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技术2025-11-05  2


    本公开涉及大数据处理,尤其涉及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生活服务的出现使得人们的生活逐渐遍历。例如,外卖行业的出现可以在人们不用出行的情况下享受到美食。例如,快递员的出现使得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网上购物的快乐。但是如何准确识别服务人员的身份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以提高身份信息确定的准确性。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2、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包括:

    3、获取第一用户标识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集合包括在应用程序集合的任一应用程序中注册的至少一个用户标识信息;

    4、采用漏斗识别模型,获取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集合中的第二用户标识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信息集合包括针对所述任一应用程序的访问信息满足访问信息要求的至少一个用户标识信息;

    5、采用所述漏斗识别模型,获取所述第二用户信息集合中的第三用户信息集合,并确定所述第三用户信息集合中的任一用户标识信息的身份信息为与所述任一应用程序对应的身份信息,其中,所述第三用户信息集合包括针对所述任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信令交互信息满足信息交互条件的至少一个用户标识信息。

    6、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集合中的第二用户标识信息集合,包括:

    7、获取第一历史天数内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集合中任一第一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任一应用程序的第一访问次数和第一访问天数;

    8、在所述第一访问次数大于第一次数阈值且所述第一访问天数大于第一天数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任一第一用户标识信息添加至第二用户标识信息集合。

    9、根据一些实施例,其中,所述任一应用程序为网约车司机应用程序,所述获取所述第二用户信息集合中的第三用户信息集合,并确定所述第三用户信息集合中的任一用户标识信息的身份信息为与所述任一应用程序对应的身份信息,包括:

    10、获取所述第一历史天数内与任一第二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任一乘车过程中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的小区全球识别码cgi重合度集合,所述第一用户终端为主叫号码所在终端,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为被叫号码所在终端,所述主叫号码为与所述任一第二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识别号;

    11、在所述cgi重合度集合中各cgi重合度均满足所述重合度要求的情况下,获取所述任一乘车过程中所述主叫号码对应的流量变化信息;

    12、在所述流量变化信息指示流量处于上升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任一第二用户标识信息添加至所述第三用户标识信息集合;

    13、确定所述第三用户标识信息集合中任一第三用户标识信息的主叫号码对应的身份信息为网约车司机身份。

    14、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获取所述第一历史天数内与任一第二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任一乘车过程中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的小区全球识别码cgi重合度集合,包括:

    15、获取所述第一历史天数内与任一第二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任一乘车过程中的第一cgi重合度,其中,所述第一cgi重合度为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通话结束后第一时长内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的cgi重合度;

    16、获取所述第一历史天数内所述任一乘车过程中的第二cgi重合度,其中,所述第二cgi重合度为所述主叫号码和所述被叫号码通话结束后第二时长内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cgi重合度,所述第二时长的起始时间点距离通话时间结束时间点的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时长的起始时间点距离所述通话时间结束时间点的时长。

    17、根据一些实施例,其中,所述任一应用程序为快递员应用程序,所述获取所述第二用户信息集合中的第三用户信息集合,并确定所述第三用户信息集合中的任一用户标识信息的身份信息为与所述任一应用程序对应的身份信息,包括:

    18、获取第二历史天数内任一天与所述任一第二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快递员应用程序的第二访问次数;

    19、在所述第二访问次数大于所述第二次数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所述任一天内与所述任一第二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终端位置为目标终端位置的停留信息;

    20、在所述停留信息满足所述停留信息要求的情况下,将所任一第二用户标识信息添加至第三用户标识信息集合,确定所述第三用户标识信息集合中任一第三用户标识信息的主叫号码对应的身份信息为快递员身份。

    21、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获取所述任一天内与所述任一第二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终端位置为目标终端位置的停留信息,包括:

    22、获取所述任一天内与所述任一第二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终端位置为目标终端位置的停留时长和停留次数,其中,所述停留次数为所述第一用户终端位置为所述目标终端位置的所述停留时长大于时长阈值的次数。

    23、根据一些实施例,其中,所述任一应用程序为外卖员应用程序,所述获取所述第二用户信息集合中的第三用户信息集合,并确定所述第三用户信息集合中的任一用户标识信息的身份信息为与所述任一应用程序对应的身份信息,包括:

    24、获取第三历史天数内任一天与所述任一第二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外卖员应用程序的第三访问次数;

    25、获取所述第三历史天数内与所述任一第二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快递员应用程序的第三访问次数大于第三次数阈值的第二访问天数;

    26、在所述第二访问天数大于第二天数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所述任一第二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通话信息;

    27、在所述任一第二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通话信息满足通话信息要求的情况下,将所任一第二用户标识信息添加至第三用户标识信息集合,确定所述第三用户标识信息集合中任一第三用户标识信息的主叫号码对应的身份信息为外卖员身份。

    28、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在所述任一第二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通话信息满足通话信息要求的情况下,将所任一第二用户标识信息添加至第三用户标识信息集合,包括:

    29、根据通话次数以及所述通话次数中任一通话次数对应的通话时长,获取外卖通话指数,其中,所述通话次数为所述任一第二标识信息对应的通话时长小于第二时长阈值的次数;

    30、在所述外卖通话指数大于指数阈值的情况下,将所任一第二用户标识信息添加至第三用户标识信息集合。

    31、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身份识别装置,包括:

    32、集合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用户标识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集合包括在应用程序集合的任一应用程序中注册的至少一个用户标识信息;

    33、所述集合获取单元,还用于采用漏斗识别模型,获取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集合中的第二用户标识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信息集合包括针对所述任一应用程序的访问信息满足访问信息要求的至少一个用户标识信息;

    34、身份确定单元,用于采用所述漏斗识别模型,获取所述第二用户信息集合中的第三用户信息集合,并确定所述第三用户信息集合中的任一用户标识信息的身份信息为与所述任一应用程序对应的身份信息,其中,所述第三用户信息集合包括针对所述任一应用程序对应的信令交互信息满足信息交互条件的至少一个用户标识信息。

    35、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36、处理器;

    37、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38、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前述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身份识别方法。

    39、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前述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身份识别方法。

    40、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1、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42、在一些或者相关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第一用户标识信息集合;采用漏斗识别模型,获取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集合中的第二用户标识信息集合;采用所述漏斗识别模型,获取所述第二用户信息集合中的第三用户信息集合,并确定所述第三用户信息集合中的任一用户标识信息的身份信息为与所述任一应用程序对应的身份信息。因此,采用漏斗识别模型获取身份信息,可以减少身份识别所需的限定条件,可以提高身份确认的使用范围,且无法提供限定条件时可以基于信令交互数据即可确定身份信息,可以提高身份信息确定的准确性。

    43、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技术特征:

    1.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集合中的第二用户标识信息集合,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任一应用程序为网约车司机应用程序,所述获取所述第二用户信息集合中的第三用户信息集合,并确定所述第三用户信息集合中的任一用户标识信息的身份信息为与所述任一应用程序对应的身份信息,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历史天数内与任一第二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任一乘车过程中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的小区全球识别码cgi重合度集合,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任一应用程序为快递员应用程序,所述获取所述第二用户信息集合中的第三用户信息集合,并确定所述第三用户信息集合中的任一用户标识信息的身份信息为与所述任一应用程序对应的身份信息,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任一天内与所述任一第二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终端位置为目标终端位置的停留信息,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任一应用程序为外卖员应用程序,所述获取所述第二用户信息集合中的第三用户信息集合,并确定所述第三用户信息集合中的任一用户标识信息的身份信息为与所述任一应用程序对应的身份信息,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任一第二用户标识信息对应的通话信息满足通话信息要求的情况下,将所任一第二用户标识信息添加至第三用户标识信息集合,包括:

    9.一种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11.一种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身份识别方法。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大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身份识别方法、装置。其中,该身份识别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用户标识信息集合;采用漏斗识别模型,获取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信息集合中的第二用户标识信息集合;采用所述漏斗识别模型,获取所述第二用户信息集合中的第三用户信息集合,并确定所述第三用户信息集合中的任一用户标识信息的身份信息为与所述任一应用程序对应的身份信息。采用本公开可以提高身份信息确定的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志,李宇桓,陈志伟,罗泽宇,邓逸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61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