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门及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10-07  5


    本技术涉及汽车,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车门及车。


    背景技术:

    1、电动车门是一种利用电动机械装置来自动开关车辆门的技术,这种技术在高端车型和电动汽车中使用越来越普遍。

    2、公告号cn215590457u公开了一种电动车门及电动车,包括:车门外板;车门把手,车门把手通过第一铰接部铰接于车门外板上;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车门把手绕第一铰接部转动;障碍物探测装置,障碍物探测装置安装于车门把手的自由端,用于探测车门外板外侧的障碍物;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在接受到车门开启指令后,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启动,驱动车门把手转动至车门把手的自由端与车门外板间隔设定距离的第一位置,并根据障碍物探测装置反馈的检测信号控制车门开启状态。

    3、上述电动车门在使用过程中,需较大的开启角度,车门的打开或闭合需占据大量外部使用空间,在狭窄的停车场或紧密停放的车辆之间,存在电动车门难以完全打开,导致乘客难以进出车辆的情况,使用环境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有助于解决现有车门在使用环境受限的情况下难以完全打开,车门的启闭需占据大量外部空间,乘客进出车辆不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车门及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框体和设置在框体一侧的车门,所述车门朝向框体的面上设有第一驱动单元,所述框体上设有第二驱动单元,还包括传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之间通过所述传动单元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车门相对于传动单元转动,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用于传动单元相对于框体转动。

    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二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带动传动单元运动,实现传动单元相对于框体的转动,启动第一驱动单元,第一驱动单元带动车门运动,实现车门相对于传动单元转动,利用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实现车门在启闭过程中的多角度转动,减少了车门在启闭过程中所占据的空间,可满足紧凑空间时车门启闭的需求,便于乘客进出车辆,提高了使用舒适性和便捷性。

    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传动单元可以伸缩运动。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伸缩的传动单元增强了车门启闭的调节范围,提高了车门启闭过程中的活动范围,灵活性更强。

    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执行器,所述第一执行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朝向车门的一端固定设置在车门上,所述第一连接板带动车门转动。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执行器,第一执行器输出动力带动第一执行器输出端的第一连接板转动,从而带动车门转动,实现车门相对于传动单元的偏转。

    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二执行器,所述第二执行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朝向框体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框体上,所述第二执行器带动传动单元转动。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二执行器,由于第二执行器输出端的第二连接板固定设置在框体上,第二执行器输出动力带动传动单元转动,从而实现传动单元相对于框体的偏转。

    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传动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转动连接的第一竖架和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转动连接的第二竖架,所述第一竖架和第二竖架之间通过连接组件相连接。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竖架、第二竖架和连接组件相连后为车门的运动提供导向和稳定作用,使第二驱动单元的动力能够准确平稳地传递到第一驱动单元,从而实现车门的顺畅开启和关闭。

    1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组件可构造为横杆结构。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竖架和第二竖架通过横杆相连,横杆结构的连接组件为第二驱动单元输出的动力提供导向作用,便于车门实现多角度启闭。

    1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竖架上的伸缩缸,所述伸缩杆的输出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背离伸缩缸的一端设置在第一竖架上。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启动伸缩缸,带动伸缩缸输出端的连接块运动,从而带动第一驱动单元与车门运动,利用伸缩缸增强了车门启闭的可调节范围,提高了车门启闭过程中的可活动范围,灵活性更强。

    1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竖架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一顶板,所述第一底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车门固定连接;和/或所述第二竖架设有第二底板和第二顶板,所述第二顶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框体固定连接。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底板和第一加强板加强了第一竖架与车门之间的连接,减少了车门在相对于传动单元偏转时晃动的可能性,提高了车门启闭过程中的稳定性。利用第二顶板和第二加强板加强了第二竖架与框体之间的连接,减少了第二竖架在相对于框体转动时晃动的可能性,提高了传动单元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1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矩形支架,所述矩形支架的一端设置在第二驱动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矩形支架远离第二驱动单元的一端设置在第一驱动单元上,所述矩形支架540框体中间通过若干加强杆相连。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二驱动单元,带动第二驱动单元输出端的矩形支架转动,矩形支架对第二驱动单元输出的动力提供导向作用。矩形支架通过加强杆相连后,能够增加整体结构强度,有助于抵抗外部冲击和振动,减少车门受外力而产生的变形或损坏,提高了车门运行过程中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1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当所述车门数量为两个时,其中一个所述车门上设有主锁定机构,所述主锁定机构用于将两个车门关闭状态时的相互锁紧;当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启动时,所述主锁紧机构需同步启动解锁。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主锁机构将两个车门关闭状态时锁紧的同时,可以节省现有车辆中两个车门之间的b柱,增加乘客进出车辆的空间。

    2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当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同步启动时,所述车门平行于框体启闭。

    2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当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非同步启动时,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带动车门的一端远离框体进行偏转,所述车门与框体间存在角度启闭。

    2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包含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车门。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5、1.启动第二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带动传动单元运动,实现传动单元相对于框体的转动,启动第一驱动单元,第一驱动单元带动车门运动,实现车门相对于传动单元转动,利用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实现车门在启闭过程中的多角度转动,减少了车门在启闭过程中所占据的空间,可满足紧凑空间时车门启闭的需求,便于乘客进出车辆,提高了使用舒适性和便捷性,增强了车门启闭的可调节范围,提高了车门启闭过程中的可活动范围,灵活性更强。

    26、2.当车门数量为两个时,利用主锁机构将两个车门关闭状态时锁紧的同时,可以节省现有车辆中两个车门之间的b柱,增加乘客进出车辆的空间。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车门,包括框体(100)和设置在框体(100)一侧的车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200)朝向框体(100)的面上设有第一驱动单元(300),所述框体(100)上设有第二驱动单元(400),还包括传动单元(500),所述第一驱动单元(300)和第二驱动单元(400)之间通过所述传动单元(500)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300)用于驱动车门(200)相对于传动单元(500)转动,所述第二驱动单元(400)用于传动单元(500)相对于框体(100)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500)可以伸缩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300)包括第一执行器(310),所述第一执行器(3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20),所述第一连接板(320)朝向车门(200)的一端固定设置在车门(200)上,所述第一连接板(320)带动车门(200)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400)包括第二执行器(410),所述第二执行器(4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420),所述第二连接板(420)朝向框体(100)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框体(100)上,所述第二执行器(410)带动传动单元(500)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500)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300)转动连接的第一竖架(510)和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400)转动连接的第二竖架(520),所述第一竖架(510)和第二竖架(520)之间通过连接组件(530)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530)可构造为横杆(531)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530)包括设置在第二竖架(520)上的伸缩缸(532),所述伸缩杆的输出端设有连接块(533),所述连接块(533)背离伸缩缸(532)的一端设置在第一竖架(510)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架(510)包括第一底板(511)和第一顶板(513),所述第一底板(51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加强板(512),所述第一加强板(512)与所述车门(200)固定连接;和/或所述第二竖架(520)设有第二底板(521)和第二顶板(523),所述第二顶板(523)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加强板(522),所述第二加强板(522)与框体(100)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500)包括矩形支架(540),所述矩形支架(540)的一端设置在第二驱动单元(400)的输出端,所述矩形支架(540)远离第二驱动单元(400)的一端设置在第一驱动单元(300)上,所述矩形支架(540)的框体中间通过若干加强杆(550)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车门(200)数量为两个时,其中一个所述车门(200)上设有主锁定机构,所述主锁定机构用于将两个车门(200)关闭状态时的相互锁紧;当所述第一驱动单元(300)和第二驱动单元(400)启动时,所述主锁紧机构需同步启动解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驱动单元(300)和第二驱动单元(400)同步启动时,所述车门(200)平行于框体(100)启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驱动单元(300)和第二驱动单元(400)非同步启动时,所述第一驱动单元(300)带动车门(200)的一端远离框体(100)进行偏转,所述车门(200)与框体(100)间存在角度启闭。

    13.一种车,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车门。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动车门及车,应用在汽车领域,包括框体和设置在框体一侧的车门,车门朝向框体的面上设有第一驱动单元,框体上设有第二驱动单元,还包括传动单元,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之间通过传动单元相连接,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车门相对于传动单元转动,第二驱动单元用于传动单元相对于框体转动。本申请具有的技术效果是:利用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实现车门在启闭过程中的多角度转动,减少了车门在启闭过程中所占据的空间,可满足紧凑空间时车门启闭的需求,便于乘客进出车辆,提高了使用舒适性和便捷性,增强了车门启闭的调节范围,提高了车门启闭过程中的可活动范围,灵活性更强。

    技术研发人员:许刘兵,朱渊渤,王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广溪智能制造(无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559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