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刹车总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1  183


    本实用新型属于刹车总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刹车总泵。



    背景技术:

    刹车总泵用于将制动踏板机构输入的机械能转换成制动液的液压能,又称“制动总泵”、“制动主缸”,是整车制动系统的的主要配合部份。根据不同的车辆也分为气刹总泵和油刹总泵两种,一般情况下乘用车(如轿车、微客等)的刹车总泵多数使用的是油刹总泵。

    现有的刹车总泵在使用的过程中,刹车总泵内侧的活塞会与刹车总泵本体产生碰撞,导致推杆与刹车总泵本体连接处产生松动,同时造成刹车总泵本体内侧发生损坏,另外刹车总泵内侧的活塞会与刹车总泵本体产生摩擦,摩擦产生的废屑与油混合形成油渣,长久的堆积,易造成刹车总泵内侧发生故障,影响使用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刹车总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刹车总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刹车总泵在使用的过程中,刹车总泵内侧的活塞会与刹车总泵本体产生碰撞,导致推杆与刹车总泵本体连接处产生松动,同时造成刹车总泵本体内侧发生损坏,另外刹车总泵内侧的活塞会与刹车总泵本体产生摩擦,摩擦产生的废屑与油混合形成油渣,长久的堆积,易造成刹车总泵内侧发生故障,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刹车总泵,包括刹车总泵本体,所述刹车总泵本体的上侧设置有储油箱,所述储油箱的上侧设置有注油盖,所述刹车总泵本体的内侧设置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的一侧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侧设置有推杆,所述回位弹簧的上侧位于储油箱的底端设置有旁通油孔,所述旁通油孔的一侧设置有补偿油孔,所述刹车总泵本体的外侧设置有散热凸起,所述刹车总泵本体的下侧设置有油渣排出机构,所述刹车总泵本体内侧的一端位于推杆的外侧设置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储油箱及缓冲件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油渣排出结构包括密封盖、油渣腔、油渣通孔、卡块及连接凸起,所述刹车总泵本体内侧的底端开设有油渣通孔,所述油渣通孔的下侧设置有油渣腔,所述刹车总泵本体的下侧位于油渣腔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凸起。

    优选的,所述缓冲件的一侧为弧形,所述缓冲件整体为环形,所述缓冲件的内直径与推杆的外直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缓冲件的内侧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体积小于缓冲件体积的二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散热凸起为长条形,所述散热凸起垂直于刹车总泵本体,所述散热凸起的内侧开设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油渣通孔为渐开线形,所述油渣腔为倾斜结构,所述油渣通孔等距排列与油渣腔的上侧,所述刹车总泵本体与油渣腔通过油渣通孔进行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与连接凸起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所述刹车总泵本体的一侧靠近连接凸起设置有卡块,所述密封盖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密封盖与刹车总泵本体通过卡块及卡槽进行卡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刹车总泵本体的内侧位于推杆的外侧设置有缓冲件及缓冲弹簧,缓冲件的一侧为弧形,缓冲件的内侧设置有空腔,便于活塞向刹车总泵本体的一端靠近时对碰撞力进行缓冲,避免碰撞力过大造成刹车总泵本体内侧损坏及推杆与刹车总泵本体的连接处因振动力产生较大的缝隙,影响装置的使用,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2)刹车总泵本体内侧的底端设置有油渣通孔及油渣腔,刹车总泵本体的下侧设置有密封盖、卡块及连接凸起,便于对刹车总泵本体内侧的残渣进行排出,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刹车总泵本体与活塞的摩擦导致有碎屑在刹车总泵本体的内侧堆积,影响活塞的往复运动,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刹车总泵本体的外侧设置有散热凸起,散热凸起的内侧开设有散热孔,便于对刹车总泵本体进行散热,避免刹车总泵本体内侧的活塞频繁运动,造成刹车总泵本体内侧温度不能很好的散发,影响产品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油箱;2、注油盖;3、散热孔;4、散热凸起;5、密封盖;6、推杆;7、刹车总泵本体;8、活塞;9、缓冲弹簧;10、油渣腔;11、油渣通孔;12、卡块;13、旁通油孔;14、回位弹簧;15、补偿油孔;16、缓冲件;17、连接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刹车总泵,包括刹车总泵本体7,刹车总泵本体7的上侧设置有储油箱1,储油箱1的上侧设置有注油盖2,刹车总泵本体7的内侧设置有回位弹簧14,便于拉动活塞8回到起始位置,回位弹簧14的一侧设置有活塞8,活塞8的一侧设置有推杆6,回位弹簧14的上侧位于储油箱1的底端设置有旁通油孔13,旁通油孔13的一侧设置有补偿油孔15,刹车总泵本体7的外侧设置有散热凸起4,便于对刹车总泵本体7进行散热,刹车总泵本体7的下侧设置有油渣排出机构,便于对刹车总泵本体7的油渣进行排出,刹车总泵本体7内侧的一端位于推杆6的外侧设置有缓冲件16,便于降低活塞8与刹车总泵本体7的碰撞,缓冲件16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弹簧9,缓冲弹簧9的两端分别与储油箱1及缓冲件16焊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油渣排出结构包括密封盖5、油渣腔10、油渣通孔11、卡块12及连接凸起17,刹车总泵本体7内侧的底端开设有油渣通孔11,便于油渣排入到油渣腔10的内侧,油渣通孔11的下侧设置有油渣腔10,便于储存油渣,刹车总泵本体7的下侧位于油渣腔10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凸起17。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缓冲件16的一侧为弧形,缓冲件16整体为环形,便于对活塞8与刹车总泵本体7的碰撞进行缓冲,缓冲件16的内直径与推杆6的外直径相等。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缓冲件16的内侧设置有空腔,便于更好的缓冲效果,空腔的体积小于缓冲件16体积的二分之一,便于避免空腔过大影响缓冲件16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散热凸起4为长条形,散热凸起4垂直于刹车总泵本体7,散热凸起4的内侧开设有散热孔3,便于更好的对刹车总泵本体7进行散热。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油渣通孔11为渐开线形,便于降低油渣在油渣通孔11的内侧发生堵塞,油渣腔10为倾斜结构,便于导出油渣,油渣通孔11等距排列与油渣腔10的上侧,刹车总泵本体7与油渣腔10通过油渣通孔11进行内部连通。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密封盖5与连接凸起17通过螺纹旋合连接,便于对油渣腔10的一端进行密封,刹车总泵本体7的一侧靠近连接凸起17设置有卡块12,密封盖5的一侧设置有卡槽,密封盖5与刹车总泵本体7通过卡块12及卡槽进行卡合连接,便于限制密封盖5在旋合后自身发生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驾驶员踏下制动踏板时活塞8在刹车总泵本体7内受到刹车踏板的推力,经推杆6起作用,将缸内的刹车油压传至各轮制动分泵内,产生制动功能,当松开刹车踏板时,在回位弹簧14弹性收缩力带动下使活塞8回到起始位置,刹车总泵里的出油口会关闭,进油口打开,使刹车油从个刹车分泵回流刹车总泵内,回到原始状态。

    在使用的过程中,当活塞8向刹车总泵本体7的一端运动时,会与缓冲件16接触,通过缓冲件16内侧的空腔便于削弱活塞8与缓冲件16接触的碰撞力,通过缓冲弹簧9的弹性力进一步对碰撞力进行缓冲,减少活塞8与刹车总泵本体7直接碰撞造成的损伤,缓冲件16的一侧为弧形,中部位置较高,便于减少因中部形成凹槽,导致在刹车油的作用下与活塞8接触时产生吸合,提高了使用的实用性,活塞8在刹车总泵本体7的内侧往复运动会与刹车总泵本体7产生摩擦,进而掉落碎屑与刹车油结合形成油渣,油渣通过油渣通孔11掉落进入油渣腔10的内侧,在重力作用下向油渣腔10较低的一端运动,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使用者可旋送密封盖5,使卡块12从密封盖5一侧的凹槽脱离,然后继续旋送密封盖5与连接凸起17分离,便于对油渣腔10内侧的油渣进行清理,减少刹车总泵本体7内侧油渣堆积过多,导致活塞8运动的不便,影响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刹车总泵,包括刹车总泵本体(7),所述刹车总泵本体(7)的上侧设置有储油箱(1),所述储油箱(1)的上侧设置有注油盖(2),所述刹车总泵本体(7)的内侧设置有回位弹簧(14),所述回位弹簧(14)的一侧设置有活塞(8),所述活塞(8)的一侧设置有推杆(6),所述回位弹簧(14)的上侧位于储油箱(1)的底端设置有旁通油孔(13),所述旁通油孔(13)的一侧设置有补偿油孔(15),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总泵本体(7)的外侧设置有散热凸起(4),所述刹车总泵本体(7)的下侧设置有油渣排出机构,所述刹车总泵本体(7)内侧的一端位于推杆(6)的外侧设置有缓冲件(16),所述缓冲件(16)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弹簧(9),所述缓冲弹簧(9)的两端分别与储油箱(1)及缓冲件(16)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刹车总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渣排出结构包括密封盖(5)、油渣腔(10)、油渣通孔(11)、卡块(12)及连接凸起(17),所述刹车总泵本体(7)内侧的底端开设有油渣通孔(11),所述油渣通孔(11)的下侧设置有油渣腔(10),所述刹车总泵本体(7)的下侧位于油渣腔(10)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凸起(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刹车总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16)的一侧为弧形,所述缓冲件(16)整体为环形,所述缓冲件(16)的内直径与推杆(6)的外直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刹车总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16)的内侧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体积小于缓冲件(16)体积的二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刹车总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凸起(4)为长条形,所述散热凸起(4)垂直于刹车总泵本体(7),所述散热凸起(4)的内侧开设有散热孔(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刹车总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渣通孔(11)为渐开线形,所述油渣腔(10)为倾斜结构,所述油渣通孔(11)等距排列与油渣腔(10)的上侧,所述刹车总泵本体(7)与油渣腔(10)通过油渣通孔(11)进行内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刹车总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5)与连接凸起(17)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所述刹车总泵本体(7)的一侧靠近连接凸起(17)设置有卡块(12),所述密封盖(5)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密封盖(5)与刹车总泵本体(7)通过卡块(12)及卡槽进行卡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刹车总泵,包括刹车总泵本体,所述刹车总泵本体的上侧设置有储油箱,所述储油箱的上侧设置有注油盖,所述刹车总泵本体的内侧设置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的一侧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侧设置有推杆;刹车总泵本体的内侧位于推杆的外侧设置有缓冲件及缓冲弹簧,缓冲件的一侧为弧形,缓冲件的内侧设置有空腔,便于活塞向刹车总泵本体的一端靠近时对碰撞力进行缓冲,刹车总泵本体内侧的底端设置有油渣通孔及油渣腔,刹车总泵本体的下侧设置有密封盖、卡块及连接凸起,便于对刹车总泵本体内侧的残渣进行排出,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油渣过多影响产品的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郑惠洪;吴志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思通(厦门)制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30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52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