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11-06  2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发电机等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1、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旋转电机,其将由定子铁板的层叠体构成的定子芯在轴向分割而成为多个分割定子芯,在将它们插入圆筒壳体内时,使它们之间形成间隙来进行固定。该旋转电机将在多个分割定子芯之间形成的间隙作为中间通道部(参照摘要)。其构成为进入该中间通道部的冷却空气通过槽齿部被导入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空隙,从此处通过而冷却转子(参照第0049段)。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4571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2、在专利文献1的旋转电机中,冷却空气从定子芯的层叠厚度方向中央部通过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空隙来冷却转子。旋转电机具有各种各样的用途,有在实现高扭矩、高功率化的同时层叠厚度增加的倾向,定子芯的层叠厚度方向中央部的温度上升变得更加显著。此外,在对线圈导体使用截面积大的分段线圈时,导体的涡流损耗也增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期望不仅使制冷剂在定子芯层叠厚度中央部分流动,还使其在作为发热部的线圈导体附近流动,从而提高冷却效率。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使制冷剂在作为发热部的线圈导体的附近流动从而提高冷却效率,进而能够实现小型化和高功率化的旋转电机。

    4、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包括:

    6、定子芯,其具有槽,且具有在轴向分割出的第一定子芯部和第二定子芯部,以及使所述第一定子芯部和所述第二定子芯部在轴向上相对而在所述第一定子芯部与所述第二定子芯部之间形成的空隙部;

    7、能够插入所述槽中的多个线圈导体;

    8、壁部,其在所述空隙部的内周侧覆盖所述空隙部;和

    9、制冷剂流路,其使从所述定子芯的外周侧供给到所述空隙部的制冷剂通过多个所述线圈导体之间而输送至所述定子芯的两端面。

    10、发明效果

    11、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通过使制冷剂在作为发热部的线圈导体附近流动而提高冷却效率,从而能够实现小型化和高功率化的旋转电机。

    12、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和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能够变得明确。



    技术特征:

    1.一种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通过使制冷剂在作为发热部的线圈导体附近流动而提高冷却效率,实现小型化和高功率化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1)包括:定子芯(21),其具有槽(211),且具有在轴向分割出的第一定子芯部(21A)和第二定子芯部(21B),和使第一定子芯部(21A)与第二定子芯部(21B)在轴向相对而在第一定子芯部(21A)与第二定子芯部(21B)间形成的空隙部(24);插入槽(211)中的多个线圈导体(221);在空隙部(24)的内周侧覆盖空隙部(24)的壁部(251);和制冷剂流路(S1),使从定子芯(21)的外周侧供给到空隙部(24)的制冷剂通过多个线圈导体(221)之间输送至定子芯(21)的两端面。

    技术研发人员:小泉孝行,伊藤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625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