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李箱的框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9-13  23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李箱的框体结构。


    背景技术:

    1、行李箱是一种能够收纳物品的可移动式收纳箱,通常配备有拉杆和滚轮,方便用户携带物品外出使用,现阶段市面上新出一种行李箱,其采用中部的框体连接两侧的箱壳,采用该种结构的行李箱相比于传统的拉链式行李箱,其承重能力更强,不易因受重过度而两相壳之间产生移位变形。现阶段的框体通常由顶杆、底杆以及两侧杆围成,该种结构存在组装复杂,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2、为此,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行李箱的框体结构,该框体结构结构简洁、易安装,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李箱的框体结构,其包括呈“u”形的底框和顶框,顶框两端的内侧设有向下延伸的插接板,插接板与顶框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插槽,所述底框两端的内侧面设有插接口,插接口供插接板插接,所述底框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顶框两端的插槽上。

    3、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框两端的内侧面上设有“l”形板,“l”形板的一端与底框连接固定,“l”形板的另一端朝向底框的内侧面延伸靠近并形成所述插接口。

    4、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框两端的内侧面上设有两相对设置的“l”形板。

    5、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框的内侧面位于插接口处设有多条上下延伸的凸筋,多条凸筋沿插接口的横向宽度间隔分布,所述插接板上对应凸筋的位置设有配接槽。

    6、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框的两端与底框的两端通过铆件铆接固定;或者,所述顶框的两端与底框的两端通过螺丝连接固定。

    7、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接板的长度为15mm-25mm。

    8、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框的两端内侧面上设有管体,顶框的两端设有管套头,管套头套接于管体上。

    9、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存在的效果是:该框体结构由“u形底框”和顶框构成,整体结构简洁,具有易于组装的优点,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装配后结构稳固性好。



    技术特征:

    1.一种行李箱的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u”形的底框(1)和顶框(2),顶框两端的内侧设有向下延伸的插接板(3),插接板与顶框(2)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插槽(4),所述底框(1)两端的内侧面设有插接口(5),插接口供插接板(3)插接,所述底框(1)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顶框(2)两端的插槽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李箱的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两端的内侧面上设有“l”形板(6),“l”形板的一端与底框(1)连接固定,“l”形板的另一端朝向底框的内侧面延伸靠近并形成所述插接口(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李箱的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两端的内侧面上设有两相对设置的“l”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行李箱的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的内侧面位于插接口(5)处设有多条上下延伸的凸筋(7),多条凸筋沿插接口的横向宽度间隔分布,所述插接板(3)上对应凸筋的位置设有配接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行李箱的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2)的两端与底框(1)的两端通过铆件铆接固定;或者,所述顶框的两端与底框的两端通过螺丝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行李箱的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板的长度为15mm-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行李箱的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的两端内侧面上设有管体(8),顶框(2)的两端设有管套头(9),管套头套接于管体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李箱的框体结构,其包括呈“U”形的底框和顶框,顶框两端的内侧设有向下延伸的插接板,插接板与顶框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插槽,所述底框两端的内侧面设有插接口,插接口供插接板插接,所述底框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顶框两端的插槽上。该框体结构由“U形底框”和顶框构成,整体结构简洁,具有易于组装的优点,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装配后结构稳固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陈益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中堂宇拉达箱包配件厂
    技术研发日:20240329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54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