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领域,特别是一种双显色布标。
背景技术:
传统的布标在激光印刷中只能印刷出一种颜色,故印刷颜色的单一限制了布标对激光印刷这种高效印刷方式的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双显色布标,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双显色布标,所述双显色布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一层激光变色层、一层激光灼烧布层、一层布标基层,以及一层防伪层,所述激光变色层由热敏油墨制成并包括至少一个激光灼烧区,所述激光灼烧区由第一激光束灼烧形成,所述激光灼烧布层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激光灼烧区相对应的激光灼烧碳化区,所述激光灼烧碳化区由第一激光束灼烧碳化所述激光灼烧布层形成,所述布标基层的碳化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激光束的灼烧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变色层的显色为除黑色及所述布标基层颜色之外的任意颜色。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变色层的显色温度为60-90℃。
进一步地,所述防伪层为隐形防伪标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显色布标能在激光变色层中显示黑色图案和另一种颜色图案,使得布标在激光印刷中显示两种颜色,从而使得布标适应现代化的激光印刷方式,顺应市场和提升产业化。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的剖视图。所述双显色布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一层激光变色层11、一层激光灼烧布层12、一层布标基层13,以及一层防伪层14,所述激光变色层11由热敏油墨制成并包括至少一个激光灼烧区15,所述激光灼烧区15由第一激光束(图未示)灼烧形成,所述激光灼烧布层12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激光灼烧区15相对应的激光灼烧碳化区16,所述激光灼烧碳化区16由第一激光束灼烧碳化所述激光灼烧布层12形成,所述布标基层13的碳化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激光束的灼烧温度。
所述激光变色层11的显色为除黑色及所述布标基层13颜色之外的任意颜色。
所述激光变色层11的显色温度为60-90℃,具体地,该激光变色层11的显色温度为70℃,该激光变色层11采用的是加热前为无色透明的记忆型热敏油墨。
所述防伪层14为隐形防伪标识,同时隐形防伪标识的外部涂覆有保护层,能有效防止标识被去除,提升防伪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比第一激光束能量强度更大的第二激光束,且第二激光束的灼烧温度仍小于布标基层13的碳化温度。优选地,所述第一激光束的灼烧温度小于激光灼烧布层12的碳化温度,即第一激光束只能对激光变色层11进行灼烧。当需要显示第一种颜色时,第一激光束加热激光变色层11表面形成激光灼烧区15,从而使激光变色层11上形成非黑色的图案。
当需要显示第二种颜色时,第二激光束使激光变色层11对应位置的热敏油墨挥发,激光灼烧布层12上形成空洞并碳化,从而显现第二种颜色。由于设置了激光灼烧布层12,第二激光束只能在激光灼烧布层12上形成激光灼烧碳化区16却又不能到达布标基层13的碳化温度,故使得布标基层13不受到激光的灼烧保持完整,提升布标的品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显色布标能在激光变色层中显示黑色图案和另一种颜色图案,使得布标在激光印刷中显示两种颜色,从而使得布标适应现代化的激光印刷方式,顺应市场和提升产业化。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1.一种双显色布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显色布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一层激光变色层、一层激光灼烧布层、一层布标基层,以及一层防伪层,所述激光变色层由热敏油墨制成并包括至少一个激光灼烧区,所述激光灼烧区由第一激光束灼烧形成,所述激光灼烧布层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激光灼烧区相对应的激光灼烧碳化区,所述激光灼烧碳化区由第一激光束灼烧碳化所述激光灼烧布层形成,所述布标基层的碳化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激光束的灼烧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显色布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变色层的显色为除黑色及所述布标基层颜色之外的任意颜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显色布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变色层的显色温度为60-9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显色布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层为隐形防伪标识。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