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基钻井液用抗高温提切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技术2025-08-07  11


    本发明涉及钻井,尤其涉及一种油基钻井液用抗高温提切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钻井液在钻井工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油基钻井液具有优良的抑制性、润滑性和自身稳定的性能而广泛应用在各种复杂地层的钻井过程中。然而在大多数水平井、页岩气井钻探过程中,切力是控制着油基钻井液流变性、滤失性等各项稳定性的重要参数之一,是影响井下携岩效果、井眼清洁重晶石沉降稳定性、抽吸压力等关键参数的重要指标。油基钻井液的切力不足,会破坏钻井液的稳定性,出现较差的携岩能力,而导致岩屑床出现、卡钻等情况发生,因此,只有稳定的控制好切力才能成功钻探各类深水井、高温高压井、水平井等复杂井。近年来国内主要是选用有机土作为常用的增粘提切剂,但有机土高温条件下易显著增稠,影响油基钻井液的流变性,易出现起钻困、诱发井漏风险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提高提切剂的抗温性能,越来越受到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或部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油基钻井液用抗高温提切剂及其制备方法。

    2、本发明提供一种油基钻井液用抗高温提切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3、步骤a)、二聚酸和聚醚胺于分散剂中发生脱水反应;

    4、步骤b)、向步骤a)得到的反应体系中加入酸酐进行酰胺化反应,得到液体状产物,即为油基钻井液用抗高温提切剂。

    5、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剂为二乙二醇单丁醚、白油、异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6、进一步地,所述聚醚胺为聚醚胺d230、聚醚胺d400中的一种或两种。

    7、进一步地,所述酸酐为顺丁烯酸酐、邻苯二甲酸酐等的一种或两种。

    8、进一步地,所述二聚酸、聚醚胺、分散剂和酸酐的用量比为10~20:10~20:40~60:10~30。

    9、进一步地,所述脱水反应的温度为170~190℃。

    10、进一步地,所述脱水反应的时间为8~10h。

    11、进一步地,所述酰胺化反应的温度为60~80℃。

    12、进一步地,所述酰胺化反应的时间为7~9h。

    1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油基钻井液用抗高温提切剂,其按照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

    14、本发明提供的油基钻井液用抗高温提切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方法首先以二聚酸和聚醚胺为原料,通过脱水反应,形成类x结构环的聚合物,该聚合物能够在高温下提高油基泥浆的空间网状结构,从而提高其切力。而后再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酸酐,处理残余的聚醚胺形成酰胺基化合物,在降低提切剂的润湿性的同时提升乳化作用。

    16、2)、由该方法制得的提切剂具有良好的抗温性,可抗240℃;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溶解性,能够快速分散及溶解;具有良好的增粘提切性,可提高钻井液粘度和切力;此外还具有良好的配伍性,适用于各种油基钻井液体系。

    17、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技术特征:

    1.一种油基钻井液用抗高温提切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二乙二醇单丁醚、白油、异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胺为聚醚胺d230、聚醚胺d400中的一种或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酐为顺丁烯酸酐、邻苯二甲酸酐等的一种或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聚酸、聚醚胺、分散剂和酸酐的用量比为10~20:10~20:40~60:10~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反应的温度为170~19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反应的时间为8~10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酰胺化反应的温度为60~8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酰胺化反应的时间为7~9h。

    10.一种油基钻井液用抗高温提切剂,其特征在于,按照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钻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基钻井液用抗高温提切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二聚酸和聚醚胺于分散剂中发生脱水反应;向得到的反应体系中加入酸酐进行酰胺化反应,得到液体状产物,即为油基钻井液用抗高温提切剂。由该方法制得的提切剂具有良好的抗温性,可抗240℃;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溶解性,能够快速分散及溶解;具有良好的增粘提切性,可提高钻井液粘度和切力;此外还具有良好的配伍性,适用于各种油基钻井液体系。

    技术研发人员:杨静,王少辰,王小东,范传宗,郭中文,尤维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石大博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52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