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尘收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氢氧化镁改性废气排放粉尘的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氢氧化镁作为阻燃剂一般都要表面改性,而表面改性过程是:在一种带强烈搅拌的混合机中喷洒有机液体改性剂。而由于氢氧化镁是一种粒径非常细的粉体,在改性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粉体和有机液体一同排出,一是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而是会降低产品生产收率,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些粉体和有机气体进行有效的回收和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氢氧化镁改性废气排放粉尘的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氢氧化镁改性废气排放粉尘的收集装置,包括依次相连接的一级沉降室和二级沉降室,所述一级沉降室连通氢氧化镁改性设备的气体排放口;所述一级沉降室内设有折流板,所述一级沉降室底部设有粉尘收集罐;所述一级沉降室的气体出口处设有金属纤维毡;所述二级沉降室内设有多级喷淋管道,每级喷淋管道以所述二级沉降室的中轴为对称均布有多个喷淋管道,每个喷淋管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30℃,所述喷淋管道上设有多个喷淋头,所述喷淋头向上并且垂直于所述喷淋管道设置,所述二级沉降室底部设有液体接收罐。
进一步地,所述多级喷淋管道具体为2级,每级喷淋管道设有8个喷淋管道。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级沉降室,其中一级沉降室内设置折流板和金属纤维毡,用于收集氢氧化镁粉尘,对粉尘的回收率可达到70~80%,二级沉降室内设置多级倾斜20~30°角呈环形喷淋的喷淋管道,用于吸收有机废气,吸收率可达到90~100%。总之,采用本实用新型处理氢氧化镁改性后的混合废气,过程简单且处理效果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级喷淋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一级沉降室,2-二级沉降室,3-折流板,4-粉尘收集罐,5-金属纤维毡,6-一级喷淋管道,7-二级喷淋管道,8-喷淋头,9-液体接收罐,10-环形自来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氢氧化镁改性废气排放粉尘的收集装置,包括依次相连接的一级沉降室1和二级沉降室2,所述一级沉降室1连通氢氧化镁改性设备的气体排放口;所述一级沉降室1内设有折流板3,所述一级沉降室1底部设有粉尘收集罐4,所述一级沉降室1的气体出口处设有金属纤维毡5;在折流板3的作用下,从氢氧化镁改性设备出来的气体流速大大降低,废气中含有的粉尘物料收到重力的影响,同时在金属纤维毡5的作用下,大部分氢氧化镁颗粒会沉积到粉尘收集罐4中,在本实用新型中,氢氧化镁颗粒的粒径在100~300μm,因此,金属纤维毡5的最大孔径控制在100μm以下。
所述二级沉降室2内设有两级喷淋管道,所述两级喷淋管道分别外接一环形自来水管道10(如图2所示),并且两个环形自来水管道10相通,均通过管道与总水源相通,所述环形自来水管道10均焊接在所述二级沉降室外壁上,所述环形自来水管道10上设有总控制阀门,当开启该控制阀门,该环形自来水管道10上的所有喷头同时喷水。每级喷淋管道以所述二级沉降室2的中轴为对称均布有8个喷淋管道,每个喷淋管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所述喷淋管道上设有6个喷淋头8,所述喷淋头8向上并且垂直于所述喷淋管道设置,所述二级沉降室2底部设有液体接收罐9。经一级沉降室1出来的废气从二级沉降室2顶部进入,而喷淋管道以30°角度倾斜,对着垂直气流进行喷淋,相对的冲击力碰撞可以使大部分有机废气充分于水分子接触并溶解,然后在二级喷淋头的作用下,可以将大部分有机分子处理掉。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对废旧反应釜进行改造而得,经本实用新型处理氢氧化镁改性废气,氢氧化镁粉尘的回收率可达到70~80%,有机废气的吸收率可达到90~100%。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1.一种用于氢氧化镁改性废气排放粉尘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接的一级沉降室和二级沉降室,所述一级沉降室连通氢氧化镁改性设备的气体排放口;所述一级沉降室内设有折流板,所述一级沉降室底部设有粉尘收集罐;所述一级沉降室的气体出口处设有金属纤维毡;所述二级沉降室内设有多级喷淋管道,每级喷淋管道以所述二级沉降室的中轴为对称均布有多个喷淋管道,每个喷淋管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30℃,所述喷淋管道上设有多个喷淋头,所述喷淋头向上并且垂直于所述喷淋管道设置,所述二级沉降室底部设有液体接收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氢氧化镁改性废气排放粉尘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喷淋管道具体为2级,每级喷淋管道设有8个喷淋管道。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