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料器、供料器设置装置及载带装填方法与流程

    技术2025-10-20  7


    本说明书公开与供料器、供料器设置装置及载带装填方法相关的技术。


    背景技术:

    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带装填装置具备带式供料器和第一提升杆。带式供料器在第一带保持部的后端部处突出设置有作业者能够操作的杆。第一提升杆能够与第一带保持部的杆抵接而使杆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20115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2、在向供料器装填载带时,需要相对于供料器主体部将带引导件抬起。

    3、鉴于这样的情形,本说明书公开能够相对于供料器主体部将带引导件抬起的供料器、供料器设置装置及载带装填方法。

    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5、本说明书公开具备带引导件和供料器主体部的供料器。所述带引导件具备第一侧壁部、第二侧壁部及操作部。所述第一侧壁部是设置在按压部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一对侧壁部中的一方,所述按压部在收容元件的载带被向所述元件的拾取位置搬运时按压所述载带的上表面。所述第二侧壁部是所述一对侧壁部中的另一方,且所述载带的搬运方向的上游侧的部位比所述第一侧壁部向铅垂方向的下方形成得长。所述操作部是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部的所述铅垂方向的下方的部位,能够将所述第二侧壁部向所述铅垂方向的上方抬起。所述供料器主体部以能够将所述操作部向所述铅垂方向的上方抬起的方式安装有所述带引导件。

    6、另外,本说明书公开供料器设置装置,具备能够安设上述的供料器的台座部和将安设于所述台座部的所述供料器的所述带引导件的所述操作部向所述铅垂方向的上方抬起的升降机构。

    7、而且,本说明书公开具备第一工序、第二工序及第三工序的载带装填方法。带引导件具备第一侧壁部、第二侧壁部及操作部。所述第一侧壁部是设置在按压部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一对侧壁部中的一方,所述按压部在收容元件的载带被向所述元件的拾取位置搬运时按压所述载带的上表面。所述第二侧壁部是所述一对侧壁部中的另一方,且所述载带的搬运方向的上游侧的部位比所述第一侧壁部向铅垂方向的下方形成得长。所述操作部是在所述第二侧壁部的所述铅垂方向的下方设置的部位,能够将所述第二侧壁部向所述铅垂方向的上方抬起。所述第一工序中,将所述带引导件的所述操作部向所述铅垂方向的上方抬起。所述第二工序中,在所述操作部被向所述铅垂方向的上方抬起后从所述第一侧壁部侧装填所述载带。所述第三工序中,在所述载带被装填后将所述操作部向所述铅垂方向的下方降下。

    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了在申请书原始附带的技术方案(以下,称作原始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技术方案4中将“技术方案1所述的供料器”变更为“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料器”的技术思想。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了在原始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技术方案6中将“技术方案1所述的供料器”变更为“技术方案1~5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料器”的技术思想。

    9、发明效果

    10、根据上述的供料器,能够将带引导件的操作部向铅垂方向的上方抬起。可以说供料器的上述内容对于供料器设置装置及载带装填方法也是同样的。



    技术特征:

    1.一种供料器,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器,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料器,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器,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料器,其中,

    6.一种供料器设置装置,具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料器设置装置,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供料器设置装置,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供料器设置装置,其中,

    10.一种载带装填方法,具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载带装填方法,其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供料器、供料器设置装置及载带装填方法,能够相对于供料器主体部将带引导件抬起。供料器具备带引导件和供料器主体部。带引导件具备第一侧壁部、第二侧壁部及操作部。第一侧壁部是设置在按压部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一对侧壁部中的一方,该按压部在收容元件的载带被向元件的拾取位置搬运时按压载带的上表面。第二侧壁部是一对侧壁部中的另一方,且载带的搬运方向的上游侧的部位比第一侧壁部向铅垂方向的下方形成得长。操作部是设置在第二侧壁部的铅垂方向的下方的部位,能够将第二侧壁部向铅垂方向的上方抬起。供料器主体部以能够将操作部向铅垂方向的上方抬起的方式安装有带引导件。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大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富士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585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