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技术2025-11-09  2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无线通信系统中通常由多个无线接入网设备进行组网以提供广域覆盖,一个无线接入网设备控制一个或多个小区提供无线覆盖。为保证广域无缝覆盖,不同无线接入网设备控制的多个小区的小区边缘存在重叠覆盖。当终端设备移动到一个小区的覆盖区域的边缘时,一方面信号功率随着到无线接入网设备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另一方面,其他小区的无线信号会对该终端设备造成很强的干扰,使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性能恶化。为了提高位于覆盖边缘区域的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性能,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引入了相干协作传输机制,即相干联合传输(coherent joint transmission,cjt)机制和相干联合接收(coherentjoint receiving,cjr)机制。

    2、以cjt机制为例,在cjt机制中,多个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相干联合传输的方式为终端设备提供下行数据传输。所谓“相干联合传输”,指的是多个无线接入网设备需要向终端设备发送相同的下行数据,这需要多个无线接入网设备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的调度信息保持一致,从而使得多个无线接入网设备进行cjt时的无线资源得以对齐,其中,pdsch调度信息用于指示下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无线资源等。由此,多个无线接入网设备调度的pdsch在到达终端设备的时候相干叠加,且干扰可以相干抵消,从而提升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noise ratio,sinr),提升数据传输性能。类似地,对于cjr机制,参与cjr的多个无线接入网设备调度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的调度信息需保持一致,即各个无线接入网设备需要为该终端设备分配相同的无线资源发送pusch。由此,多个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对同时接收的上行数据进行联合处理,提高接收信号sinr,提升数据接收性能。

    3、然而,在非理想(non-ideal)回传链路(backhaul,bh)的场景下,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无法进行实时的信息交互,多个无线接入网设备进行相干协作传输时的无线资源难以有效对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线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在非理想回传链路(backhaul,bh)的场景下,能够有效对齐多个无线接入网设备进行相干协作传输(如cjt或cjr)时的无线资源。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资源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也可以由终端设备的部件,例如终端设备的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还可以由能实现全部或部分终端设备功能的逻辑模块或软件实现。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预调度的第一无线资源的指示信息以及第一偏移量的指示信息,第一偏移量为第一无线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相对于第一信息所在的时间单元的偏移量,第一无线资源为第一信息预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所占的无线资源;向至少一个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第一偏移量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一无线资源的指示信息,第二偏移量为第一无线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相对于第二信息所在的时间单元的偏移量,第二信息用于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调度pdsch或pusch,其中,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是至少一个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中的一个的情况时,至少一个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包括多个无线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不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中的一个的情况时,至少一个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无线接入网设备。

    3、基于该方案,终端设备能够根据来自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一信息(如至少一个第一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一无线资源指示信息),获知至少一个第一无线资源和该第一无线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从而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偏移量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一无线资源的指示信息,进而确定第二信息,其中,第二偏移量的指示信息能够指示第一无线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并向至少一个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信息,使得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能够对齐第一无线资源(如第一无线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从而能够在相同的时间单元调度pdsch或pusch,实现对终端设备的相干协作传输(如cjt或cjr)。

    4、此外,在该方案中,对齐调度信息(如第二信息)过程基于无线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空口交互。从而,相较于通过高时延的bh的交互来确定无线资源的方案,能够减小对齐无线资源(如第一无线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的时延。

    5、并且该方案中,在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多个第一信息的情况下,第二信息包括多个第二偏移量,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一条信令向至少一个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分别发送多个第二偏移量,即终端设备只需对承载第二信息的信令进行一次加扰,相较于终端设备多次向至少一个第二无线接入网分别发送第二偏移量的方案中,终端设备需要对多个承载第二信息的信令分别进行加扰,能够减小信令的开销。

    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向至少一个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信息之后,该无线资源的确定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第一无线资源上接收来自多个无线接入网设备的pdsch,其中多个无线接入网设备包括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不同的至少一个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

    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向至少一个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信息之后,该无线资源的确定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第一无线资源上分别向多个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pusch。

    8、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资源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可以由无线接入网设备执行,也可以由无线接入网设备的部件,例如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还可以由能实现全部或部分无线接入网设备功能的逻辑模块或软件实现。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一无线资源的指示信息,第二偏移量为第一无线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相对于第二信息所在的时间单元的偏移量,第二信息用于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调度pdsch或pusch,第一无线资源为pdsch或pusch所占的无线资源;在第一无线资源上向终端设备发送pdsch,或者在第一无线资源上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pusch。

    9、基于该方案,无线接入网设备能够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一无线资源的指示信息,第二偏移量的指示信息能够指示第一无线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在多个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第二信息的情况下,该多个无线接入网设备能够对齐无线资源(如第一无线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从而能够在相同的时间单元实现对终端设备的相干协作传输(如cjt或cjr)。

    10、此外,在该方案中,对齐调度信息(如第二信息)的过程基于无线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空口交互。从而,相较于通过高时延的bh交互来确定无线资源的方案,能够减小对齐无线资源(如第一无线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的时延。

    11、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信息之前,该无线资源的确定方法还可以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偏移量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一无线资源的指示信息,第一偏移量为第一无线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相对于第一信息所在的时间单元的偏移量,第一无线资源为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预调度pdsch或pusch的无线资源。

    12、基于该可能的设计,无线接入网设备能够向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使得终端设备能够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二信息。也就是说,确定第二信息的过程基于无线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空口交互。从而,相较于通过高时延的bh的交互来确定无线资源的方案,能够减小对齐无线资源(如第一无线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的时延。

    13、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资源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执行,也可以由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的部件,例如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还可以由能实现全部或部分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功能的逻辑模块或软件实现。该方法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偏移量的指示信息以及第一无线资源的指示信息,第一偏移量为第一无线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相对于第一信息所在的时间单元的偏移量,第一无线资源为第一信息预调度的pdsch或pusch所占的时域资源;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偏移量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一无线资源的指示信息,第二偏移量为第一无线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相对于第二信息所在的时间单元的偏移量,第二信息用于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调度pdsch或pusch;在第一无线资源上向终端设备发送pdsch,或者在第一无线资源上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pusch。

    14、基于该方案,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能够确定向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使得终端设备能够根据第一信息确定调度信息(如第二信息),并向多个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调度信息,其中该调度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一无线资源的指示信息,第二偏移量的指示信息能够指示第一无线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从而使得多个无线接入网设备能够对齐无线资源(如第一无线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此外,确定调度信息的过程基于无线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空口交互。从而,相较于通过高时延的bh的交互来确定无线资源的方案,能够减小对齐无线资源(如第一无线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的时延。

    15、结合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的至少一项,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包括第一索引;第一偏移量为第一对应关系中第一索引对应的偏移量,第一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索引与至少一个偏移量的对应关系。

    16、结合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的至少一项,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偏移量为第一对应关系中第一索引对应的偏移量,包括:第一偏移量为第一对应关系中第一索引与参考信号的起始位置对应的偏移量。

    17、结合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的至少一项,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对应关系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索引与至少一个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第一无线资源为第一对应关系中第一索引对应的无线资源。

    18、基于该可能的设计,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一索引向终端设备指示第一偏移量、第一无线资源等信息。也就是说,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一条信令向终端设备发送一个第一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和一个第一无线资源的指示信息。即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只需对承载第一信息的信令进行一次加扰,相较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分别发送第一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和第一无线资源的指示信息的方案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需要对多个承载第一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和承载第一无线资源的指示信息的信令分别进行加扰,能够减小信令的开销。

    19、结合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的至少一项,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包括第一偏移量。

    20、结合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的至少一项,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无线资源的指示信息包括第二索引;第一无线资源为第二对应关系中第二索引对应的无线资源,第二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索引与至少一个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

    21、结合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的至少一项,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无线资源为第二对应关系中第二索引对应的无线资源,包括:第一无线资源为第二对应关系中,第二索引与参考信号的起始位置对应的无线资源。

    22、结合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的至少一项,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第二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包括第三索引;至少一个第二偏移量为第三对应关系中第三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偏移量,第三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索引与至少一个偏移量的对应关系。

    23、结合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的至少一项,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第三对应关系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索引与至少一个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至少一个第一无线资源为第三对应关系中第三索引对应的无线资源。

    24、基于该可能的设计,终端设备通过第三索引向至少一个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指示至少一个第二偏移量、至少一个第一无线资源等信息。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一条信令向至少一个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分别发送多个第二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和多个第一无线资源的指示信息。即终端设备只需对承载第二信息的信令进行一次加扰,相较于终端设备多次向至少一个第二无线接入网分别发送第二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和多个第一无线资源的指示信息的方案中,终端设备需要对多个承载第二信息的信令分别进行加扰,能够减小信令的开销。

    25、结合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的至少一项,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第二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偏移量。

    26、结合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的至少一项,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第一无线资源的指示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四索引,至少一个第一无线资源为第四对应关系中至少一个第四索引对应的无线资源,第四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索引与至少一个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

    27、结合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的至少一项,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无线资源还可以包括第一频域资源,第一频域资源为pdsch或pusch所占的频域资源。

    28、基于该可能的设计,终端设备能够通过第二信息向至少一个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指示至少一个第一频域资源。使得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能够对齐第一频域资源,从而能够在相同的频域资源实现对终端设备的相干协作传输(如cjt或cjr)。

    29、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各种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一方面中的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或芯片系统;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二方面中的无线接入网设备,或者无线接入网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或芯片系统;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三方面中的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或者无线接入网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或芯片系统。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实现方法相应的模块、单元、或手段(means),该模块、单元、或means可以通过硬件实现,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

    30、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该处理模块,可以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处理功能。收发模块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分别用以实现上述任一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接收功能和发送功能。

    31、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可以由收发电路,收发机,收发器或者通信接口构成。

    32、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该处理器执行该指令时,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一方面中的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或芯片系统;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二方面中的无线接入网设备,或者无线接入网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或芯片系统;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三方面中的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或者无线接入网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或芯片系统。

    33、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与该通信装置之外的模块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一方面中的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或芯片系统;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二方面中的无线接入网设备,或者无线接入网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或芯片系统;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三方面中的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或者无线接入网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或芯片系统。

    34、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耦合,或者,也可以独立于该处理器。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一方面中的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或芯片系统;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二方面中的无线接入网设备,或者无线接入网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或芯片系统;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三方面中的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或者无线接入网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或芯片系统。

    35、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36、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是芯片系统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37、可以理解的是,第四方面至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提供的通信装置是芯片时,通信装置的发送动作/功能可以理解为输出信息,通信装置的接收动作/功能可以理解为输入信息。

    38、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其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可以执行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39、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可以执行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40、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芯片执行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41、其中,第四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无线资源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包括第一索引;所述第一偏移量为第一对应关系中所述第一索引对应的偏移量,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索引与至少一个偏移量的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移量为第一对应关系中所述第一索引对应的偏移量,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还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索引与至少一个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无线资源为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所述第一索引对应的无线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指示信息包括第二索引;所述第一无线资源为第二对应关系中所述第二索引对应的无线资源,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索引与至少一个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包括第三索引,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偏移量为第三对应关系中所述第三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偏移量,所述第三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索引与至少一个偏移量的对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还包括至少一个索引与至少一个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无线资源为所述第三对应关系中所述第三索引对应的无线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指示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四索引;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无线资源为第四对应关系中所述至少一个第四索引对应的无线资源,所述第四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索引与至少一个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包括第一频域资源,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为所述pdsch或所述pusch所占的频域资源。

    10.一种无线资源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包括第一索引;所述第一偏移量为第一对应关系中所述第一索引对应的偏移量,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索引与至少一个偏移量的对应关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移量为第一对应关系中所述第一索引对应的偏移量,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还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索引与至少一个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无线资源为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所述第一索引对应的无线资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指示信息包括第二索引;所述第一无线资源为第二对应关系中所述第二索引对应的无线资源,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索引与至少一个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

    16.根据权利要求10-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包括第三索引,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偏移量为第三对应关系中所述第三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偏移量,所述第三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索引与至少一个偏移量的对应关系。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还包括至少一个索引与至少一个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无线资源为所述第三对应关系中,所述第三索引对应的无线资源。

    18.根据权利要求10-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无线资源的指示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四索引;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无线资源为第四对应关系中所述至少一个第四索引对应的无线资源,所述第四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索引与至少一个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

    19.根据权利要求10-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包括第一频域资源,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为所述pdsch或所述pusch所占的频域资源。

    2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包括第一索引;所述第一偏移量为第一对应关系中所述第一索引对应的偏移量,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索引与至少一个偏移量的对应关系。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移量为第一对应关系中,所述第一索引对应的偏移量,包括: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还包括至少一个索引与至少一个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无线资源为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所述第一索引对应的无线资源。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指示信息包括第二索引;所述第一无线资源为第二对应关系中所述第二索引对应的无线资源,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索引与至少一个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

    25.根据权利要求20-2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包括第三索引,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偏移量为第三对应关系中所述第三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偏移量,所述第三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索引与至少一个偏移量的对应关系。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还包括至少一个索引与至少一个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无线资源为所述第三对应关系中所述第三索引对应的无线资源。

    27.根据权利要求20-2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指示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四索引;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无线资源为第四对应关系中所述至少一个第四索引对应的无线资源,所述第四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索引与至少一个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

    28.根据权利要求20-26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包括第一频域资源,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为所述pdsch或所述pusch所占的频域资源。

    2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包括第一索引;所述第一偏移量为第一对应关系中所述第一索引对应的偏移量,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索引与至少一个偏移量的对应关系。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移量为第一对应关系中,所述第一索引对应的偏移量,包括:

    33.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还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索引与至少一个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无线资源为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所述第一索引对应的无线资源。

    3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指示信息包括第二索引;所述第一无线资源为第二对应关系中所述第二索引对应的无线资源,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索引与至少一个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

    35.根据权利要求29-3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包括第三索引,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偏移量为第三对应关系中所述第三索引对应的至少一个偏移量,所述第三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索引与至少一个偏移量的对应关系。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还包括至少一个索引与至少一个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无线资源为所述第三对应关系中所述第三索引对应的无线资源。

    37.根据权利要求29-3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无线资源的指示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四索引,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无线资源为第四对应关系中所述至少一个第四索引对应的无线资源,所述第四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索引与至少一个无线资源的对应关系。

    38.根据权利要求29-37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资源包括第一频域资源,所述第一频域资源为所述pdsch或所述pusch所占的频域资源。

    3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以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0-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或程序,当计算机指令或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或者,使得如权利要求10-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4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以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以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权利要求10-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2.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芯片执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10-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能够在非理想回传链路的场景下确定相干协作传输的无线资源。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一信息;并向至少一个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预调度的第一无线资源的指示信息以及第一偏移量的指示信息,第二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偏移量的指示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一无线资源的指示信息。第一偏移量为第一无线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相对于第一信息所在的时间单元的偏移量,第二偏移量为第一无线资源所在的时间单元相对于第二信息所在的时间单元的偏移量。

    技术研发人员:于祥龙,王瀚庆,袁一凌,王潇涵,金黄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64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