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维护型物业管理门禁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10-19  2


    本技术涉及门禁管理,具体为一种便捷维护型物业管理门禁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1、出入口门禁安全管理系统是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它集微机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它涉及电子,机械,光学,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诸多新技术,它是解决重要部门出入口实现安全防范管理的有效措施,适用各种机要部门,如银行、宾馆、机房、军械库、机要室、办公间、智能化小区、工厂等。

    2、经检索,现有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9916398u,提供了一种物业管理用门禁识别装置,该专利通过限位槽、限位块和壳体配合使用,对门禁本体进行初步安装,然后通过连接块、滑动杆、弹簧、圆槽、卡合槽和卡合杆配合使用,对门禁本体进行卡接固定,从而便于对门禁本体的拆卸和安装,方便了维修和更换,实用性高。

    3、虽然上述专利可以对门禁本体进行卡接固定,从而便于对门禁本体的拆卸和安装,但上述的一种物业管理用门禁识别装置还存在以下问题:在使用的时候由于门禁本体是固定不动的,在使用者身高不够或者不方便的时候,很难进行人脸识别。

    4、针对上述问题,为此,提出一种便捷维护型物业管理门禁识别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捷维护型物业管理门禁识别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使用者身高不够或者不方便的时候很难进行人脸识别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捷维护型物业管理门禁识别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两侧均铰接有第一检修门,所述支撑座的前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前侧铰接有第二检修门,且第二检修门与放置槽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支撑座的前侧中间偏下方位置上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人体感应传感器,所述防护盖的底部前端开设有两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电极,两个所述电极相邻一侧设置有声控灯管,所述支撑座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轴承与支撑柱在使用的时候能够带动支撑座的转动,通过设置两个第一检修门在使用的时候能够对支撑座内部的结构进行检修,通过在放置槽的内部放置蓄电池,在使用的时候为装置提供电量,通过设置防护盖在使用的时候能够避免装置被雨淋。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两个微型推杆电机,所述微型推杆电机的一端与支撑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微型推杆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微型推杆电机的启动带动支撑块的运行,同时在支撑块运行的过程中带动限位环位置的移动。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两个所述限位环相邻一侧设置有连接块,且所述连接块与支撑座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均贯穿并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杆,且限位螺杆贯穿限位环并滑动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螺丝杆穿过限位环并和连接块螺纹连接,使得限位环和连接块为一个整体,在限位环运行的过程中能够带动连接块位置的移动。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接块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门禁壳体,所述门禁壳体的前侧上方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所述门禁壳体的前侧中间位置上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门禁壳体的前侧下方固定连接有扩音喇叭。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摄像头能够对使用者的面部细节进行扫描,并且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通过扩音喇叭可以联系物业并且能够通过声音的方式提示使用者是否开门。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底座的顶部四角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螺栓对底座和地面进行固定,相应的对装置整体进行固定。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摄像头、显示屏、扩音喇叭、微型推杆电机、人体感应传感器和电极之间电性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蓄电池为摄像头、显示屏、扩音喇叭、微型推杆电机、人体感应传感器和电极提供电量,避免在使用的时候出现装置供电不足的情况发生。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折叠防护帘,且折叠防护帘与支撑座之间固定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折叠防护帘在使用的时候能够避免灰尘进入装置的内部。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声控灯管分别与电极和人体感应传感器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按钮与微型推杆电机之间电性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人体感应传感器能够感应到使用者的位置,同时当人体感应传感器感应到位置的时候能够控制声控灯管启动。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9、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捷维护型物业管理门禁识别装置,首先通过控制按钮、微型推杆电机、支撑块、限位环、连接块、限位螺杆和折叠防护帘之间的联动,在装置使用的时候能够随着使用者自身的条件进行门禁壳体位置的调节,使得装置具备多样性,同时通过在支撑座上设置的第一检修门和在连接块上的限位螺杆能够对门禁壳体进行快速更换和检修维护。

    20、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捷维护型物业管理门禁识别装置,通过安装槽、轴承、支撑柱、人体感应传感器、声控灯管、电极和之间的联动,在装置使用的时候能够完成对装置的旋转,并且在晚上使用的时候能够对识别区域进行照亮,方便使用,提高了该门禁装置的适用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捷维护型物业管理门禁识别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26),所述限位槽(2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15),所述轴承(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6),所述支撑柱(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的两侧均铰接有第一检修门(3),所述支撑座(2)的前侧开设有放置槽(18),所述放置槽(18)的前侧铰接有第二检修门(13),且第二检修门(13)与放置槽(18)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放置槽(18)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7),所述支撑座(2)的前侧中间偏下方位置上设置有控制按钮(12),所述支撑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盖(4),所述防护盖(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人体感应传感器(5),所述防护盖(4)的底部前端开设有两个安装槽(6),所述安装槽(6)的内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电极(22),两个所述电极(22)相邻一侧设置有声控灯管(21),所述支撑座(2)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维护型物业管理门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两个微型推杆电机(23),所述微型推杆电机(23)的一端与支撑座(2)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微型推杆电机(2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4),所述支撑块(2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捷维护型物业管理门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环(25)相邻一侧设置有连接块(20),且所述连接块(20)与支撑座(2)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20)的两侧均贯穿并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杆(19),且限位螺杆(19)贯穿限位环(25)并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捷维护型物业管理门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0)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门禁壳体(9),所述门禁壳体(9)的前侧上方固定连接有摄像头(7),所述门禁壳体(9)的前侧中间位置上固定连接有显示屏(8),所述门禁壳体(9)的前侧下方固定连接有扩音喇叭(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维护型物业管理门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四角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维护型物业管理门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17)分别与摄像头(7)、显示屏(8)、扩音喇叭(10)、微型推杆电机(23)、人体感应传感器(5)和电极(22)之间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捷维护型物业管理门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折叠防护帘(11),且折叠防护帘(11)与支撑座(2)之间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维护型物业管理门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控灯管(21)分别与电极(22)和人体感应传感器(5)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按钮(12)与微型推杆电机(23)之间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门禁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捷维护型物业管理门禁识别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两侧均铰接有第一检修门,所述支撑座的前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前侧铰接有第二检修门,且第二检修门与放置槽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本技术中,通过控制按钮、微型推杆电机、支撑块、限位环、连接块、限位螺杆和折叠防护帘之间的联动,在装置使用的时候能够随着使用者自身的条件进行门禁壳体位置的调节,使得装置具备多样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良,庄栋,傅相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广宸信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218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57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