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关于一种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1、扩增实境(augmented reality,ar)是一种将虚拟世界元素与现实世界相结合的技术,让使用者可以通过观看装置的镜头,将虚拟物体或信息置入真实环境中。目前的扩增实境光学系统主要基于光学投影技术,通常使用镜头来捕捉现实世界的影像,并使用投影器来提供虚拟内容,从而将虚拟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影像一起投射到使用者的视野中。
2、虚拟实境(virtual reality,vr)是一种通过电脑科技和感测器技术创造出的仿真的虚拟环境,让使用者可以感受身临其境的体验。虚拟实境光学系统是vr中关键的技术之一,它负责捕捉、处理和传递视觉信息,使使用者能够看到逼真的虚拟场景。混合实境(mixed reality,mr)是一种结合虚拟实境和扩增实境元素的技术。
3、然而,目前的扩增实境、虚拟实境、或混合实境设备通常需要较大而笨重的光学组件,这限制了它们的可携性和使用舒适度。使用者可能不希望在头部佩戴过大的装置,因此,对于扩增实境光学系统的尺寸进行改进是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系统,包括光源模块、导光元件、光路调整组件。光源模块用以发射光线。导光元件用以传递光线。光路调整组件设置在光源模块以及导光元件之间,用以调整光线的行进路径。
2、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更包括第一光学元件、第二光学元件、以及驱动组件。第一光学元件设置在导光元件上。第二光学元件设置在导光元件上。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用以驱动第二光学元件相对导光元件进行运动。第二光学元件包括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微结构形成在第一区域。多个第二微结构形成在第二区域。第一微结构、第二微结构彼此不同。
3、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承载元件、第一活动部、第一驱动线圈、第一磁性元件,第二光学元件设置在第一承载元件上。第一承载元件设置在第一活动部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元件设置在第一活动部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元件以及第一驱动线圈用以驱动第一活动部相对第一驱动线圈进行运动。
4、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更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以及第一连接部。第一活动部可动地设置在第一轨道。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一承载元件。第一连接部可动地设置在第二轨道上。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平行。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在第一运动方向延伸。
5、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更包括第二承载元件、第二活动部、第二驱动线圈、以及第二磁性元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承载元件设置在第二承载元件上。第二承载元件设置在第二活动部上。第二磁性元件设置在第二活动部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磁性元件以及第二驱动线圈用以驱动第二活动部相对第二驱动线圈进行运动。
6、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更包括第三轨道、第四轨道、第二连接部。第二活动部可动地设置在第三轨道。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二承载元件。第二连接部可动地设置在第四轨道。第三轨道与第四轨道平行。第三轨道与第四轨道在第二运动方向延伸。第一运动方向与第二运动方向不同。
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承载元件包括透明材料。第二承载元件包括透明材料。第一承载元件包括导电材料。第二承载元件包括导电材料。第二磁性元件以及第二驱动线圈用以驱动第一承载元件相对第二驱动线圈进行运动。
8、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光元件包括第一导光元件表面,面朝第一光学元件、以及第二光学元件。光线依序通过第一光学元件、导光元件、以及第二光学元件。第一光学元件具有第一折射率。第二光学元件具有第二折射率。导光元件具有第三折射率。第一折射率与第三折射率彼此不同。第二折射率与第三折射率彼此不同。
9、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光元件更包括第二导光元件表面,与第一导光元件表面相反。第一导光元件表面为曲面。光学系统更包括一透镜,设置在第二导光元件表面。透镜为凸透镜或凹透镜。第二光学元件与透镜设置在导光元件的两侧。驱动组件与透镜设置在导光元件的两侧。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导光元件延伸的方向上,导光元件的长度大于第一光学元件的长度以及第二光学元件的长度。在垂直第一导光元件表面的方向上,导光元件与驱动组件至少部分重叠。
1.一种光学系统,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更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该驱动组件包括一第一承载元件、一第一活动部、一第一驱动线圈、一第一磁性元件,其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该驱动组件更包括一第一轨道、一第二轨道、一第一连接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该驱动组件更包括一第二承载元件、一第二活动部、一第二驱动线圈、一第二磁性元件,其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该驱动组件更包括一第三轨道、一第四轨道、一第二连接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