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车辆控制,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控制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和快速普及,由于电动汽车采用动力电池供电,基于锂离子的动力电池得到大量应用。动力电池在合适的温度下充电、放电,能够提高其充放电效率,延长动力电池使用寿命。对动力电池充电方式有多种,一般采用直流充电方式,部分车辆需采用交流充电方式。
2、相关技术中,现有的充电桩的充电功率固定,因此充电时间较长,不满足用户的大功率快速充电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控制系统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控制系统,包括:
3、动力电池包,所述动力电池包包括串联的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
4、多个电驱电路以及与每一所述电驱电路一一对应的充放电口;
5、每一所述电驱电路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动力电池包连接,每一所述电驱电路的第二端均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且每一所述电驱电路的第二端均与所述充放电口连接;
6、任一所述充放电口、所述动力电池包以及所述多个电驱电路能够组成单充电枪的大功率升压充电回路。
7、可选地,每一所述电驱电路包括:
8、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的第一汇流端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连接,所述逆变器的第二汇流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池组的负极和所述充放电口的负极之间;
9、电机,所述电机的绕组包括多个对极,每一个所述对极包括三个线圈支路,所述多个对极的三个线圈支路中相同相的线圈支路的第一端共接,并且与所述逆变器的桥臂中点一一对应连接,每一个所述对极的三个线圈支路的第二端共接形成一个极点;
10、其中,所述电机的绕组的部分或全部极点共接并引出 ,所述第一n线与所述充放电口的正极连接,且所述第一n线与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
11、或者,所述多个绕组的部分极点共接并引出第二n线,所述第二n线与所述充放电口的正极连接,所述多个绕组的另一部分极点共接并引出第三n线,所述第三n线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之间。
12、可选地,所述电池控制系统还包括:
13、电感;
14、两个所述电驱电路中的逆变器的所述第一汇流端之间通过所述电感连接。
15、可选地,任一所述电驱电路和所述动力电池包能够组成自加热回路,所述电池控制系统还包括:
16、充放电通断开关单元,所述充放电通断开关单元被配置为:使得所述大功率升压充电回路导通或断开;
17、自加热通断开关单元,所述自加热通断开关单元被配置为:使得所述自加热回路导通或断开。
18、可选地,所述电池控制系统还包括:
19、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每一所述电驱电路中的所述逆变器、所述充放电通断开关单元以及所述自加热通断开关单元连接;
20、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每一所述电驱电路中的所述逆变器、所述充放电通断开关单元以及所述自加热通断开关单元,使得充/放电功能、自加热功能和驱动功能中至少一种的功能实现。
21、可选地,所述多个电驱电路包括第一电驱电路和第二电驱电路,所述充放电口包括与第一电驱电路对应的第一充放电口和与所述第二电驱电路对应的第二充放电口;
22、所述动力电池包以及所述第一电驱电路能够组成第一自加热回路,所述动力电池包以及所述第二电驱电路能够组成第二自加热回路;所述自加热通断开关单元包括第一自加热通断开关单元和第二自加热通断开关单元;所述第一自加热通断开关单元被配置为:使得所述第一自加热回路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二自加热通断开关单元被配置为:使得所述第二自加热回路导通或断开。
23、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24、当处于第一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电驱电路中的逆变器、所述第二电驱电路中的逆变器以及所述充放电通断开关单元,使得从所述第一充放电口或所述第二充放电口输入的电能,通过所述第一电驱电路和第二电驱电路交替为所述动力电池包充电。
25、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26、当处于第二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电驱电路中的逆变器、所述第二电驱电路中的逆变器和所述自加热通断开关单元,使得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交替充放电,以加热所述动力电池包。
27、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28、当处于第三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电驱电路中的逆变器和所述充放电通断开关单元,使得所述动力电池包输出的电能,输出至所述第一充放电口,以为第一负载供电;且控制所述第二电驱电路中的逆变器和所述第二自加热通断开关单元,使得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交替充放电,以加热所述动力电池包。
29、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30、当处于第四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电驱电路中的逆变器和所述充放电通断开关单元,使得通过所述第一充放电口输入的电能,输出至所述动力电池包,以为所述动力电池包充电;且控制所述第二电驱电路中的逆变器和所述第二自加热通断开关单元,使得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交替充放电,以加热所述动力电池包。
31、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32、当处于第五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电驱电路中的逆变器和所述充放电通断开关单元,使得所述动力电池包输出的电能,输出至所述第一充放电口,以为第一负载供电;且控制所述第二电驱电路中的逆变器和所述充放电通断开关单元,使得所述动力电池包输出的电能,输出至所述第二充放电口,以为第二负载供电。
33、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34、当处于第六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电驱电路中的逆变器和所述充放电通断开关单元,使得通过所述第一充放电口输入的电能,输出至所述动力电池包,以为所述动力电池包充电;且控制所述第二电驱电路中的逆变器和所述充放电通断开关单元,使得通过所述第二充放电口输入的电能,输出至所述动力电池包,以为所述动力电池包充电。
35、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36、当处于第七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电驱电路中的逆变器和所述充放电通断开关单元,使得通过所述第一充放电口输入的电能,输出至所述动力电池包,以为所述动力电池包充电;且控制所述第二电驱电路中的逆变器和所述充放电通断开关单元,使得所述动力电池包输出的电能,输出至所述第二充放电口,以为第二负载供电。
37、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38、通过对所述第一电驱电路中的逆变器的控制,使得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电能,输出至所述第一电驱电路中的电机以驱动车辆,和/或,通过对所述第二电驱电路中的逆变器的控制,使得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电能,输出至所述第二电驱电路中的电机以驱动车辆。
39、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40、控制所述第一电驱电路的逆变器的桥臂组和所述第二电驱电路的逆变器桥臂组之间的相位相同,且控制所述第一电驱电路的逆变器的桥臂组中的任意两相桥臂的相位均错开,并控制所述第二电驱电路的逆变器的桥臂组中的任意两相桥臂的相位均错开。
41、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42、控制所述第一电驱电路的逆变器的桥臂组和所述第二电驱电路的逆变器的桥臂组之间的相位错开,且控制所述第一电驱电路的逆变器的桥臂组中的所有桥臂的相位相同,并控制所述第二电驱电路的逆变器的桥臂组中的所有桥臂的相位相同。
43、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44、控制所述第一电驱电路的逆变器的桥臂组和所述第二电驱电路的逆变器的桥臂组之间的相位错开,且控制所述第一电驱电路的逆变器的桥臂组中的任意两相桥臂的相位均错开,并控制所述第二电驱电路的逆变器的桥臂组中的任意两相桥臂的相位均错开;或者,
45、控制所述第一电驱电路的逆变器的桥臂组和所述第二电驱电路的逆变器的桥臂组之间的相位相同,且控制所述第一电驱电路的逆变器的桥臂组中的所有桥臂的相位相同,并控制所述第二电驱电路的逆变器的桥臂组中的所有桥臂的相位相同。
46、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控制系统。
47、本公开中的电池控制系统,通过设置多个电驱电路以及与每一电驱电路一一对应的充放电口,且其中任一充放电口、动力电池包以及多个电驱电路能够组成单充电枪的大功率升压充电回路,通过任一充放电口输入的电能经过电驱电路储能后,可以释放更大的充电电流给动力电池包,而任一充放电口所输入的电能可以由大功率升压充电回路中的多个电驱电路交替为动力电池包进行升压充电,从而实现更大的充放电功率,满足用户的大功率充电需求。
48、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1.一种电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电驱电路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控制系统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电驱电路和所述动力电池包能够组成自加热回路,所述电池控制系统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控制系统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驱电路包括第一电驱电路和第二电驱电路,所述充放电口包括与第一电驱电路对应的第一充放电口和与所述第二电驱电路对应的第二充放电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14.根据权利要求6-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1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