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尤其是涉一种具有钢筋布置的井式进水口顶盖结构。
背景技术:
1、对于井式进水口,为保证良好的水流进流流态,常常在平面上布置成多边形结构,上部设置顶盖,并采用若干分流墩将进口水流沿环向均匀分割,保证各个方向的进流均匀,并在顶盖下部布置整流锥,使得进口水流方向能够平顺的在立面上进行调整,垂直进入竖井中。对于进流量大的井式进水口,体型往往较大,导致顶盖跨度大,且底部需要承受整流锥的重量荷载,顶盖结构的变形及承载能力存在一定问题。对于常规跨度较大的水工结构,常常通过在两跨之间增设墩或柱以减小跨度,优化结构受力。对于井式进水口,由于结构中部为竖井,无法增设中间减跨结构,井式进水口体型规模受到一定限制。
2、基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钢筋布置的井式进水口顶盖结构,来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钢筋布置的井式进水口顶盖结构。
2、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具有钢筋布置的井式进水口顶盖结构,包括多边形顶盖、十字交叉梁、暗梁及边梁,在顶盖中部沿分流墩轴线方向设有十字交叉梁,所述暗梁设于顶盖处十字交叉梁处的顶角至顶盖中心位置,顶盖被十字交叉梁及暗梁分隔成若干个面板,顶盖边缘设有边梁,边梁为多边形,十字交叉梁及暗梁端部均与分流墩连接。
4、进一步,所述十字交叉梁顶部高出顶盖上表面,底部与顶盖齐平。
5、进一步,所述暗梁顶部及底部分别与顶盖上、下表面齐平。
6、进一步,所述十字交叉梁受力钢筋沿十字交叉梁上表面、下表面设置,两端伸入分流墩并弯折锚固。
7、进一步,所述暗梁受力钢筋沿暗梁上表面、下表面设置,两端伸入分流墩。
8、进一步,所述边梁受力钢筋沿顶盖边缘布置成多边形,并穿过分流墩。
9、进一步,面板受力钢筋沿面板放射性发散间隔设置,面板受力钢筋锚固至暗梁及十字交叉梁中,面板环向设置圆形受力钢筋,环向受力钢筋与面板受力钢筋固定。
10、进一步,所述顶盖下方设有整流锥。
11、进一步,整流锥受力钢筋沿整流锥放射性发散间隔设置,整流锥受力钢筋锚固至顶盖中,沿整流锥环向设置圆形受力钢筋。
12、进一步,有整流锥受力钢筋,整流锥受力钢筋锚固至顶盖中,并沿整流锥环向设置圆形受力钢筋。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钢筋布置的井式进水口顶盖结构:通过在井式进水口顶盖部位布置十字交叉梁、暗梁、边梁,有效减小了顶盖的跨度,改善顶盖受力特性,并通过合理的钢筋布置,避免顶盖部位钢筋过于密实导致混凝土浇筑不实。
1.一种具有钢筋布置的井式进水口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边形顶盖、十字交叉梁、暗梁及边梁,在顶盖中部沿分流墩轴线方向设有十字交叉梁,所述暗梁设于顶盖处十字交叉梁处的顶角至顶盖中心位置,顶盖被十字交叉梁及暗梁分隔成若干个面板,顶盖边缘设有边梁,边梁为多边形,十字交叉梁及暗梁端部均与分流墩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钢筋布置的井式进水口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交叉梁顶部高出顶盖上表面,底部与顶盖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钢筋布置的井式进水口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梁顶部及底部分别与顶盖上、下表面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钢筋布置的井式进水口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交叉梁受力钢筋沿十字交叉梁上表面、下表面设置,两端伸入分流墩并弯折锚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钢筋布置的井式进水口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梁受力钢筋沿暗梁上表面、下表面设置,两端伸入分流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钢筋布置的井式进水口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梁受力钢筋沿顶盖边缘布置成多边形,并穿过分流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钢筋布置的井式进水口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面板受力钢筋沿面板放射性发散间隔设置,面板受力钢筋锚固至暗梁及十字交叉梁中,面板环向设置圆形受力钢筋,环向受力钢筋与面板受力钢筋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钢筋布置的井式进水口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下方设有整流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钢筋布置的井式进水口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整流锥受力钢筋沿整流锥放射性发散间隔设置,整流锥受力钢筋锚固至顶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