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科用多功能护理床

    技术2025-11-12  2


    本技术涉及妇科,具体为一种妇科用多功能护理床。


    背景技术:

    1、护理床一般都是动力床,分为电动或手动护理床,是根据病人的卧床生活习性和治疗需要,而设计的带有家属可以陪护,具有多项护理功能和操作按钮,而在妇科医疗当中,患者需要躺在护理床上才可以进行后续的医疗操作,现需一种妇科用多功能护理床。

    2、首先,护理床在使用时需要对其角度进行调节,现有的护理床在使用时通常不方便对其角度进行调节,这就使得护理床使用时不能辅助产妇进行起床运动,同时,产妇不能根据使用需要对靠背本体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得护理床的使用效果降低;其次,产妇在生产后需要用到一次性垫子,现有的护理床在使用时通常不能对一次性垫子进行抵紧夹持,这就容易导致一次性垫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因产妇翻身等活动而导致其出现位移使用不便的现象;再次,产妇在生产后进食时,不能下地进食,现有的护理床在使用时需要另外的对物品进行支撑,这就使得护理床使用时不能将饭盒等物品放置在所需位置,不方便产妇进食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妇科用多功能护理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护理床使用时不方便对其角度进行调节,不能对一次性垫子进行抵紧夹持,以及需要另外的对物品进行支撑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妇科用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床板本体,所述床板本体的表面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床板本体的表面设置有靠背本体,所述靠背本体与床板本体的表面相互转动配合,所述靠背本体顶部位置处的表面安装有软垫本体,所述床板本体的表面安装有固定垫,所述固定垫与床板本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床板本体与靠背本体的下方皆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固定框的内壁相互滑动配合,所述固定框的表面安装有支撑板,所述床板本体的表面与固定框的内部皆设置有调节角度机构,所述调节角度机构的内部包含有调节槽、调节块与调节角度部,所述床板本体的表面设置有物品支撑机构,所述物品支撑机构的内部包含有板体、置物板、移动柱、框体、滑块本体与螺栓本体,所述床板本体与固定垫的表面皆设置有抵紧防松脱机构,所述抵紧防松脱机构的内部包含有弹力柱、抵紧弹簧与抵紧防松脱部。

    3、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顶部位置处的表面皆安装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壁皆安装有等间距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方皆设置有置物框,所述置物框底部位置处的表面皆安装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固定箱的表面相互滑动配合,所述固定垫的内壁安装有防潮垫,所述固定垫的内部皆安装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的输入端与控制按钮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固定垫的表面皆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框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的顶端与床板本体底部位置处的表面相固定,所述床板本体的内部皆安装有风机本体,所述风机本体的输入端与控制按钮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床板本体的内壁安装有杀菌灯,所述杀菌灯的输入端与控制按钮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4、优选的,所述调节角度部设置在床板本体与固定框的表面,所述调节角度部由固定板、电动推杆与槽体构成,所述固定框两侧的内壁皆开设有槽体,所述调节杆底部位置处的表面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槽体的内部相互滑动配合,所述固定框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入端与控制按钮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固定板底部位置处的表面相固定。

    5、优选的,所述靠背本体底部位置处的表面皆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部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与调节槽的内部相互滑动配合,所述调节杆的表面与调节块的表面相互转动配合。

    6、优选的,所述床板本体的表面皆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块本体,所述滑块本体与固定槽的内部相互滑动配合,所述滑块本体的表面设置有框体,所述框体与滑块本体的表面相互转动配合,所述框体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栓本体,所述螺栓本体的一端贯穿框体并与滑块本体的表面螺纹紧固。

    7、优选的,所述框体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与框体的表面相互滑动配合,所述框体的表面通过钉体与移动柱的表面螺纹紧固,所述移动柱顶部位置处的表面安装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顶部位置处的表面安装有板体。

    8、优选的,所述抵紧防松脱部设置在床板本体与固定垫的表面,所述抵紧防松脱部由l型架、抵紧板与防滑垫构成,所述床板本体顶部位置处的表面皆安装有l型架,所述l型架分别位于固定垫的两侧,所述l型架的下方设置有抵紧板,所述抵紧板底部位置处的表面安装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表面与固定垫的表面相接触。

    9、优选的,所述l型架的内壁皆安装有等间距的抵紧弹簧,所述抵紧弹簧的底端与抵紧板的表面相固定,所述l型架的内壁皆安装有等间距的弹力柱,所述弹力柱的底端与抵紧板的表面相固定。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妇科用多功能护理床不仅使得护理床使用时能够辅助产妇进行起床运动,同时,产妇能够根据使用需要对靠背本体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得护理床的使用效果更好,使得护理床使用时能够将一次性垫子稳固的夹持在固定垫的表面,避免一次性垫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因产妇翻身等活动而导致其出现位移使用不便的现象,而且使得护理床使用时能够将饭盒等物品放置在所需位置,方便产妇进食和使用;

    11、1、通过设置有调节角度机构,控制固定框内部的电动推杆工作,在电动推杆的作用下带动调节杆在固定框的内部上下运动,此时,固定板在槽体的内部上下滑动,在固定板与槽体的共同作用下对调节杆进行导向,当调节杆升降运动时,调节杆带动调节块在调节槽的内部滑动,在调节杆的作用下将靠背本体顶起,使得靠背本体在床板本体的表面转动,对靠背本体的角度进行调节,当靠背本体转动时,靠背本体带动产妇的头背部抬起,对产妇起身运动有辅助支撑的作用,实现了护理床调节角度的功能,从而使得护理床使用时能够辅助产妇进行起床运动,同时,产妇能够根据使用需要对靠背本体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得护理床的使用效果更好;

    12、2、通过设置有抵紧防松脱机构,使用者将一次性垫子放置在固定垫的表面,此时,在l型架内壁的弹力柱和抵紧弹簧的共同作用下带动抵紧板与防滑垫运动,使得抵紧板带动防滑垫向下运动至与一次性垫子的表面相接触,在抵紧板与防滑垫的共同作用下将一次性垫子夹持抵紧在固定垫的表面,保证了一次性垫子不易发生位移,实现了护理床方便夹持一次性垫子的功能,从而使得护理床使用时能够将一次性垫子稳固的夹持在固定垫的表面,避免一次性垫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因产妇翻身等活动而导致其出现位移使用不便的现象;

    13、3、通过设置有物品支撑机构,使用者拧松框体表面的螺栓本体,再拉动框体,使得框体在滑块本体的表面转动调节至垂直状态,随后,使用者拧紧螺栓本体,将框体固定在滑块本体的表面,随后,使用者再根据需要调节移动柱的高度,使得移动柱带动置物板和板体上下调节至所需高度,随后,使用者将饭盒等物品放置在板体和置物板的表面,方便产妇进食和使用,方便对其进行收纳处理,不会占用较多空间,实现了护理床对物品支撑的功能,从而使得护理床使用时能够将饭盒等物品放置在所需位置,方便产妇进食和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妇科用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床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本体(1)的表面安装有控制按钮(109),所述床板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靠背本体(101),所述靠背本体(101)与床板本体(1)的表面相互转动配合,所述靠背本体(101)顶部位置处的表面安装有软垫本体(102),所述床板本体(1)的表面安装有固定垫(106),所述固定垫(106)与床板本体(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床板本体(1)与靠背本体(101)的下方皆设置有固定框(104),所述固定框(104)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杆(103),所述调节杆(103)与固定框(104)的内壁相互滑动配合,所述固定框(104)的表面安装有支撑板(105),所述床板本体(1)的表面与固定框(104)的内部皆设置有调节角度机构(2),所述调节角度机构(2)的内部包含有调节槽(201)、调节块(202)与调节角度部(203),所述床板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物品支撑机构(3),所述物品支撑机构(3)的内部包含有板体(301)、置物板(302)、移动柱(303)、框体(304)、滑块本体(305)与螺栓本体(306),所述床板本体(1)与固定垫(106)的表面皆设置有抵紧防松脱机构(4),所述抵紧防松脱机构(4)的内部包含有弹力柱(401)、抵紧弹簧(402)与抵紧防松脱部(4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妇科用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5)顶部位置处的表面皆安装有固定箱(112),所述固定箱(112)的内壁皆安装有等间距的支撑架(113),所述支撑架(113)的上方皆设置有置物框(114),所述置物框(114)底部位置处的表面皆安装有导向块(111),所述导向块(111)与固定箱(112)的表面相互滑动配合,所述固定垫(106)的内壁安装有防潮垫(107),所述固定垫(106)的内部皆安装有引风机(108),所述引风机(108)的输入端与控制按钮(109)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固定垫(106)的表面皆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框(104)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柱(110),所述调节柱(110)的顶端与床板本体(1)底部位置处的表面相固定,所述床板本体(1)的内部皆安装有风机本体(116),所述风机本体(116)的输入端与控制按钮(109)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床板本体(1)的内壁安装有杀菌灯(115),所述杀菌灯(115)的输入端与控制按钮(109)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妇科用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角度部(203)设置在床板本体(1)与固定框(104)的表面,所述调节角度部(203)由固定板(2031)、电动推杆(2032)与槽体(2033)构成,所述固定框(104)两侧的内壁皆开设有槽体(2033),所述调节杆(103)底部位置处的表面安装有固定板(2031),所述固定板(2031)与槽体(2033)的内部相互滑动配合,所述固定框(104)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推杆(2032),所述电动推杆(2032)的输入端与控制按钮(109)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动推杆(2032)的输出端与固定板(2031)底部位置处的表面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妇科用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本体(101)底部位置处的表面皆开设有调节槽(201),所述调节槽(201)的内部设置有调节块(202),所述调节块(202)与调节槽(201)的内部相互滑动配合,所述调节杆(103)的表面与调节块(202)的表面相互转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妇科用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本体(1)的表面皆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块本体(305),所述滑块本体(305)与固定槽的内部相互滑动配合,所述滑块本体(305)的表面设置有框体(304),所述框体(304)与滑块本体(305)的表面相互转动配合,所述框体(30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栓本体(306),所述螺栓本体(306)的一端贯穿框体(304)并与滑块本体(305)的表面螺纹紧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妇科用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304)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柱(303),所述移动柱(303)与框体(304)的表面相互滑动配合,所述框体(304)的表面通过钉体与移动柱(303)的表面螺纹紧固,所述移动柱(303)顶部位置处的表面安装有置物板(302),所述置物板(302)顶部位置处的表面安装有板体(3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妇科用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防松脱部(403)设置在床板本体(1)与固定垫(106)的表面,所述抵紧防松脱部(403)由l型架(4031)、抵紧板(4032)与防滑垫(4033)构成,所述床板本体(1)顶部位置处的表面皆安装有l型架(4031),所述l型架(4031)分别位于固定垫(106)的两侧,所述l型架(4031)的下方设置有抵紧板(4032),所述抵紧板(4032)底部位置处的表面安装有防滑垫(4033),所述防滑垫(4033)的表面与固定垫(106)的表面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妇科用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架(4031)的内壁皆安装有等间距的抵紧弹簧(402),所述抵紧弹簧(402)的底端与抵紧板(4032)的表面相固定,所述l型架(4031)的内壁皆安装有等间距的弹力柱(401),所述弹力柱(401)的底端与抵紧板(4032)的表面相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妇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妇科用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床板本体,所述床板本体的表面与固定框的内部皆设置有调节角度机构,所述床板本体的表面设置有物品支撑机构,所述床板本体与固定垫的表面皆设置有抵紧防松脱机构。本技术不仅使得护理床使用时能够辅助产妇进行起床运动,同时,产妇能够根据使用需要对靠背本体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得护理床的使用效果更好,使得护理床使用时能够将一次性垫子稳固的夹持在固定垫的表面,避免一次性垫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因产妇翻身等活动而导致其出现位移使用不便的现象,而且使得护理床使用时能够将饭盒等物品放置在所需位置,方便产妇进食和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胡晶晶,杨文娟,许孝凤,吴荣,王影,吴潇,邢阿英,薛乃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1229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65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