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节羌活播种育苗方法与流程

    技术2025-08-09  12


    本发明属于药用植物种植,具体涉及一种竹节羌活播种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1、竹节羌活(notopterygiumincisum ting ex h.t.chang)又名竹节羌,是伞形科、羌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20㎝,分布于中国陕西、四川、甘肃、青海、西藏。生长于海拔2000m-4000m的林缘及杜鹃灌丛内。该种根茎和根药用,性温,祛寒湿,用于外感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上肢风湿疼痛等疾病。羌活中含有的挥发油物质可以对多种细菌具有抑制的作用,还具有一定的解毒功能,对于疮疡肿毒、浮肿等症状具有一定治疗效果。羌活还具有抗过敏的功效,能够对一些超敏反应具有抑制的作用,可以减轻过敏反应,可以提高人体内血小板的活性它能净化血液,增强人体的抗凝血能力,能让人体血液流动加快,血栓形成的机率就会明显下降。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开发利用前景。

    2、由于野生竹节羌活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中藏药植物,其生长环境要求严格、生长周期长,随着药材用量的不断增加,野生资源渐趋枯竭;加之畜牧业的发展,很多适宜竹节羌活生长的高山草地成为牧场,对竹节羌活的生长繁殖造成影响;还有采挖周期的不断缩短也会影响竹节羌活的质量。竹节羌活药用价值高,但由于野生药材数量少、采收难,市场价值奇高,其产业有机化、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数字化、现代化发展极为重要。对竹节羌活开展野生种质资源保护,提高种苗质量,大面积推广种植,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竹节羌活播种育苗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2、(1)选地整地:苗圃选择2000m~4000m海拔高度的土地,播种前5天浇一次透水,等到土壤湿度达到60%~61%时,进行深翻,深度25cm~30cm,粉碎土块,除去杂物、残根,并在土壤稍干后进行平整;

    3、(2)种子采集与调制:在竹节羌活种子成熟后脱落前进行种子的采集工作,种子采集后先储藏2~3天后进行调制,此间每天翻动2~3次,种子晒干后去除杂物,种子净度95%以上,于通风、干燥处保存待用;

    4、(3)作床与播种:4月中旬至5月上旬或9月上旬至9月下旬,作苗床,苗床高于步道15cm~20cm,床面宽0.8m~1.0m;采用质量体积比0.1%~0.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小时后冲洗晾干,按行距15cm~20cm、深度2cm~3cm进行开沟播种,播种后覆2cm-3cm沙土,然后进行镇压并采用遮阳网进行遮阳;

    5、(4)种苗移栽:次年或第三年秋季苗木生长停止后或春季发芽前起苗,采用穴状整地,挖坑穴时将表层土和生土分开堆放,栽植时先回填表层熟土,坑穴面低于地平面或坡面,栽植要做到苗正、根系舒展,苗子栽植后覆土超过原苗芽2~3cm,压实,土壤湿度在60%-61%时,不需要浇水,遇干旱天气,土壤湿度下降到40%-50%时,要浇一次透水,土壤湿度达到60%-61%时,进行松土,在根际周围修起蓄水盘,灌足底水,栽植10-12天后进行第二次灌水,并在蓄水盘上面覆盖杂草;

    6、(5)采收和采后处理:采收四年生植株至五年生植株,选择晴天,将竹节羌活根及根茎挖出,摘掉残余茎叶,抖净泥土,干燥至根部坚硬,易折断,断面呈孔状。

    7、优选地,所述苗圃每3-5年与其他农作物轮作倒茬1次,所述其它农作物为大豆或油菜。

    8、优选地,步骤(1)整地时施入有机肥。

    9、优选地,步骤(1)所述整地时均匀施入多菌灵、硫酸亚铁、代森锰锌和毒杀蜱。

    10、优选地,所述种子采集于每年8月中下旬至9月中下旬,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

    11、优选地,所述作床在播种前1天完成,苗床步道宽30cm,长度根据地形决定,南北走向,土壤疏松,床面细致平整,浇足底水。

    12、优选地,所述种苗移栽时间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

    13、优选地,所述蓄水盘直径0.5m。

    14、优选地,步骤(5)所述的干燥为晒干或采用50℃~55℃的低温烘干法进行干燥。

    15、优选地,具体步骤为:

    16、(1)选地整地:

    17、圃地选择:苗圃选择在2300m~3200m的海拔高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土地;或山坡的中、低部,坡度缓,土层深,向阳、避风的山地,土壤耕作层30㎝以上,土壤中性或弱碱性;

    18、轮作:苗圃每3-5年与其它农作物轮作倒茬1次,所述其它农作物为大豆或油菜;

    19、整地:春季土壤解冻超过30cm,每年5月底前进行;播种前5天浇一次透水、湿度达到60%-61%,进行深翻,深度25cm~30cm,粉碎土块,除去杂物、残根,并在土壤稍干后进行平整;

    20、土壤处理:施肥和土壤消毒;

    21、(2)种子采集与调制:

    22、种子选择:每年8月中下旬至9月中下旬,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在种子成熟后脱落前采用人工采集;

    23、种子调制:种子采集后先储藏2~3天后进行调制,此间每天翻动2~3次,种子晒干后去除杂物,种子净度达到95%以上,新采收的种子晾干后装入透气袋后放入通风、干燥的种子库;

    24、(3)作床与播种:

    25、作床:作高床,苗床高于步道15cm~20cm,床面宽0.8m~1.0m,步道宽30cm,长度根据地形决定,南北走向,土壤疏松,床面细致平整,浇足底水,湿度达到60%-61%,并且在播种前1天完成作床;

    26、种子消毒:采用质量体积比0.1%~0.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小时后冲洗晒干;

    27、播种: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将储藏的种子经过消毒后,用种子和砂子按质量比例1:6混合均匀,装入透气袋,每袋装入种砂三分之一,待用,然后挖宽1.2m、深35cm的方形坑,将装好种砂的袋子抖平,单层放入坑内,上面覆盖10cm沙土,待9月上旬至9月下旬,采用开沟条播,按行距15cm~20cm、深度2cm~3cm进行开沟,播种后用沙土进行覆盖,滚木或方锨碾压,并架设遮阳棚;

    28、苗期管理:播种后采用遮阳网架设遮阳棚,高度为30㎝,如遇连续阴雨天,及时揭棚,遮阳网透光度40%~50%;在播种前1个星期浇足底水,等土壤湿度达60%-61%进行作床,播种前1天完成作床;播种后,保持苗床湿润,适时喷灌,当苗木出齐后,采用侧方渗灌的方式,连续阴雨天时,做好排水工作;当幼苗出齐后,及时清除杂草;6月~8月追肥1次磷酸二铵复合肥4kg/亩,同时喷施尿素溶液1次;

    29、(4)种苗移栽:

    30、移栽方法:春季4月中旬至5月上旬完成栽植,采用穴状整地,穴径30cm,深度40cm,挖坑穴时将表层土和生土分开堆放,栽植时先回填表层熟土,坑穴面要低于地平面或坡面,团块状布置栽植点,初植密度为50cm×50cm,即40020株/公顷,栽植要做到苗正、根系舒展,苗子栽植后覆土超过原苗芽2~3cm,压实,土壤湿度在60%-61%时,不需要浇水,遇干旱天气,土壤湿度下降到40%-50%时,要灌一次透水,土壤湿度达到60%-61%时,进行松土,在根际周围修起直径0.5m的蓄水盘,灌足底水;保持苗面湿度达到50-60%;

    31、水肥管理:栽植10天后进行第二次灌水,并在蓄水盘上面覆盖杂草,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

    32、(5)采收和采后处理:

    33、采收:采收四年生植株至五年生植株;每年10月下旬~11月底,在地上部分完全枯萎后、土壤冻结前采挖药材,或在春季3月下旬~4月底,土壤解冻后、出苗前采挖;选择晴天,将竹节羌活根及根茎挖出,摘掉残余茎叶,抖净泥土;

    34、采后处理:将采收新鲜竹节羌活运回到晒场,抖净泥土,晒干根部或用50℃~55℃的低温烘干法进行干燥,至根部坚硬,易折断,断面呈孔状。

    35、本发明的优点:

    36、本发明公开了竹节羌活的播种育苗过程中的圃地选择、整地作床、土壤消毒、种子采收与调制、播种方法、田间管理、有害生物防治、栽培管理技术、采收和采后处理。适用于海拔2000m~4000m中药材竹节羌活的播种育苗,填补了高原地区竹节羌活播种育苗技术的空白。满足了竹节羌活中藏药材的市场需求和更好的保护野生竹节羌活的作用,达到资源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技术特征:

    1.一种竹节羌活播种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苗圃每3-5年与其它农作物轮作倒茬1次,所述其它农作物为大豆或油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整地时施入有机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整地时均匀施入多菌灵、硫酸亚铁、代森锰锌和毒杀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采集于每年8月中下旬至9月中下旬,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床在播种前1天完成,苗床步道宽30cm,长度根据地形决定,南北走向,土壤疏松,床面细致平整,浇足底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苗移栽时间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盘直径0.5m-0.6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干燥为晒干或采用50℃~55℃的低温烘干法进行干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节羌活播种育苗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选地整地、种子采集与调制、作床与播种、种苗移栽和采收和采后处理。适用于海拔2000~4000米中药材竹节羌活的播种育苗,填补了高原地区竹节羌活播种育苗技术的空白。满足了竹节羌活中藏药材的市场需求和更好的保护野生竹节羌活的作用,达到资源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技术研发人员:赵昌宏,谢惠春,李长辉,张玉海,杨明,杨海宁,周占邦,郑忠善,张历敏,王万明,朱风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互助土族自治县北山林场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532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