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节制动踏板灵活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1  150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踏板调节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调节制动踏板灵活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时下,汽车已经成为不少人出行的工具,对于车主来说,汽车的刹车系统是很重要的,这直接关系到车主的安全与汽车的制动性能,而制动踏板作为直接与车主接触的地方,其灵活度对于汽车的行驶有着巨大的影响;一般地,在制动踏板刚生产出来时都会有踏板过紧的情况,这就需要人工反复地对踏板进行踩踏,才会使制动踏板适度松动,进而适应车主的刹车习惯。

    然而,通过人工反复地踩踏来调整踏板松紧的这种方法,不仅会增大人工的工作量,而且调整过程的周期较长,效率也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调节制动踏板灵活度的装置,其通过踏板顶板重复地按压制动踏板,从而达到自动高效地调节踏板灵活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自动调节制动踏板灵活度的装置,包括机箱、电机、转动盘、主动杆、从动杆以及踏板顶板,所述电机底座固定于机箱内,所述转动盘的外环面上设有凹于外环面的外斜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为蜗杆状,所述输出轴与转动盘上的外斜齿相啮合,所述输出轴带动转动盘转动,所述主动杆转动连接于转动盘的偏心位置处,所述从动杆与主动杆铰接,所述机箱侧壁开有与从动杆直径对应的开孔,所述从动杆穿过开孔且与踏板顶板可拆卸连接,所述踏板顶板能够与制动踏板抵触且随着从动杆往复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动杆转动连接于转动盘的偏心位置处,主动杆与从动杆铰接,电机驱动转动盘旋转时,主动杆也会随转动盘运动,进而带动从动杆以及踏板顶板做重复伸缩运动,踏板顶板能够与制动踏板抵触按压,从而达到自动调节制动踏板灵活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箱外侧处的开孔上固定连接有通透的平衡套杆,所述平衡套杆贴合套接在从动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衡套杆固定在开孔上且贴合套接在从动杆上,进而从动杆在开孔上做往复运动时,平衡套杆能使从动杆运动得更稳固,从而达到稳定调节踏板灵活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踏板顶板的背面设置固定套杆,所述从动杆插设于固定套杆内且与固定套杆螺纹连接,所述从动杆上旋接有与固定套杆相锁死的限位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套杆固设在踏板顶板背面且固定套杆套接于从动杆上,固定套杆顺着螺纹能够在从动杆上旋转移动,并且能够使用限位螺母与固定套杆旋紧锁死,从而达到自由调节踏板顶板的位置且固定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套杆上固设有铰链,所述铰链位于固定套杆与踏板顶板两者的连接处,且踏板顶板能够通过铰链进行翻折,所述铰链上固设有能够使踏板顶板翻折后自动恢复原状的扭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铰链设置在固定套杆与踏板顶板两者的连接处,进而使踏板顶板能够进行翻折,铰链上设置的扭簧能够使踏板顶板翻折后自动复原,从而达到踏板顶板适应不同角度且可复原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踏板顶板的底端固设有卡挡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踏板顶板上的卡挡凸起能够使踏板顶板与制动踏板抵触后,将制动踏板卡挡住,从而避免踏板顶板因打滑而与制动踏板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箱包括机箱本体、上板以及下板,所述机箱本体分别与上板和下板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板上可拆卸连接有提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箱本体分别与上板和下板可拆卸连接,使用者便能定期对机箱内部的部件进行检修,进而降低故障率且发生故障也方便维修,从而提升了本装置的安全稳定性;在机箱需要转移时,使用者便可通过提拉把手来移动机箱,提升了本装置使用的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板上固设有容纳盒,所述容纳盒上端开口且侧面开设有与固定套杆适配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箱内固设有的容纳盒能够盛放不同尺寸制动踏板,并且容纳盒上的卡槽能够使制动踏板放置更牢固,从而使踏板顶板能够根据不同尺寸的制动踏板来随时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板的两端设置有与机箱本体内壁贴合的立板,所述两个立板上开设有顺着立板高度方向排列分布的多个通孔,所述机箱本体的两侧壁上设置有与通孔对应的固定螺栓,所述机箱本体能够通过固定螺栓与下板两侧的立板固定,进而调整机箱本体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板两侧设置两个立板且立板上开有多个通孔,能够使机箱本体提起来以后与立板通过螺栓固定住,从而达到机箱本体能够调节高度来适应不同高度的制动踏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踏板顶板重复地按压制动踏板,从而达到自动高效地调节踏板灵活度的效果;

    2.踏板顶板能够通过铰链以及扭簧进行翻折和复原,机箱本体与下板两侧的立板螺栓固定来调整高度,从而使本装置能够调节不同角度和高度的制动踏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突显机箱及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突显踏板顶板、固定套杆、铰链以及从动杆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突显机箱、提拉把手、容纳盒以及立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箱;11、上板;111、提拉把手;12、下板;121、容纳盒;1211、卡槽;122、立板;1221、通孔;1222、固定螺栓;13、机箱本体;131、机架;132、开孔;2、踏板顶板;21、卡挡凸起;22、固定套杆;23、铰链;231、扭簧;3、电机;31、输出轴;4、转动盘;5、主动杆;6、从动杆;61、平衡套杆;62、限位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3,一种自动调节制动踏板灵活度的装置,包括机箱1、电机3、转动盘4、主动杆5、从动杆6以及踏板顶板2,机箱1包括机箱本体13、上板11以及下板12且三者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电机3底座固定于机箱本体13的内壁上,电机3的输出轴31呈蜗杆状,机箱本体13内侧固定设置有一个机架131,转动盘4转动连接在机架131上,转动盘4一侧设有一圈外斜齿且外斜齿凹于外环面,输出轴31与转动盘4上的外斜齿相啮合,电机3的输出轴31能够带动转动盘4转动,主动杆5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转动盘4的偏心位置处,并且主动杆5能够随着转动盘4一同转动,主动杆5的另一端与从动杆6铰接,机箱本体13一侧开有与从动杆6直径对应的开孔132,从动杆6穿过开孔132后与踏板顶板2连接,机箱1外侧处的开孔132上固定连接有通透的平衡套杆61,平衡套杆61一端固定在机箱本体13的内侧壁上,另一端穿过开孔132并顺着从动杆6长度方向延伸,平衡套杆61贴合套接在从动杆6上,踏板顶板2能够与制动踏板抵触且随着从动杆6往复运动。

    参照图2,踏板顶板2的形状与制动踏板对应,且踏板顶板2的底端位置处固设有卡挡凸起21,卡挡凸起21与踏板顶板2两者形成一个“l”状结构,踏板顶板2的背面设置有固定套杆22,固定套杆22与踏板顶板2通过铰链23连接,进而使踏板顶板2能够进行上下翻折,在铰链23的下方固定有一个扭簧231,扭簧231两侧分别与固定套杆22和踏板顶板2固定连接,扭簧231在踏板顶板2翻折前为自然状态,当踏板顶板2向下翻折后压紧扭簧231,同时踏板顶板2能在扭簧231的弹力作用下复原;从动杆6插于固定套杆22内并与固定套杆22螺纹连接,进而固定套杆22能够在从动杆6上旋转移动,从动杆6上旋接有一个限位螺母62,限位螺母62位于固定套杆22背离踏板顶板2的一侧,且限位螺母62能够旋紧与固定套杆22顶接,进而使固定套杆22无法继续轻松转动。

    参照图1、图3,在上板11上设置有一个提拉把手111,提拉把手111的两端通过穿透上板11的螺栓而固定在机架131上,在下板12上固设有一个容纳盒121,容纳盒121的上端开口且容纳盒121的一侧面开设有两条条状卡槽1211,卡槽1211的形状与固定套杆22适配,进而使踏板顶板2与固定套杆22能够放置于容纳盒121内以便更换,下板12的两端设置有与机箱本体13的内壁贴合的立板122,两个立板122上开设有两排顺着立板122高度方向排列分布的通孔1221,机箱本体13的两侧壁上设置有与通孔1221对应的固定螺栓1222,机箱本体13能够通过固定螺栓1222与下板12两侧的立板122固定,进而使机箱本体13能够在立板122上调整高度。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前,将提拉把手111以及上板11拆卸下来,检查机箱1内部零部件以及连接是否正常,随后根据需调节的制动踏板的尺寸选择对应的踏板顶板2,然后装回上板11以及提拉把手111,并将机箱1转移到制动踏板调节处;使用时,先将固定螺栓1222扭松,随后将机箱本体13提至与制动踏板相同高度后,再将固定螺栓1222扭紧来稳固住机箱本体13,然后旋松限位螺母62,将固定套杆22旋转至与制动踏板合适位置处后,再旋紧限位螺母62使之与固定套杆22相互对顶固定,最后打开电机3,在电机3的驱使下,转动盘4、主动杆5和从动杆6相互配合,进而带动踏板顶板2做着重复按压制动踏板的运动,从而达成自动调节制动踏板灵活度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调节制动踏板灵活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电机(3)、转动盘(4)、主动杆(5)、从动杆(6)以及踏板顶板(2),所述电机(3)底座固定于机箱(1)内,所述转动盘(4)的外环面上设有凹于外环面的外斜齿,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31)为蜗杆状,所述输出轴(31)与转动盘(4)上的外斜齿相啮合,所述输出轴(31)带动转动盘(4)转动,所述主动杆(5)转动连接于转动盘(4)的偏心位置处,所述从动杆(6)与主动杆(5)铰接,所述机箱(1)侧壁开有与从动杆(6)直径对应的开孔(132),所述从动杆(6)穿过开孔(132)且与踏板顶板(2)可拆卸连接,所述踏板顶板(2)能够与制动踏板抵触且随着从动杆(6)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制动踏板灵活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外侧处的开孔(132)上固定连接有通透的平衡套杆(61),所述平衡套杆(61)贴合套接在从动杆(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制动踏板灵活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顶板(2)的背面设置固定套杆(22),所述从动杆(6)插设于固定套杆(22)内且与固定套杆(22)螺纹连接,所述从动杆(6)上旋接有与固定套杆(22)相锁死的限位螺母(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制动踏板灵活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杆(22)上固设有铰链(23),所述铰链(23)位于固定套杆(22)与踏板顶板(2)两者的连接处,且踏板顶板(2)能够通过铰链(23)进行翻折,所述铰链(23)上固设有能够使踏板顶板(2)翻折后自动恢复原状的扭簧(2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制动踏板灵活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顶板(2)的底端固设有卡挡凸起(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制动踏板灵活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包括机箱本体(13)、上板(11)以及下板(12),所述机箱本体(13)分别与上板(11)和下板(12)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板(11)上可拆卸连接有提拉把手(1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制动踏板灵活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12)上固设有容纳盒(121),所述容纳盒(121)上端开口且侧面开设有与固定套杆(22)适配的卡槽(121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制动踏板灵活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12)的两端设置有与机箱本体(13)内壁贴合的立板(122),所述两个立板(122)上开设有顺着立板(122)高度方向排列分布的多个通孔(1221),所述机箱本体(13)的两侧壁上设置有与通孔(1221)对应的固定螺栓(1222),所述机箱本体(13)能够通过固定螺栓(1222)与下板(12)两侧的立板(122)固定,进而调整机箱本体(13)的高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制动踏板灵活度的装置,包括机箱、电机、转动盘、主动杆、从动杆以及踏板顶板,所述电机底座固定于机箱内,所述转动盘的外环面上设有凹于外环面的外斜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为蜗杆状,所述输出轴与转动盘上的外斜齿相啮合,所述输出轴带动转动盘转动,所述主动杆转动连接于转动盘的偏心位置处,所述从动杆与主动杆铰接,所述机箱侧壁开有与从动杆直径对应的开孔,所述从动杆穿过开孔且与踏板顶板可拆卸连接,所述踏板顶板能够与制动踏板抵触且随着从动杆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踏板顶板重复地按压制动踏板,从而达到自动高效地调节踏板灵活度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吕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中正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9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5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