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技术2025-11-05  5


    本发明涉及通信,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目前,无论业务是否部署在边缘网络(或本地园区)侧,均是网络和应用层业务分离的网络架构,在端到端的数据传输过程中,网络和应用层之间需要经过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网际互联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介质访问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多层协议栈的双端跨层转换,会带来一定的处理时延;另外,在基站与用户面功能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中,需要基于用户面的分组无线业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隧道传输协议(gtp-u,gprs tunnel protocolfor the user plane)协议进行隧道封装和路由传输,也会带来一定的处理时延。考虑面向后续车联网等行业业务场景实现如车道定位或其他信息开放和网业协同交互过程,上述的累计的处理时延可达毫秒(ms)级,对高阶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等时延敏感类业务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仅通过物理下沉也无法解决多层协议栈的跨层处理时延问题,无法满足网业协同跨层优化的需求,协议栈存在进一步简化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4、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对应用层的业务进行指示或关联;所述第一信息通过第一处理层进行处理。

    5、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第三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或标识业务类型,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或标识消息类型,所述第三标识用于指示或标识数据包的产生时间。

    6、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中还包括第四标识和第五标识,所述第四标识用于指示或标识数据包中的数据关联的业务内生部署的网元类型;所述第五标识用于指示或标识数据包中的数据关联的业务所在的网元地址。

    7、上述方案中,在所述终端设备为发送端设备时,所述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第一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8、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层向第一处理层发送待传输的数据包、第二信息和第一业务需求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至少包括业务标识、消息类型和数据包的产生时间戳;

    9、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处理层基于所述第二信息为所述数据包封装包头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业务需求信息匹配第一服务质量流标识(qfi),将封装有所述包头信息的数据包和所述第一服务质量流标识(qfi)发送至第二处理层,所述包头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10、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信息还包括以下信息:数据包中的数据关联的业务内生部署的网元类型、数据包中的数据关联的业务所在的网元地址。

    11、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第一数据包,包括:

    12、所述终端设备的多个第二处理层依次对来自所述第一处理层的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包,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处理层中至少包括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所述sdap层位于所述第一处理层的下层。

    13、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中包括业务标识,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业务所部署的网元信息;

    14、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所述第一响应中包括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业务所部署的网元信息,所述网元信息包括网元类型和网元地址。

    15、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处理层基于所述第二信息为所述数据包封装所述第一处理层的包头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16、所述终端设备获得第一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包括多组第一标识与业务标识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包括多组第二标识与消息类型的映射关系。

    17、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处理层基于所述第二信息为所述数据包封装所述第一处理层的包头信息,包括:

    18、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处理层基于所述业务标识查找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第一标识,以及基于所述消息类型查找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消息类型对应的第二标识,至少基于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数据包的产生时间戳为所述数据包封装包头信息。

    19、上述方案中,在所述终端设备为接收端设备时,所述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第一数据包,包括:

    20、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处理层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数据包。

    21、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处理层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包头信息进行解析,获得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第三标识;

    22、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处理层基于所述第一信息确定业务标识、消息类型和数据包的产生时间戳,向应用层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所述业务标识、消息类型和数据包的产生时间戳。

    23、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第四标识和第五标识;

    24、所述向应用层发送第三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处理层向所述第四标识和所述第五标识指示或关联的应用对应的应用层发送所述第三信息。

    25、上述方案中,所述网元类型包括:接入网设备、用户面功能(upf)或多接入边缘计算(mec)。

    26、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27、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对应用层的业务进行指示或关联;所述第一信息通过第一处理层进行处理。

    28、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第三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或标识业务类型,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或标识消息类型,所述第三标识用于指示或标识数据包的产生时间。

    29、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中还包括第四标识和第五标识,所述第四标识用于指示或标识数据包中的数据关联的业务内生部署的网元类型;所述第五标识用于指示或标识数据包中的数据关联的业务所在的网元地址。

    30、上述方案中,所述网元类型包括:接入网设备、用户面功能(upf)或多接入边缘计算(mec)。

    31、上述方案中,在所述网络设备为接收端设备时,所述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第一数据包,包括:

    32、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处理层接收经多个第二处理层处理的、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处理层中至少包括sdap层,所述sdap层位于所述第一处理层的下层。

    33、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处理层解析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包头信息,获得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第三标识;

    34、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处理层基于所述第一信息确定业务标识、消息类型和数据包的产生时间戳,向应用层发送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中包括所述业务标识、消息类型和数据包的产生时间戳。

    35、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处理层解析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包头信息中的第四标识,在所述第四标识指示或标识的网元类型与所述网络设备的类型相同的情况下,继续解析所述包头信息中的其他标识,获得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所述第三标识、所述第四标识和用于指示或标识数据包中的数据关联的业务所在的网元地址的第五标识;

    36、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处理层基于所述第一信息确定业务标识、消息类型、数据包的产生时间戳和网元地址,向所述网元类型和网元地址对应的应用的应用层发送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包括所述业务标识、消息类型和数据包的产生时间戳。

    37、上述方案中,在所述第四标识指示或标识的网元类型与所述网络设备的类型不同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38、在所述第四标识指示或标识的网元类型为用户面功能、且所述网络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时,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处理层停止解析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包头信息,向用户面功能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或者,

    39、所述第四标识指示或标识的网元类型为mec、且所述网络设备为用户面功能时,所述用户面功能的第一处理层停止解析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包头信息,向mec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

    40、上述方案中,在所述网络设备为发送端设备时,所述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第一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41、所述网络设备的应用层向第一处理层发送待传输的数据包、第六信息和第二业务需求信息;其中,所述第六信息至少包括业务标识、消息类型和数据包的产生时间戳;

    42、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处理层基于所述第六信息为所述数据包封装包头信息,根据所述第二业务需求信息匹配第二服务质量流标识(qfi),将封装有所述包头信息的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服务质量流标识(qfi)发送至第二处理层,所述包头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43、上述方案中,所述第六信息还包括以下信息:数据包中的数据关联的业务内生部署的网元类型、数据包中的数据关联的业务所在的网元地址。

    44、上述方案中,所述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第一数据包,包括:

    45、所述网络设备的多个第二处理层依次对来自所述第一处理层的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第一数据包,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处理层中至少包括sdap层,所述sdap层位于所述第一处理层的下层。

    46、上述方案中,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处理层基于所述第六信息为所述数据包封装包头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47、所述网络设备获得第三映射关系和第四映射关系,所述第三映射关系包括多组第一标识与业务标识的映射关系,所述第四映射关系包括多组第二标识与消息类型的映射关系。

    48、上述方案中,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处理层基于所述第六信息为所述数据包封装包头信息,包括:

    49、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处理层基于所述业务标识查找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第一标识,以及基于所述消息类型查找所述第四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消息类型对应的第二标识,至少基于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数据包的产生时间戳为所述数据包封装包头信息。

    50、上述方案中,所述网络设备获得第三映射关系和第四映射关系,包括:

    51、所述网络设备通过配置的方式获得所述第三映射关系和所述第四映射关系;或者,

    52、所述网络设备通过信令从其他网络设备处获得所述第三映射关系和所述第四映射关系。

    53、上述方案中,在所述网络设备为接入网设备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54、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中包括业务标识,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业务所部署的网元信息;

    55、所述接入网设备查找预先部署的网元配置信息,获得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网元信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响应,所述第一响应中包括所述网元信息,所述网元信息包括网元类型和网元地址。

    56、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第一通信单元,用于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对应用层的业务进行指示或关联;所述第一信息通过第一处理层进行处理。

    57、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第二通信单元,用于和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对应用层的业务进行指示或关联;所述第一信息通过第一处理层进行处理。

    58、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59、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6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对应用层的业务进行指示或关联,所述第一信息通过第一处理层进行处理。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原有的协议栈的情况下,新增第一处理层,通过第一处理层在数据包中封装用于对应用层的业务进行指示或关联的第一信息,即第一信息通过第一处理层进行处理或封装,使得在不依赖与外层tcp/ip协议栈的情况下,在通信技术(ct,communicationtechnology)域内实现业务感知识别以及面向上层应用层协议的高效适配,实现数据包从应用层到通信层的“一跳直达”,大大简化端到端协议栈流程,最大化提升数据传递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第三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或标识业务类型,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或标识消息类型,所述第三标识用于指示或标识数据包的产生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中还包括第四标识和第五标识,所述第四标识用于指示或标识数据包中的数据关联的业务内生部署的网元类型;所述第五标识用于指示或标识数据包中的数据关联的业务所在的网元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为发送端设备时,所述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第一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还包括以下信息:数据包中的数据关联的业务内生部署的网元类型、数据包中的数据关联的业务所在的网元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第一数据包,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处理层基于所述第二信息为所述数据包封装所述第一处理层的包头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处理层基于所述第二信息为所述数据包封装所述第一处理层的包头信息,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为接收端设备时,所述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第一数据包,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第四标识和第五标识;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元类型包括:接入网设备、用户面功能upf或多接入边缘计算mec。

    14.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标识、第二标识和第三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或标识业务类型,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或标识消息类型,所述第三标识用于指示或标识数据包的产生时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中还包括第四标识和第五标识,所述第四标识用于指示或标识数据包中的数据关联的业务内生部署的网元类型;所述第五标识用于指示或标识数据包中的数据关联的业务所在的网元地址。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元类型包括:接入网设备、upf或mec。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为接收端设备时,所述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第一数据包,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标识指示或标识的网元类型与所述网络设备的类型不同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22.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为发送端设备时,所述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第一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信息还包括以下信息:数据包中的数据关联的业务内生部署的网元类型、数据包中的数据关联的业务所在的网元地址。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第一数据包,包括: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处理层基于所述第六信息为所述数据包封装包头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处理层基于所述第六信息为所述数据包封装包头信息,包括: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获得第三映射关系和第四映射关系,包括:

    2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为接入网设备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29.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第一通信单元,用于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对应用层的业务进行指示或关联;所述第一信息通过第一处理层进行处理。

    30.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第二通信单元,用于和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对应用层的业务进行指示或关联;所述第一信息通过第一处理层进行处理。

    3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或者,

    32.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或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对应用层的业务进行指示或关联;所述第一信息通过第一处理层进行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曾凯越,张龙,邓伟,李晗阳,吴碧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617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