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11-14  3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1、建筑工程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工程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建筑工程模板在使用时要结合固定支架,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对各组建筑工程模板形成推力,固定支架对建筑工程模板进行支撑;混凝土硬化定型后,拆除各组固定支架,并对各组建筑工程模板进行拆除。

    2、现有技术中对建筑工程模板的支撑不够稳定,常常引发安全事故。

    3、因此,如何提高对建筑工程模板支撑的稳定性,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旨在提高对建筑工程模板支撑的稳定性。

    2、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包括:

    3、底座;

    4、第一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一侧;

    5、第二支撑组件,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用于固定工程模板;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支撑组件;

    6、固定件,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用于将装置支撑在地面上。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

    8、第一固定板,位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一侧且竖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9、第一活动板,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活动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10、以及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活动板远离/靠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活动板相连,所述第一活动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滑动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动板伸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一侧设有若干个锯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腔固定有限位壳,所述限位壳内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限位壳远离所述锯齿的一侧内壁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伸入并贯穿所述限位板,且与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伸出所述限位壳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锯齿相匹配的卡齿。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滑动连接的第二活动板,设于所述第二活动板的顶部的第三活动板;以及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三活动板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活动板与所述第三活动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三活动板与所述第二活动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活动板相连,所述第一活动板与所述第三活动板之间设有伸缩杆。

    13、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块的下部设有与所述定位块滑动连接的导杆,所述导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内,且所述导杆远离所述定位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远离所述限位壳的一侧设有多个滑轮,所述滑轮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壁滑动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为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固定板,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为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支撑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伸缩支撑杆,所述伸缩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铰接,所述伸缩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支撑杆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辅助支撑杆,所述固定板、所述伸缩支撑杆与所述辅助支撑杆共同形成三角形结构。

    15、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平行间隔设置的移动槽,所述固定板的下端设有多个与所述移动槽相匹配的滑动凸起。

    1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能收入所述底座内或从所述底座内伸出的支撑杆,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支撑杆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固定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杆,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螺块,且所述螺块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一水平杆,所述第一水平杆的末端连接有所述支撑杆。

    17、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设有多个脚轮,所述脚轮上设有刹车组件,所述脚轮的高度与所述支撑杆的长度相适配。

    1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设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的多个固定钉。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二支撑组件可对建筑工程模板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而通过第一支撑组件对第二支撑组件进行支撑,进一步提高了对建筑工程模板支撑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的下部设有与所述定位块滑动连接的导杆,所述导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内,且所述导杆远离所述定位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远离所述限位壳的一侧设有多个滑轮,所述滑轮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为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固定板,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为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支撑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伸缩支撑杆,所述伸缩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铰接,所述伸缩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支撑杆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辅助支撑杆,所述固定板、所述伸缩支撑杆与所述辅助支撑杆共同形成三角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平行间隔设置的移动槽,所述固定板的下端设有多个与所述移动槽相匹配的滑动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能收入所述底座内或从所述底座内伸出的支撑杆,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支撑杆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固定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杆,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螺块,且所述螺块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一水平杆,所述第一水平杆的末端连接有所述支撑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设有多个脚轮,所述脚轮上设有刹车组件,所述脚轮的高度与所述支撑杆的长度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设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的多个固定钉。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包括:底座;第一支撑组件,设置在底座上表面的一侧;第二支撑组件,与底座的上表面相连接,第二支撑组件用于固定工程模板;第一支撑组件用于支撑第二支撑组件;固定件,与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固定件用于将装置支撑在地面上。本技术通过第二支撑组件实现对建筑工程模板的支撑,并通过第一支撑组件支撑第二支撑组件,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建筑工程模板支撑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港威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7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672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