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型防白蚁抗生物高压交联电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1  148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防白蚁抗生物高压交联电缆。



    背景技术:

    白蚁的食物主要是木材、草根及纤维制品等。白蚁蛀蚀塑料、橡胶、铅、铝护套等,白蚁并非把这些物质当作食料,而是在寻找食物过程中的一种破坏行为。

    由于南方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该地区为白蚁重灾区,使得南方地区电缆的防蚁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电缆线路所经路径均为山泥回填土,树根、枯草甚多,这些环境非常适宜白蚁滋生繁衍。同时,电缆运行时发热使周围土壤温度升高,吸引白蚁为躲避寒冷季节来此筑巢,造成严重蚁害,白蚁能把电缆外护层咬穿,使电缆绝缘受潮,绝缘电阻下降,从而造成单相接地短路,甚至引起爆炸,使电缆线路发生永久性故障。目前,电缆遭受白蚁危害的现象相当普遍。

    如果在发现电缆受到白蚁危害后再进行灭治或补救,工作难度就相当大,并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能够在建设电缆线路时做好预防工作,那就会节省很多人力和物力。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以预防为主的方式,来避免电缆受到白蚁的危害。

    传统预防白蚁危害的方法,采用的是药物型电缆或毒土防蚁法,这种方法不但对环境有污染严重,对人身有一定的侵害,且因添加防蚁剂后造成电缆外护套绝缘电阻降低,影响电缆长期使用。长期使用对土壤环境有一定污染,达不到有效防治白蚁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电缆广受白蚁危害而不能在前期预防为主角度解决白蚁危害的问题,提供一种环保型防白蚁抗生物高压交联电缆。

    本专利环保型防白蚁抗生物高压交联电力电缆,采用物理防蚁法。对土壤环境无任何污染。防蚁性能达到国家权威机构认定的蚁巢法一级标准。

    本专利还通过对结构的设置,提供一种适用于高压的防白蚁交联电缆。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型防白蚁抗生物高压交联电缆,包括导体和包覆导体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外设置绝缘屏蔽层,绝缘屏蔽层外设置缓冲阻水层,缓冲阻水层外设置皱纹铝套,皱纹铝套外设置复合防蚁护套,复合防蚁护套由内层高密度聚乙烯制备的外护套绝缘层和外层的高硬度防蚁聚烯烃制备的防蚁层组成。

    作为优选方案,导体与交联聚乙烯绝缘层之间设置有半导电尼龙带。

    作为优选方案,半导电尼龙带外设置导体屏蔽层。

    作为优选方案,复合防蚁护套外还设置导电层。

    作为优选方案,皱纹铝套与复合防蚁护套之间设置防腐层。

    作为优选方案,防腐层为沥青材料。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体为铜芯多股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采用复合防蚁护套进行防蚁,复合防蚁护套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和高硬度特种聚烯烃显著增强了抗白蚁损害能力,大大提高了防白蚁咬吃,该电缆对周围环境无药物污染,防蚁性能达到国家权威机构认定的蚁巢法一级标准。电缆制造厂家(1 1)双层共挤工艺,一次挤出成型;不增加任何生产设备成本及工艺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体,2半导电尼龙带,3导体屏蔽层,4交联聚乙烯绝缘层,5绝缘屏蔽层,6缓冲阻水层,7皱纹铝套,8防腐层,9外护套绝缘层,10防蚁层,11导电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

    实施例:

    一种环保型防白蚁抗生物高压交联电缆,如图1所示,该电缆包括导体1和包覆导体1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4,导体1为铜芯多股结构,导体1外设置半导电尼龙带2,半导电尼龙带2外设置导体屏蔽层3,交联聚乙烯绝缘层4外设置绝缘屏蔽层5,绝缘屏蔽层5外设置缓冲阻水层6,缓冲阻水层6外设置皱纹铝套7,皱纹铝套7外设置复合防蚁护套,复合防蚁护套是由内层高密度聚乙烯制备的外护套绝缘层9和外层的高硬度防蚁聚烯烃制备的防蚁层10组成。在复合防蚁护套外还设置导电层11。

    如图2所示,改进后,在皱纹铝套7与复合防蚁护套之间设置防腐层8,防腐层8为沥青材料。并在复合防蚁护套外设置的导电层11。

    也就是说,该电缆由内至外依次为导体1,导体1外设置的半导电尼龙带2,半导电尼龙带2外设置的导体屏蔽层3,交联聚乙烯绝缘层4,交联聚乙烯绝缘层4外设置的绝缘屏蔽层5,绝缘屏蔽层5外设置的缓冲阻水层6,缓冲阻水层6外设置的皱纹铝套7,皱纹铝套7外设置的防腐层8,防腐层8外设置的复合防蚁护套,复合防蚁护套外设置的导电层11。

    其中,

    导体1为铜芯多股结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4采用交联聚乙烯制备而成,用于产生优良的绝缘性能;

    绝缘屏蔽层5是聚乙烯和碳黑材料,起均化电场的作用;

    缓冲阻水层6由内至外由半导电阻水带和半导电缓冲阻水带两层组成,半导电阻水带厚度为0.5mm,半导电缓冲阻水带厚度为2.0mm。制备时,先绕包半导电阻水带,再绕包半导电缓冲阻水带;

    防腐层8为沥青材料;

    复合防蚁护套是由内层高密度聚乙烯制备的外护套绝缘层9和外层的高硬度防蚁聚烯烃制备的防蚁层10组成。采用(1 1)双层共挤工艺,挤出厚度为1.5-2.0mm两种材料紧密结合;

    导电层厚度为0.02mm。

    本申请的环保型防白蚁抗生物高压交联电力电缆,其防白蚁的结构为将其电缆外护套采用复合护套结构,外护套采用高密度聚乙烯作为外护套绝缘层,外层再挤包高硬度特种聚烯烃(即退灭虫或退敌虫材料),该防蚁材料不添加防白蚁剂,采用物理机械防治。机械物理性能及电性能良好,不影响弯曲敷设,施工方便,实测硬度高达邵氏(d)67,具有优良的防咬啮性能。采用(1 1)双层共挤工艺,挤出厚度为1.5-2.0mm两种材料紧密结合,即保证了电缆外护套的绝缘性能,又对土壤环境无任何污染。防蚁性能达到国家权威机构认定的蚁巢法一级标准。

    将上述的电缆产品,送至广东省昆虫研究所进行检验,检验报告的结果如下:

    检验依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2951.38-86《电线电缆白蚁试验方法》(实验蚁巢法)测试

    检验结论:电缆表面无白蚁蛀蚀的齿痕,实验登记为一级。

    本实用新型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环保型防白蚁抗生物高压交联电缆,包括导体(1)和包覆导体(1)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4),导体(1)外设置半导电尼龙带(2),半导电尼龙带(2)外设置导体屏蔽层(3),交联聚乙烯绝缘层(4)外设置绝缘屏蔽层(5),其特征在于,绝缘屏蔽层(5)外设置缓冲阻水层(6),缓冲阻水层(6)外设置皱纹铝套(7),皱纹铝套(7)外设置复合防蚁护套,复合防蚁护套是由内层高密度聚乙烯制备的外护套绝缘层(9)和外层的高硬度防蚁聚烯烃制备的防蚁层(10)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防白蚁抗生物高压交联电缆,其特征在于,复合防蚁护套外还设置导电层(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防白蚁抗生物高压交联电缆,其特征在于,皱纹铝套(7)与复合防蚁护套之间设置防腐层(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保型防白蚁抗生物高压交联电缆,其特征在于,防腐层(8)为沥青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防白蚁抗生物高压交联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1)为铜芯多股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防白蚁抗生物高压交联电缆,其特征在于,缓冲阻水层(6)由内至外由半导电阻水带和半导电缓冲阻水带两层组成,半导电阻水带厚度为0.5mm,半导电缓冲阻水带厚度为2.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防白蚁抗生物高压交联电缆。包括导体和包覆导体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外设置绝缘屏蔽层,绝缘屏蔽层外设置缓冲阻水层,缓冲阻水层外设置皱纹铝套,皱纹铝套外设置复合防蚁护套,复合防蚁护套由内层高密度聚乙烯制备的外护套绝缘层和外层的高硬度防蚁聚烯烃制备的防蚁层组成。本申请通过采用复合防蚁护套进行防蚁,复合防蚁护套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和高硬度特种聚烯烃显著增强了抗白蚁损害能力,大大提高了防白蚁咬吃,该电缆对周围环境无药物污染,防蚁性能达到国家权威机构认定的蚁巢法一级标准。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明;余赟杰;王昌英;蒋国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31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5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