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组件及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9-15  31


    本技术涉及研磨抛光加工,尤其涉及一种抛光组件及抛光机。


    背景技术:

    1、精抛机是一种用于玻璃、陶瓷、蓝宝石、半导体级脆性材料及金属等材料表面处理的工具或设备,一般由电动机驱动,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抛光轮高速旋转,利用附着在抛光轮上的抛光介质(如抛光布、抛光蜡、砂轮、抛光膏等)对工件表面进行摩擦和抛光,以达到去除毛刺、划痕、氧化层以及提高表面光洁度的目的。而在现有的抛光设备中,每次对产品进行抛光加工时,只能对产品的单一面进行单一精度的抛光处理,如需进行对产品的其他平面或者其他精度的抛光处理时,需要对其进行重新夹持、定位,操作过程繁琐麻烦,不利于提高产品的加工生产效率;而且现有的抛光机由于需要满足多种工装的设置,所占空间较大,集成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相关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抛光组件及抛光机。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抛光组件,装设于抛光机上,包括:

    4、下工作盘,装设在抛光机的底座上,所述下工作盘上用以装设待加工产品;

    5、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装设在抛光机的底座上,所述驱动模块能够驱使所述下工作盘相对于抛光机的底座移动;

    6、调节模块,装设在抛光机的底座上;

    7、上抛光头,所述上抛光头装设在所述调节模块上,所述调节模块能够驱动所述上抛光头转动,并对所述上抛光头与抛光机的底座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丝杆、第一电机,所述第一丝杆、所述第一电机均装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电机能够带动所述第一丝杆转动,所述第一丝杆上通过螺纹配合套设有移动载板,所述第一丝杆转动能够驱使所述移动载板沿所述第一丝杆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下工作盘装设在所述移动载板上。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移动载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轨对应的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导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槽内,所述第一丝杆转动能够驱使所述移动载板沿所述第一导轨的导向方向移动。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工作盘靠近所述移动载板的端面上设有下盘轴,所述下盘轴穿设在所述移动载板上,所述移动载板上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下盘轴传动连接。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工作盘上设有多个吸附孔,所述下工作盘靠近所述底座的端面装设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与所述吸附孔连通。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模块包括支撑板、调节板,所述支撑板装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调节板上设有调节座,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通过螺纹配合穿设在所述调节座上,转动所述第二丝杆能够驱使所述调节板沿所述第二丝杆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调节板上设有升降模块、第三电机,所述上抛光头上设有抛光轴,所述升降模块与所述抛光轴连接,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抛光轴传动连接,所述升降模块能够控制所述抛光轴及所述上抛光头进行升降。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设有调节手轮。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板上设有第二导槽,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导槽对应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穿设于所述第二导槽内,所述第二丝杆转动能够驱使所述调节板沿所述第二导轨的导向方向移动。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模块包括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固定装设在所述调节板上,所述升降气缸的升降杆与所述抛光轴连接。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多个高度调节杆,每个所述高度调节杆均穿设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高度调节杆上设有锁环,所述锁环能够对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高度调节杆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制。

    17、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抛光机,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抛光组件,所述抛光组件装设在抛光机的底座上。

    18、相对于相关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抛光组件,在使用时,先将待加工产品装设在下工作盘上,再利用驱动模块驱使下工作盘在底座上移动带动产品相对于上抛光头移动,同时使上抛光头在调节模块的驱使下向产品的待加工面靠近,对产品的待加工面进行加工处理,其中,调节模块能根据加工需求不同对上抛光头相对于产品的待加工面平行的横向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上抛光头对产品的加工位置及加工精度的调节,即在将产品定位装设在下工作盘上后,无需对其进行重新夹持、定位,通过调节上抛光头的位置便可以对同一产品进行不同平面或不同精度的抛光处理,便于大大提高对产品的抛光加工效率。

    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抛光组件,装设于抛光机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丝杆、第一电机,所述第一丝杆、所述第一电机均装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电机能够带动所述第一丝杆转动,所述第一丝杆上通过螺纹配合套设有移动载板,所述第一丝杆转动能够驱使所述移动载板沿所述第一丝杆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下工作盘装设在所述移动载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移动载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轨对应的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导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槽内,所述第一丝杆转动能够驱使所述移动载板沿所述第一导轨的导向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工作盘靠近所述移动载板的端面上设有下盘轴,所述下盘轴穿设在所述移动载板上,所述移动载板上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下盘轴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工作盘上设有多个吸附孔,所述下工作盘靠近所述底座的端面装设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与所述吸附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模块包括支撑板、调节板,所述支撑板装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调节板上设有调节座,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通过螺纹配合穿设在所述调节座上,转动所述第二丝杆能够驱使所述调节板沿所述第二丝杆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调节板上设有升降模块、第三电机,所述上抛光头上设有抛光轴,所述升降模块与所述抛光轴连接,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抛光轴传动连接,所述升降模块能够控制所述抛光轴及所述上抛光头进行升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抛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上设有第二导槽,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导槽对应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穿设于所述第二导槽内,所述第二丝杆转动能够驱使所述调节板沿所述第二导轨的导向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抛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模块包括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固定装设在所述调节板上,所述升降气缸的升降杆与所述抛光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抛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多个高度调节杆,每个所述高度调节杆均穿设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高度调节杆上设有锁环,所述锁环能够对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高度调节杆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制。

    10.一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抛光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抛光组件及抛光机,抛光组件装设于抛光机上,包括下工作盘、驱动模块、调节模块、上抛光头,下工作盘装设在抛光机的底座上;驱动模块装设在抛光机的底座上;调节模块装设在抛光机的底座上;上抛光头装设在调节模块上,并对上抛光头与抛光机的底座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本技术提供的抛光组件,在使用时,先将待加工产品装设在下工作盘上,再利用驱动模块驱使下工作盘带动产品相对于上抛光头移动,同时使上抛光头在调节模块的驱使下对产品的待加工面进行加工处理,而调节模块还能根据加工需求不同对上抛光头相对于产品的待加工面平行的横向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上抛光头对产品的加工位置及加工精度的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高令,谭志强,李叶明,张红超,黄俊达,杨松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可装备制造(衡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226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55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