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处理装置及智能马桶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8-11  28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及智能马桶。


    背景技术:

    1、抽水马桶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臭味物质,臭味物质随着空气进入室内,其中的甲硫醇、硫化氢、氨气等会造成室内异味,同时臭味物质中的细菌也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及智能马桶,旨在改善马桶存在的异味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包括:

    3、外壳,外壳具有气流通道以及连通气流通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4、水洗机构,设于气流通道内;

    5、消毒机构,设于气流通道内;

    6、风机,连接于外壳,用于将进风口的气体向出风口方向抽送;

    7、检测机构,用于获取进入进风口的气流信号;以及

    8、主控板,主控板分别与水洗机构、消毒机构、检测机构以及风机电性连接,主控板用于根据气流信号控制水洗机构、消毒机构以及风机工作。

    9、本申请示例中通过检测机构检测气流信号,主控板根据气流信号控制水洗机构、消毒机构以及风机工作,进而可以根据检测到的气体的浓度或成分确定空气处理装置当前的工作状态,以对目标区域的空气进行净化,减少目标区域的异味。

    10、其中,外壳包括:

    11、第一壳体;以及

    12、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相对设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连接形成气流通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一者设置有进风口,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一者设置有出风口。

    13、其中,水洗机构具有相对设置的前端和后端,前端连通进风口,后端连通出风口;外壳还包括:

    14、第一格挡,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者相连接,第一格挡设于气流通道内,前端和后端中的至少一者处设有第一格挡。

    15、其中,第二壳体具有朝向第一壳体的内表面,第一格挡连接于第一壳体,并向第二壳体的内表面方向延伸设置,第一格挡与第二壳体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16、其中,第一壳体对应消毒机构的位置具有第一凹槽,消毒机构至少部分嵌置于第一凹槽;第二壳体对应水洗机构的位置具有第二凹槽,水洗机构至少部分嵌置于第二凹槽。

    17、其中,第一凹槽具有朝向第二壳体的内表面的第一壁;第二凹槽具有朝向第二壳体的内表面的第二壁;第一格挡与第二壳体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一距离满足以下至少一个条件:

    18、第一壁与第二壳体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以及

    19、第二壁与第二壳体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第三距离大于第一距离。

    20、其中,第二壳体对应水洗机构的位置具有第二凹槽,水洗机构至少部分嵌置于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具有朝向第二壳体的内表面的第二壁;第二壁相对水平面呈倾斜设置,第二壁上开设有连通第二凹槽的排水口。

    21、其中,消毒机构包括:

    22、臭氧发生模块,设于气流通道内,并位于水洗机构和进风口之间;以及

    23、臭氧分解模块,设于气流通道内,并位于水洗机构和出风口之间;臭氧分解模块和臭氧发生模块分别与主控板电性连接,主控板用于根据气流信号控制臭氧分解模块和臭氧发生模块中的至少一者工作。

    24、其中,臭氧分解模块包括安装座以及与安装座相连接的主体部,主体部具有远离安装座的远端,出风口远离主体部的远端设置。

    25、其中,第二壳体设于第一壳体的上方;安装座连接于第二壳体;外壳还包括:

    26、第二格挡,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者相连接,第二格挡远离第一壳体的上端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出风口。

    27、其中,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

    28、吸附机构,设于气流通道内,吸附机构设于水洗机构和出风口之间。

    29、其中,吸附机构和水洗机构分别具有下端面,吸附机构的下端面高于水洗机构的下端面。

    30、其中,外壳上开设有进水口;水洗机构还包括:

    31、水流分配模块,设于气流通道内;水流分配模块上开设有多个供气流流动的分配孔;至少部分分配孔朝向进水口设置。

    32、其中,多个分配孔在水流分配模块上呈蜂窝状设置。

    33、其中,水洗机构还包括:

    34、挡板,一端连接于水流分配模块,另一端向进水口所在壁面方向延伸设置。

    35、其中,水洗机构还包括:

    36、支撑板,连接于水流分配模块的下表面与外壳的内表面之间。

    37、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智能马桶的示例,包括:

    38、底座,底座具有盆腔;以及

    39、如上述任一示例的空气处理装置,外壳连接于底座,进风口连通盆腔。

    40、其中,外壳可拆卸地连接于底座。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机构具有相对设置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前端连通所述进风口,所述后端连通所述出风口;所述外壳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所述第一格挡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并向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格挡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对应所述消毒机构的位置具有第一凹槽,所述消毒机构至少部分嵌置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壳体对应所述水洗机构的位置具有第二凹槽,所述水洗机构至少部分嵌置于所述第二凹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的第一壁;所述第二凹槽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的第二壁;所述第一格挡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满足以下至少一个条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对应所述水洗机构的位置具有第二凹槽,所述水洗机构至少部分嵌置于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的第二壁;所述第二壁相对水平面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壁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凹槽的排水口。

    8.如权利要求2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机构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分解模块包括安装座以及与安装座相连接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远离所述安装座的远端,所述出风口远离所述主体部的远端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上方;所述安装座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外壳还包括:

    11.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和所述水洗机构分别具有下端面,所述吸附机构的下端面高于所述水洗机构的下端面。

    13.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水洗机构还包括: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分配孔在所述水流分配模块上呈蜂窝状设置。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机构还包括: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机构还包括:

    17.一种智能马桶,其特征在于,包括: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智能马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座。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及智能马桶,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外壳水洗机构、消毒机构、风机、检测机构以及触控板,外壳具有气流通道以及连通气流通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水洗机构设于气流通道内;消毒机构设于气流通道内;风机连接于外壳,用于将进风口的气体向出风口方向抽送;检测机构用于获取进入进风口的气流信号;主控板分别与水洗机构、消毒机构、检测机构以及风机电性连接,主控板用于根据气流信号控制水洗机构、消毒机构以及风机工作。本申请示例中通过检测机构检测气流信号,主控板根据气流信号控制水洗机构、消毒机构以及风机工作,进而可以根据检测到的气体的浓度或成分确定空气处理装置当前的工作状态,以对目标区域的空气进行净化。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鹏,刘瑞,朱海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麦格米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54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