员工的健康;2)直接将处理好的新风通入洁净度要求最高的扩散工序,优先保证了扩散车间的洁净度,使制备出来的pn结更加理想,没有其余杂质污染,提高效率的同时可以减少电池的低失效比例;3)只对扩散工序通新风,而不必单独对其他工序通新风,并且使车间的空气以压力差为动力源,在整个车间之中循环,不仅科学、高效,而且大大节省人力和物力,降低成本;4)由于通入的新风温度较低,改进后经过在车间的运动,基本使车间处于一个较为平坦的温度梯度之内,避免了员工与低温空气的过多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生产车间空气循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净化除尘装置中阳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压直流电源,2、绝缘箱,3、电除尘装置,4、阳极系统,5、阴极系统6、水喷淋喷头,7、水池,8、匀流板,9、风机,10、车间空调,11、过滤器,12、水泵,13、收集器,14、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作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新风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本体14、喷淋水循环系统以及空气内外循环系统,所述本体内设置有电除尘装置3,所述电除尘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空气内外循环系统,所述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高压直流电源1,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绝缘箱2,本体的上方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喷淋水循环系统包括水喷淋喷头6、地下水水池7、水泵12、收集器13以及过滤器11,所述喷头喷出的水处理后经过过滤器11与水泵12抽取的地下水一起经过收集器13再汇入地下水水池,然后通过管道连接水喷淋喷头,实现水循环喷淋,所述空气内外循环系统包括风机9、车间空调10以及匀流板8,所述匀流板设置在本体内,所述风机设置在本体的下方,所述匀流板和风机可以保证气体均匀垂直进入扩散车间内,随后以各车间压力差为动力源在整个车间内流通,借助车间空调10运行实现空气内外循环。电除尘装置的下方连接有匀流板,不仅可以保证空气的洁净度,而且使得空气均匀、平缓地在风机作用下进入到扩散车间,所述电除尘装置上方设置有阳极系统4和阴极系统5。喷淋管上的喷头6喷出水对空气中的粉尘、污染颗粒进行初步降尘,接着空气继续经过电除尘装置3,空气中的尘埃在阴极系统5和阳极系统4之间产生荷电,带电粒子在高压直流电源作用下的静电场内受到库仑力,到达阳极而被捕捉,极大提高装置的除尘净化率,所述电除尘装置内垂直分布有多根阴极线和阳极管,即槽杆与管板插接形成的等边蜂窝状阳极管和钛合金阴极线,其利用高压直流电源通过绝缘箱里的电路使空气中的气体分子电离,产生大量电子和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两极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吸附气流中的粉尘颗粒和细菌,更好地除去空气中的尘埃以及活性物质,尤其是氧化性物质,保证进入车间的空气的洁净度;所述喷淋水循环系统水喷淋喷头采用锥形喷嘴,并利用高压水泵将水池里处理后的高纯度、高电阻率(18mω)的地下水输送至锥形喷嘴进行喷淋,利用处理后的地下水可以将地热带上来,所以实际上起到一个调节温度的作用,另外,水喷淋系统还具有除尘和调节湿度的作用;等经过电除尘装置后,带有杂质的水通过过滤器汇合水泵抽取的地下水再次一同进入到水池内,继续循环使用进行喷淋,有效的节约了水资源;所述空气内外循环系统以气压梯度为动力。外界空气经由水喷淋电除尘装置,使空气的温湿度和洁净度达到要求后直接进入扩散车间,保证了扩散车间所需要的温湿度和洁净度,之后空气在气压作用下向其他工序流动,流经除扩散之外工序车间的空气经过严格检测与实时监测,均符合温湿度和洁净度的要求,最终整个车间内空气经由车间顶部的空调系统排出,从而实现车间内外良好的空气循环。

    工作原理:参见图1、图2,一种新风系统,如图1所示,外界空气通过进气管进气,喷淋管上的喷头6喷出水对空气中的粉尘、污染颗粒进行初步降尘,接着空气继续经过电除尘装置3,空气中的尘埃在阴极5和阳极4之间荷电,带电粒子在高压直流电源作用下的静电场内受到库仑力,到达阳极而被捕捉,极大提高装置的除尘净化率,除去粉尘的空气在风机9和匀流板8作用下可以保证气体均匀垂直进入到扩散车间内,之后以各车间压力差为动力源在整个车间内流通,并借助车间空调10运行实现空气内外循环;带有杂质的水通过过滤器11汇合水泵12抽取的地下水一起进入到水池7内,继续喷淋,有效的节约了水资源。所述电除尘装置内垂直分布有多根阴极线和阳极管(槽杆与管板插接形成的等边蜂窝状阳极管和钛合金阴极线),其利用高压直流电源通过绝缘箱里的电路使空气中的气体分子电离,产生大量电子和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两极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吸附气流中的粉尘颗粒和细菌,更好地除去空气中的尘埃以及活性物质,尤其是氧化性物质;在其下方连接有匀流板,不仅可以保证空气的洁净度,而且使得空气均匀、平缓地在风机作用下进入到扩散车间。

    所述喷淋水循环系统喷淋头采用锥形喷嘴,其利用高压水泵将水池里处理后的高纯度、高电阻率(18mω)的地下水输送至锥形喷嘴进行喷淋,利用处理后的地下水可以将地热带上来,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等经过电除尘装置后,带有杂质的水通过过滤器汇合水泵抽取的地下水再次一同进入到水池内,继续循环使用进行喷淋,有效的节约了水资源。

    太阳电池生产工序中,对洁净度要求最高的是扩散工序,其他工序对洁净度的要求相对低一些,所以生产车间采用的是新型水喷淋电除尘装置将外界空气进行净化,净化后的空气源源不断地通入扩散工序,而后以车间的气压梯度为动力,使得空气往其他工序流动,配合车间顶部的空调系统,保证空气可以不间断地往外界排放,从而实现高效率的空气循环。为节约水资源,特设计将喷淋后的水过滤回收再次利用。现太阳能电池生产车间属于综合性的车间,生产车间采用如下图2的设计:空气通过新风系统,经由水喷淋电除尘装置,使空气的温湿度和洁净度达到要求,而后直接进入扩散车间,保证了扩散车间所需要的温湿度和洁净度,之后空气在气压的作用下向其他工序流动,一部分流向制绒工序,另一部分则流经刻蚀、pecvd、丝网印刷工序,经由车间顶部的空调系统排出,从而使整个车间一直处于良好的空气循环当中。流经除扩散之外工序的空气经过严格检测与实时监测,均符合温湿度和洁净度的要求。扩散工序单独位于一个生产车间之中,通过传料门与包含其余工序的大车间连通,新风首先通入扩散工序,而后向其余工序流动,也是在整个车间之中形成良好的空气循环。经过严格的检测与实时监测,其余车间的空气也满足生产电池片的温湿度和洁净度要求。在进风速率上,常规车间的进风速率约为1800×10²m3/h,改进车间的进风速率设定约为3600×10²m3/h。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替代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本体、喷淋水循环系统以及空气内外循环系统,所述本体内设置有电除尘装置,所述电除尘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空气内外循环系统,所述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高压直流电源,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绝缘箱,本体的上方设置有进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水循环系统包括水喷淋喷头、地下水水池、水泵、收集器以及过滤器,所述喷头喷出的水处理后经过过滤器与水泵抽取的地下水一起经过收集器汇入地下水水池,然后通过管道连接水喷淋喷头,实现水循环喷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内外循环系统包括风机、车间空调以及匀流板,所述匀流板设置在本体内,所述风机设置在本体的下方,所述匀流板和风机可以保证气体均匀垂直进入扩散车间内,随后以各车间压力差为动力源在整个车间内流通,借助车间空调运行实现空气内外循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除尘装置上方设置有阳极系统和阴极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除尘装置内垂直分布有多根阴极线和阳极管,即槽杆与管板插接形成的等边蜂窝状阳极管和钛合金阴极线,其利用高压直流电源通过绝缘箱里的电路使空气中的气体分子电离,产生大量电子和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两极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吸附气流中的粉尘颗粒和细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喷淋喷头采用锥形喷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内外循环系统以气压梯度为动力。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风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本体、喷淋水循环系统以及空气内外循环系统,所述本体内设置有电除尘装置,所述电除尘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空气内外循环系统,所述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高压直流电源,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绝缘箱,本体的上方设置有进风口。该技术方案采用的水喷淋电除尘在去除含尘气体粉尘粒子的同时,还可以去除气体中的水蒸气及某些有毒有害的气体污染物,有利于车间员工的健康;直接将处理好的新风通入洁净度要求最高的扩散工序,优先保证了扩散车间的洁净度,使制备出来的PN结更加理想,没有其余杂质污染,提高效率的同时可以减少电池的低失效比例。

    技术研发人员:吴卫伟;王欣;皇韶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华恒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02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6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