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面料,具体为纤维面料。
背景技术:
1、纤维是指由连续或不连续的细丝组成的物质,在动植物体内,纤维在维系组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纤维用途广泛,可织成细线、线头和麻绳,造纸或织毡时还可以织成纤维层;同时也常用来制造其他物料,及与其他物料共同组成复合材料。
2、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464095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服装面料,由复合的蓖麻、汉麻面料层、彩棉、木棉面料层、香蕉纤维、高粱秸秆纤维混纺面料层组成,所述上述三层面料层的顺序由上到下依次为的蓖麻、汉麻面料层、彩棉、木棉面料层、香蕉纤维、高粱秸秆纤维混纺面料层黏贴而成;本实用新型中的面料均为纯天然环保材料,而且均比较常见,经上述面料复合的服装面料不但透气、保暖,而且材质轻柔,同时价格比较便宜。
3、但是,上述方案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方便后续对布料的防水操作,从而降低了纤维面料的使用效率,降低了该面料的正常使用效率,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纤维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纤维面料,具备了方便对其进行防水加强的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方便对其进行防水和卡接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纤维面料,包括支撑层,所述支撑层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定位防滑条,凹槽的内部卡接有橡胶条,橡胶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面料层。
6、所述面料层的上表面粘接有防水布,防水布的顶部粘接有吸附棉,吸附棉的顶部粘贴有透水层,透水层的顶部缝合有疏水层。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条,防滑条的下表面设置有腔体,腔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棉条,棉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棉纱网。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滑条上腔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吸附棉网,吸附棉网的一侧与棉纱网的一侧接触。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层的下表面开设有圆孔,且圆孔为透气孔,圆孔贯穿支撑层与支撑层上方的空间连通。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疏水层的下表面开设有半圆槽,且半圆槽位于透水层的上方,半圆槽与透水层连通。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透水层的下表面开设有水槽,水槽呈长条状,且水槽与吸附棉的上表面连通。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棉纱网与防滑条的腔体适配,且棉纱网的表面与腔体的通过缝合线缝合连接。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透水层对水进行透过操作,随后透水层经过的水进入吸附棉,使得吸附棉对水进行吸附操作,对其进行吸附操作,随后防水布对其进行防水操作,同时水从吸附棉和透水层下方开设的槽流走,从而方便后续对其进行防水操作,提高了该纤维面料的防水性能,方便后续工作人员的使用。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棉条对棉纱网进行支撑操作,同时棉纱网对水进行过滤,吸附棉网对内部的水进行吸附,防止面料的一侧受潮严重,从而影响后续面料的正常使用,方便后续工作人员的使用。
1.纤维面料,包括支撑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定位防滑条(2),凹槽的内部卡接有橡胶条(3),橡胶条(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面料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条(9),防滑条(9)的下表面设置有腔体,腔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棉条(10),棉条(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棉纱网(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条(9)上腔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吸附棉网(12),吸附棉网(12)的一侧与棉纱网(11)的一侧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1)的下表面开设有圆孔,且圆孔为透气孔,圆孔贯穿支撑层(1)与支撑层(1)上方的空间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层(8)的下表面开设有半圆槽,且半圆槽位于透水层(7)的上方,半圆槽与透水层(7)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层(7)的下表面开设有水槽,水槽呈长条状,且水槽与吸附棉(6)的上表面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纱网(11)与防滑条(9)的腔体适配,且棉纱网(11)的表面与腔体的通过缝合线缝合连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