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救援装置的,具体涉及一种深井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1、在进行深井救援时,需要救援人员通过背托背负呼吸瓶以在深入到井下救援时可顺畅呼吸,避免由于井下的氧气不足或有毒气体影响救援,但背负气瓶不仅加重救援人员的负担、且在救援过程中气瓶触碰到外物时容易发生掉落的风险。救援人员在深入井下时,通常只能携带一瓶气瓶,在救援时间较长时则容易出现供气不足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深井救援装置,保证了在深井中救援中呼吸的顺畅,减轻在救援过程中的负重。
2、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深井救援装置,包括呼吸管,在所述呼吸管的进气端处连接有第一进气支管及第二进气支管,所述第一进气支管和所述第二进气支管用于连接气瓶,在所述呼吸管的出气端处连接有第一出气支管和第二出气支管,所述第一出气支管和所述第二出气支管用于连接面罩,所述呼吸管的长度为20-40米,在所述第一进气支管和所述第二进气支管上分别设有进口开关件及泄压阀,且所述进口开关件设置在靠近所述呼吸管的一端,所述泄压阀设置在远离所述呼吸管的一端。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口开关件包括在所述第一进气支管上设有第一进口开关件及在所述第二进气支管上设有第二进口开关件;所述泄压阀包括在所述第一进气支管上设有的第一泄压阀及在所述第二进气支管上设有的第二泄压阀。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一进气支管和所述第二进气支管处分别设有公口;在所述第一出气支管和所述第二出气支管处分别设有母口。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延长管,所述延长管设置在所述呼吸管的出气端处,所述延长管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出气支管或所述第二出气支管相连接,所述延长管的出气端用于连接面罩。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长管的长度为2-5米。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外接管,所述外接管设置所述呼吸管的进气端处,所述外接管包括所第一进气接管、第二进气接管及出气接管,所述出气接管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进气接支管或所述第二进气接管的出气端相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呼吸管的长度为30米。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呼吸管、所述第一进气支管、所述第二进气支管、所述第一出气支管和所述第二出气支管为一体结构。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深井救援装置,当需要进行深井救援时,将呼吸管进气端处的第一进气支管和第二进气支管的一端与气瓶连接,将呼吸管出气端处的第一出气支管和第二出气支管的一端连接面罩,气瓶中的空气可经呼吸管通入到面罩中,救援人员戴上面罩后可深入到深井中进行救援,保证了在深井中救援中呼吸的顺畅,且呼吸瓶无需带入到深井中,减轻在救援过程中的负重。
1.一种深井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呼吸管,在所述呼吸管的进气端处连接有第一进气支管及第二进气支管,所述第一进气支管和所述第二进气支管用于连接气瓶,在所述呼吸管的出气端处连接有第一出气支管和第二出气支管,所述第一出气支管和所述第二出气支管用于连接面罩,所述呼吸管的长度为20-40米,在所述第一进气支管和所述第二进气支管上分别设有进口开关件及泄压阀,且所述进口开关件设置在靠近所述呼吸管的一端,所述泄压阀设置在远离所述呼吸管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井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开关件包括在所述第一进气支管上设有第一进口开关件及在所述第二进气支管上设有第二进口开关件;所述泄压阀包括在所述第一进气支管上设有的第一泄压阀及在所述第二进气支管上设有的第二泄压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井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进气支管和所述第二进气支管处分别设有公口;在所述第一出气支管和所述第二出气支管处分别设有母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深井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长管,所述延长管设置在所述呼吸管的出气端处,所述延长管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出气支管或所述第二出气支管相连接,所述延长管的出气端用于连接面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深井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管的长度为2-5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深井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接管,所述外接管设置所述呼吸管的进气端处,所述外接管包括所第一进气接管、第二进气接管及出气接管,所述出气接管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进气接管或所述第二进气接管的出气端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深井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管的长度为30米。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深井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管、所述第一进气支管、所述第二进气支管、所述第一出气支管和所述第二出气支管为一体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