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源结构化分析的储能布局优化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技术2025-08-06  14


    本发明涉及储能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能源结构化分析的储能布局优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针对清洁能源的研究不断深入,储能系统由于具备能够基于光能、化学能、物理能进行能量转化以实现储能的功能,从而能够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因而受到社会推广。

    2、现有技术中,通常是仅基于企业用能需求配置储能系统,但通过上述方式配置储能系统,无法根据实际储能条件配置调整储能系统,可能导致储能系统的布局规划不合理,以致于储能系统无法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因此,提出一种能够提高储能方案的优化灵活性和精准性,以提高储能系统的规划合理性,有利于储能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能源结构化分析的储能布局优化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储能方案的优化灵活性和精准性,以提高储能系统的规划合理性,有利于储能系统可持续发展。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基于能源结构化分析的储能布局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获取企业的储能系统对应的初始储能方案、所述储能系统所处区域对应的能源信息以及储能系统建设标准;所述能源信息包括多种能源类型以及每种所述能源类型对应的能源资源量;

    4、确定所述初始储能方案对应的初始能源结构;

    5、基于所述储能系统建设标准和所述能源信息,分析所述初始能源结构,得到所述初始储能方案对应的能源结构分析结果;

    6、根据所述能源结构分析结果,判断所述初始储能方案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能源规划条件;

    7、当判断出所述初始储能方案不满足所述能源规划条件时,根据所述能源结构分析结果,优化所述初始能源结构,得到目标能源结构;

    8、根据所述目标能源结构,优化所述初始储能方案,得到所述储能系统对应的目标储能方案。

    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中,所述储能系统建设标准包括标准能源结构;

    10、其中,所述基于所述储能系统建设标准和所述能源信息,分析所述初始能源结构,得到所述初始储能方案对应的能源结构分析结果,包括:

    11、分析所述标准能源结构与所述初始能源结构之间的相似度,得到结构相似度;

    12、确定所述初始能源结构所利用的至少一种初始能源类型,并根据所述初始能源结构,确定每种所述初始能源类型在所述初始能源结构中的能源贡献占比;

    13、根据每种所述初始能源类型对应的能源贡献占比和所述能源信息中每种所述初始能源类型对应的能源资源量,基于所述储能系统建设标准,评估所述初始能源结构对应的结构合理分值;所述结构合理分值用于表示在所述储能系统建设标准下所述初始能源结构的合理化程度;

    14、根据所述初始能源结构和所述能源信息,评估所述初始能源结构对应的结构可持续分值;所述结构可持续分值用于表示所述初始能源结构在当前能源条件下的可持续使用程度;

    15、其中,所述初始储能方案对应的能源结构分析结果包括所述结构相似度、所述结构合理分值和所述结构可持续分值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中,所述根据所述初始能源结构和所述能源信息,评估所述初始能源结构对应的结构可持续分值,包括:

    17、根据所述初始能源结构,确定每种所述初始能源类型对应的能源利用量;

    18、对于每种所述初始能源类型,根据所述能源信息中该初始能源类型对应的能源资源量和该初始能源类型对应的能源利用量,评估该初始能源类型对应的能源利用率;

    19、对于每种所述初始能源类型,确定在所述储能系统中该初始能源类型对应的储能碳排量;

    20、对于每种所述初始能源类型,根据所述能源利用率和所述储能碳排量,评估该初始能源类型在所述初始能源结构中的可持续使用分值;

    21、根据所有所述初始能源类型对应的可持续使用分值,确定所述初始能源结构对应的结构可持续分值。

    2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中,所述根据所述能源结构分析结果,判断所述初始储能方案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能源规划条件,包括:

    23、判断所述结构相似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相似度且所述结构合理分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分值且所述结构可持续分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分值;

    24、当判断出所述结构相似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相似度且所述结构合理分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分值且所述结构可持续分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分值时,确定所述初始储能方案满足预先设定的能源规划条件;

    25、当判断出所述结构相似度小于所述预设相似度或者所述结构合理分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分值或者所述结构可持续分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分值时,确定所述初始储能方案不满足预先设定的能源规划条件。

    2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中,所述根据所述能源结构分析结果,优化所述初始能源结构,得到目标能源结构,包括:

    27、根据所述能源结构分析结果、所述能源规划条件和所述储能系统建设标准,确定所述初始能源结构对应的结构优化需求;所述结构优化需求包括能源层级优化需求、能源类型优化需求和储能能耗优化需求中的至少一种;

    28、获取所述储能系统所处区域的环境信息;

    29、根据所述环境信息和所述能源信息,确定所述储能系统对应的能源结构优化条件;所述能源结构优化条件包括地理环境条件和/或能源备选条件;

    30、根据所述结构优化需求和所述能源结构优化条件,优化所述初始能源结构,得到目标能源结构。

    3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能源结构,优化所述初始储能方案,得到所述储能系统对应的目标储能方案,包括:

    32、确定所述目标能源结构与所述初始能源结构之间的结构差异;

    33、获取所述企业对应的企业信息以及所述储能系统对应的系统设备信息;所述系统设备信息包括所述储能系统所配置的所有系统设备的设备信息;

    34、根据所述企业信息、所述系统设备信息和所述环境信息,确定所述储能系统对应的系统改造条件;所述系统改造条件包括改造预算条件、备用设备条件和空间布局条件中的至少一种;

    35、根据所述结构差异和所述系统改造条件,确定所述储能系统需要调配的至少一个目标设备以及每个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调整参数;

    36、根据所有所述目标设备以及所有所述调整参数,调整所述初始储能方案,得到所述储能系统对应的目标储能方案。

    3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一方面中,所述备用设备条件包括所述储能系统所能调配的多种系统备用设备;

    38、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结构差异和所述系统改造条件,确定所述储能系统需要调配的至少一个目标设备以及每个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调整参数,包括:

    39、根据所述结构差异和所述能源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能源结构关于所述初始能源结构的至少一种调整能源类型;每种所述调整能源类型为移除能源类型或者添加能源类型;所述移除能源类型为在所述初始能源结构中存在且在所述目标能源结构中不存在的一种所述能源类型;所述添加能源类型为在所述初始能源结构中不存在且在所述目标能源结构中存在的一种所述能源类型;

    40、根据每种所述调整能源类型和所述储能系统对应的备用设备条件,从所有所述系统备用设备中确定所述储能系统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调配设备;每个所述候选调配设备为所述移除能源类型对应的移除设备或者所述添加能源类型对应的添加设备;

    41、根据所述系统设备信息,确定每个所述候选调配设备对应的调配运行成本;

    42、根据所有所述调配运行成本,从所有所述候选调配设备中筛选出满足所述储能系统对应的改造预算条件的至少一个目标设备;

    43、根据所述储能系统对应的空间布局条件和所述初始储能方案,确定每个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调整参数;所述调整参数包括布局调整参数和/或运行调整参数。

    44、本发明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基于能源结构化分析的储能布局优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45、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企业的储能系统对应的初始储能方案、所述储能系统所处区域对应的能源信息以及储能系统建设标准;所述能源信息包括多种能源类型以及每种所述能源类型对应的能源资源量;

    46、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初始储能方案对应的初始能源结构;

    47、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储能系统建设标准和所述能源信息,分析所述初始能源结构,得到所述初始储能方案对应的能源结构分析结果;

    48、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能源结构分析结果,判断所述初始储能方案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能源规划条件;

    49、优化模块,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初始储能方案不满足所述能源规划条件时,根据所述能源结构分析结果,优化所述初始能源结构,得到目标能源结构;

    50、所述优化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能源结构,优化所述初始储能方案,得到所述储能系统对应的目标储能方案。

    5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二方面中,所述储能系统建设标准包括标准能源结构;

    52、其中,所述分析模块基于所述储能系统建设标准和所述能源信息,分析所述初始能源结构,得到所述初始储能方案对应的能源结构分析结果的具体方式包括:

    53、分析所述标准能源结构与所述初始能源结构之间的相似度,得到结构相似度;

    54、确定所述初始能源结构所利用的至少一种初始能源类型,并根据所述初始能源结构,确定每种所述初始能源类型在所述初始能源结构中的能源贡献占比;

    55、根据每种所述初始能源类型对应的能源贡献占比和所述能源信息中每种所述初始能源类型对应的能源资源量,基于所述储能系统建设标准,评估所述初始能源结构对应的结构合理分值;所述结构合理分值用于表示在所述储能系统建设标准下所述初始能源结构的合理化程度;

    56、根据所述初始能源结构和所述能源信息,评估所述初始能源结构对应的结构可持续分值;所述结构可持续分值用于表示所述初始能源结构在当前能源条件下的可持续使用程度;

    57、其中,所述初始储能方案对应的能源结构分析结果包括所述结构相似度、所述结构合理分值和所述结构可持续分值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二方面中,所述分析模块根据所述初始能源结构和所述能源信息,评估所述初始能源结构对应的结构可持续分值的具体方式包括:

    59、根据所述初始能源结构,确定每种所述初始能源类型对应的能源利用量;

    60、对于每种所述初始能源类型,根据所述能源信息中该初始能源类型对应的能源资源量和该初始能源类型对应的能源利用量,评估该初始能源类型对应的能源利用率;

    61、对于每种所述初始能源类型,确定在所述储能系统中该初始能源类型对应的储能碳排量;

    62、对于每种所述初始能源类型,根据所述能源利用率和所述储能碳排量,评估该初始能源类型在所述初始能源结构中的可持续使用分值;

    63、根据所有所述初始能源类型对应的可持续使用分值,确定所述初始能源结构对应的结构可持续分值。

    6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二方面中,所述判断模块根据所述能源结构分析结果,判断所述初始储能方案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能源规划条件的具体方式包括:

    65、判断所述结构相似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相似度且所述结构合理分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分值且所述结构可持续分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分值;

    66、当判断出所述结构相似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相似度且所述结构合理分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分值且所述结构可持续分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分值时,确定所述初始储能方案满足预先设定的能源规划条件;

    67、当判断出所述结构相似度小于所述预设相似度或者所述结构合理分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分值或者所述结构可持续分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分值时,确定所述初始储能方案不满足预先设定的能源规划条件。

    6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二方面中,所述优化模块根据所述能源结构分析结果,优化所述初始能源结构,得到目标能源结构的具体方式包括:

    69、根据所述能源结构分析结果、所述能源规划条件和所述储能系统建设标准,确定所述初始能源结构对应的结构优化需求;所述结构优化需求包括能源层级优化需求、能源类型优化需求和储能能耗优化需求中的至少一种;

    70、获取所述储能系统所处区域的环境信息;

    71、根据所述环境信息和所述能源信息,确定所述储能系统对应的能源结构优化条件;所述能源结构优化条件包括地理环境条件和/或能源备选条件;

    72、根据所述结构优化需求和所述能源结构优化条件,优化所述初始能源结构,得到目标能源结构。

    7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二方面中,所述优化模块根据所述目标能源结构,优化所述初始储能方案,得到所述储能系统对应的目标储能方案的具体方式包括:

    74、确定所述目标能源结构与所述初始能源结构之间的结构差异;

    75、获取所述企业对应的企业信息以及所述储能系统对应的系统设备信息;所述系统设备信息包括所述储能系统所配置的所有系统设备的设备信息;

    76、根据所述企业信息、所述系统设备信息和所述环境信息,确定所述储能系统对应的系统改造条件;所述系统改造条件包括改造预算条件、备用设备条件和空间布局条件中的至少一种;

    77、根据所述结构差异和所述系统改造条件,确定所述储能系统需要调配的至少一个目标设备以及每个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调整参数;

    78、根据所有所述目标设备以及所有所述调整参数,调整所述初始储能方案,得到所述储能系统对应的目标储能方案。

    7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第二方面中,所述备用设备条件包括所述储能系统所能调配的多种系统备用设备;

    80、其中,所述优化模块根据所述结构差异和所述系统改造条件,确定所述储能系统需要调配的至少一个目标设备以及每个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调整参数的具体方式包括:

    81、根据所述结构差异和所述能源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能源结构关于所述初始能源结构的至少一种调整能源类型;每种所述调整能源类型为移除能源类型或者添加能源类型;所述移除能源类型为在所述初始能源结构中存在且在所述目标能源结构中不存在的一种所述能源类型;所述添加能源类型为在所述初始能源结构中不存在且在所述目标能源结构中存在的一种所述能源类型;

    82、根据每种所述调整能源类型和所述储能系统对应的备用设备条件,从所有所述系统备用设备中确定所述储能系统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调配设备;每个所述候选调配设备为所述移除能源类型对应的移除设备或者所述添加能源类型对应的添加设备;

    83、根据所述系统设备信息,确定每个所述候选调配设备对应的调配运行成本;

    84、根据所有所述调配运行成本,从所有所述候选调配设备中筛选出满足所述储能系统对应的改造预算条件的至少一个目标设备;

    85、根据所述储能系统对应的空间布局条件和所述初始储能方案,确定每个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调整参数;所述调整参数包括布局调整参数和/或运行调整参数。

    86、本发明第三方面公开了另一种基于能源结构化分析的储能布局优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87、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88、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89、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的基于能源结构化分析的储能布局优化方法。

    90、本发明第四方面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调用时,用于执行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的基于能源结构化分析的储能布局优化方法。

    9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2、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企业的储能系统对应的初始储能方案、储能系统所处区域对应的能源信息以及储能系统建设标准;能源信息包括多种能源类型以及每种能源类型对应的能源资源量;确定初始储能方案对应的初始能源结构;基于储能系统建设标准和能源信息,分析初始能源结构,得到初始储能方案对应的能源结构分析结果;根据能源结构分析结果,判断初始储能方案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能源规划条件;当判断出初始储能方案不满足能源规划条件时,根据能源结构分析结果,优化初始能源结构,得到目标能源结构;根据目标能源结构,优化初始储能方案,得到储能系统对应的目标储能方案。可见,实施本发明能够在获取到企业的储能系统对应的初始储能方案、储能系统所处区域的能源信息以及储能系统建设标准之后,基于储能系统建设标准和能源信息,分析初始储能方案对应的初始能源结构,得到相应的能源结构分析结果,再基于能源结构分析结果,判断初始储能方案是否满足能源规划条件,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根据能源结构分析结果优化初始储能结构,得到目标能源结构,然后基于目标能源结构优化初始储能方案,得到目标储能方案,基于能源结构化分析实现了储能方案布局的智能优化,能够在提高储能方案的能源结构的分析灵活性和分析准确性的基础上,提高储能方案的优化灵活性和精准性,从而提高储能系统的布局精准性,以提高储能系统的规划合理性,进而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率,进而有利于储能系统可持续发展。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能源结构化分析的储能布局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能源结构化分析的储能布局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建设标准包括标准能源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能源结构化分析的储能布局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初始能源结构和所述能源信息,评估所述初始能源结构对应的结构可持续分值,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能源结构化分析的储能布局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能源结构分析结果,判断所述初始储能方案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能源规划条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能源结构化分析的储能布局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能源结构分析结果,优化所述初始能源结构,得到目标能源结构,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能源结构化分析的储能布局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能源结构,优化所述初始储能方案,得到所述储能系统对应的目标储能方案,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能源结构化分析的储能布局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设备条件包括所述储能系统所能调配的多种系统备用设备;

    8.一种基于能源结构化分析的储能布局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9.一种基于能源结构化分析的储能布局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调用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能源结构化分析的储能布局优化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能源结构化分析的储能布局优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企业的储能系统对应的初始储能方案、储能系统所处区域对应的能源信息以及储能系统建设标准;确定初始储能方案对应的初始能源结构;基于储能系统建设标准和能源信息,分析初始能源结构,得到初始储能方案对应的能源结构分析结果;根据能源结构分析结果,判断初始储能方案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能源规划条件;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根据能源结构分析结果,优化初始能源结构,得到目标能源结构;根据目标能源结构,优化初始储能方案,得到目标储能方案。可见,实施本发明能够提高储能方案的优化灵活性和精准性,以提高储能系统的规划合理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兆东,冉伟康,冉琪,齐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泰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51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