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导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1  172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导针。



    背景技术:

    电容器(电容)是一种储能元件,在电路中用于调谐、滤波、耦合、旁路、能量转换和延时。现有的电解电容器,存在较大的缺点,就是电容器的引脚形状非常细小,而且引脚是采用圆棒直接切断制成的,所以,在引脚的末端锋利无比,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在电解电容器生产过程中,电容掉落到料槽内时,引脚会刮花料槽内的电容,尤其是,大多数电解电容的外侧包裹有塑胶套,常常会出现引脚被刮破的情况,造成成品外观不良,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引起客户投诉的不良情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容导针,通过将引脚末端设计为不具有锐利的棱边结构,有效保护了电容塑胶套。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容导针,包括

    头部,具有一体化成型的打扁部和柱状部,所述打扁部的外周呈平缓的斜面,其横截面两边向内凹陷90°角,或者为斜边槽;

    引脚,与所述柱状部焊接连接并保持轴向中心重合;

    所述引脚远离头部的一端为具有不锐利棱边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引脚远离头部的一端呈圆球状。

    进一步地,所述引脚远离头部的一端的柱棱边采用圆弧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引脚远离头部的一端边缘轴向圆弧状突出。

    进一步地,所述引脚远离头部的一端采用石蜡包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导针的引脚的末端锋利无比,容易划伤电解电容外侧的塑胶套的问题,对原有导针的结构进行改进,将引脚的末端设计为圆球状,或者设计为柱棱边采用圆弧过渡,或者端部边缘向轴向方向圆弧状突出,或者端部采用石蜡包裹,使得锋利的棱边被除去或者隐藏。引脚与电容塑胶套接触时,呈点接触或者弧形面接触,且不会划伤或者刮破塑胶套,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和外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现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容导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容导针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设计中,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容导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另一种设计中,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另一种设计中,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另一种设计中,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电容导针,如附图3和6所示所示,包括头部1和引脚2。

    具体的,头部1,由铝线加工而成,包括一体化成型的打扁部11和柱状部12,且两者轴向中心重合。打扁部11的外周呈平缓的斜面,其横截面两边向内凹陷90°角111或为斜边槽112,如附图4和附图5所示。

    引脚2,由钢线加工而成,其直径小于柱状部的直径,轴向一端与柱状部12远离打扁部11的一端焊接连接形成焊接部3,另一端不具有锐利的棱边。头部1和引脚2焊接连接后,引脚2亦与柱状部12的轴向中心重合。

    本实施方式中,引脚2远离头部1的一端不具有锐利的棱边,其端部可以设计为圆球状21,如附图7所示,或者设计为柱棱边采用圆弧过渡22,如附图8所示,或者端部边缘向轴向方向圆弧状突出23,如附图9所示,或者端部采用石蜡包裹24,如附图10所示。

    本实施方式中,头部1和引脚2焊接时采用氩气进行保护,以保证焊接部3的强度能够满足需求,同时保证导针的抗拉强度达到要求。

    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容导针,由于引脚不具有锐利的棱边的一端裸露,其装配到电容内后,不会划伤塑胶套,有效保证了电容器外观,避免二次加工。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容导针,包括

    头部,具有一体化成型的打扁部和柱状部,所述打扁部的外周呈平缓的斜面,其横截面两边向内凹陷90°角,或者为斜边槽;

    引脚,与所述柱状部焊接连接并保持轴向中心重合;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脚远离头部的一端为具有不锐利棱边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远离头部的一端呈圆球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远离头部的一端的柱棱边采用圆弧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远离头部的一端边缘轴向圆弧状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远离头部的一端采用石蜡包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导针,属于电子元器件领域,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避免引脚划伤或者刮破电容塑胶套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容导针,包括头部,具有一体化成型的打扁部和柱状部,所述打扁部的外周呈平缓的斜面,其横截面两边向内凹陷90°角或者为斜边槽;引脚,与所述柱状部焊接连接并保持轴向中心重合;所述引脚远离头部的一端为具有不锐利棱边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容导针,通过将引脚末端设计为不具有锐利的棱边结构,有效保护了电容塑胶套。

    技术研发人员:燕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达州市金联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7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5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