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注塑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插线板生产用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1、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插线板在生产时,先后经过注塑成型、机械加工和安装电气元件等工序。
2、目前,在进行插线板的注塑加工时,将注塑材料通过进料口注入模具中,然后冷却成型,最后再将成型的插线板脱模。
3、上述插线板的注塑加工工艺,由于插线板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生产,使得注塑完成后,需要通过机械加工将成型的插线板切割成上下两部分,然后才能在其内部安装电气元件,为插线板的生产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便于插线板的生产,本申请提供一种插线板生产用的注塑模具。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插线板生产用的注塑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插线板生产用的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内部开设有第一成型腔;所述第一模具上开设有第一注料口,所述第一注料口与所述第一成型腔连通;所述第二模具内部开设有第二成型腔;所述第二模具上开设有第二注料口,所述第二注料口与所述第二成型腔连通。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插线板的注塑加工时,通过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分别注塑加工插线板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无需后续通过机械加工将两部分分割,简化了机械加工的工序,从而便于插线板的生产。
5、可选的,所述第一模具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一盖板;所述第一成型腔由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一底座形成;所述第一注料口开设在所述第一盖板上;所述第二模具包括第二底座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二成型腔由所述第二盖板和所述第二底座形成;所述第二注料口开设在所述第二盖板上;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一底座、所述第二盖板和所述第二底座上均开设有固定孔。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模具分为第一底座和第一盖板,第二模具分为第二底座和第二盖板,第一底座通过插设在固定孔内的螺栓与第一盖板固定连接,第二底座通过插设在固定孔内的螺栓与第二盖板固定连接,在插线板的两部分冷却成型完毕后,通过螺栓将第一盖板从第一底座上取下,将第二盖板从第二底座上取下,便于对插线板的两个部分进行脱模,从而便于插线板的生产。
7、可选的,所述第一注料口和所述第二注料口上均插设有封口销;所述封口销上连接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两个所述封口销分别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固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封口销对第一注料口和第二注料口进行封口,一方面避免在闲置时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内部进入灰尘等杂物,需要进行清理,另一方面在将注塑材料注入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内后,使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保持密封,避免杂物进入影响插线板成型后的质量,从而便于插线板的生产。
9、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所述第一磁环和所述第二磁环均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磁环与所述封口销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磁环分别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磁环与所述第二磁环之间存在相互吸引力。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封口销分别插设在第一注料口和第二注料口上时,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之间相互吸引,从而将两个分口销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固定,相比于传统的螺纹连接,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还避免了注塑材料进入螺纹槽内,将螺纹封堵的情况。
11、可选的,所述第一底座上开设有外卡槽,所述外卡槽与所述第一成型腔连通;所述第二底座上开设有内卡槽,所述内卡槽与所述第二成型腔连通。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外卡槽和内卡槽,在对插线板的上下两部分进行注塑成型时,在插线板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形成配合使用的外檐和内檐,插线板的两部分通过外檐和内檐卡接。无需后续通过机械对外檐和内檐进行加工,简化了机械加工的工序,从而便于插线板的生产。
13、可选的,所述第一底座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与所述第一成型腔连通;所述第二底座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与所述第二成型腔连通。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在插线板的上下两部分上分别形成配合使用的固定柱和固定筒,当插线板的两部分通过外檐和内檐卡接时,固定柱插设在固定筒内,然后操作人员再通过机械加工在固定柱和固定筒内加工出螺纹孔,即可通过螺栓将插线板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固定连接。后续只需要通过机械将螺纹孔加工出来,简化了机械加工的工序,从而便于插线板的生产。
15、可选的,所述第一成型腔内部设置有第一成型块,所述第一成型块与所述第一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成型腔内部设置有第二成型块,所述第二成型块与所述第二底座固定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成型块和第二成型块,在插线板的上下两部分上形成半圆状的通孔,两个半圆状的通孔共同组成穿线孔,无需后续通过机械对穿线孔进行加工,简化了机械加工的工序,从而便于插线板的生产。
17、可选的,所述第一注料口开设在所述第一盖板顶部;所述第二注料口开设在所述第二盖板顶部;所述第一注料口和所述第二注料口均沿竖直向下的方向呈缩口状。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注料口和第二注料口设置为漏斗状结构,便于对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进行注料,从而便于插线板的生产。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通过设置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在进行插线板的注塑加工时,通过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分别注塑加工插线板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无需后续通过机械加工将两部分分割,简化了机械加工的工序,从而便于插线板的生产;
21、2.通过设置封口销,对第一注料口和第二注料口进行封口,一方面避免在闲置时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内部进入灰尘等杂物,需要进行清理,另一方面在将注塑材料注入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内后,使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保持密封,避免杂物进入影响插线板成型后的质量,从而便于插线板的生产。
1.一种插线板生产用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所述第一模具(1)内部开设有第一成型腔(11);所述第一模具(1)上开设有第一注料口(131),所述第一注料口(131)与所述第一成型腔(11)连通;所述第二模具(2)内部开设有第二成型腔(21);所述第二模具(2)上开设有第二注料口(231),所述第二注料口(231)与所述第二成型腔(2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线板生产用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1)包括第一底座(12)和第一盖板(13);所述第一成型腔(11)由所述第一盖板(13)与所述第一底座(12)形成;所述第一注料口(131)开设在所述第一盖板(13)上;所述第二模具(2)包括第二底座(22)和第二盖板(23);所述第二成型腔(21)由所述第二盖板(23)和所述第二底座(22)形成;所述第二注料口(231)开设在所述第二盖板(23)上;所述第一盖板(13)、所述第一底座(12)、所述第二盖板(23)和所述第二底座(22)上均开设有固定孔(1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插线板生产用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料口(131)和所述第二注料口(231)上均插设有封口销(3);所述封口销(3)上连接有固定组件(4),所述固定组件(4)用于将两个所述封口销(3)分别与所述第一盖板(13)和所述第二盖板(23)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插线板生产用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第一磁环(41)和第二磁环(42);所述第一磁环(41)和所述第二磁环(42)均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磁环(41)与所述封口销(3)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磁环(42)分别与所述第一盖板(13)和所述第二盖板(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磁环(41)与所述第二磁环(42)之间存在相互吸引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插线板生产用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2)上开设有外卡槽(122),所述外卡槽(122)与所述第一成型腔(11)连通;所述第二底座(22)上开设有内卡槽(221),所述内卡槽(221)与所述第二成型腔(2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插线板生产用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2)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123),所述第一固定槽(123)与所述第一成型腔(11)连通;所述第二底座(22)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222);所述第二固定槽(222)与所述第二成型腔(21)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插线板生产用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腔(11)内部设置有第一成型块(124),所述第一成型块(124)与所述第一底座(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成型腔(21)内部设置有第二成型块(223),所述第二成型块(223)与所述第二底座(22)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插线板生产用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料口(131)开设在所述第一盖板(13)顶部;所述第二注料口(231)开设在所述第二盖板(23)顶部;所述第一注料口(131)和所述第二注料口(231)均沿竖直向下的方向呈缩口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