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施工,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围挡。
背景技术:
1、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围挡是指为了将建设施工现场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使施工现场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所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用各种砌体材料砌筑的围墙、采用各种成型板材构成的维护体等。
2、为了使建筑工程施工用围挡的实用性更强,现有的建筑工程施工用围挡往往可进行相应的长度调节,然而调节后的固定方式往往采用螺栓螺接,因此在对围挡调节时需不停拆装螺栓,较为费时费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围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围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为了使建筑工程施工用围挡的实用性更强,现有的建筑工程施工用围挡往往可进行相应的长度调节,然而调节后的固定方式往往采用螺栓螺接,因此在对围挡调节时需不停拆装螺栓,较为费时费力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围挡,包括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的内侧卡合有调节机构,且主体组件的上端中部设置有降尘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板,且调节板的下端内侧均匀分布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卡合有卡块,且卡块的下端中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外部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外部设置有固定槽。
3、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板与限位槽之间为一体结构,且卡块通过限位槽与调节板构成卡合结构。
4、进一步的,所述卡块与拉杆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卡块通过弹簧与固定槽构成弹性结构。
5、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组件包括第一立柱,且第一立柱的右端中部固定有卡杆,所述卡杆卡合于卡槽内部,且卡槽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围挡板,所述第一围挡板的右方设置有第二围挡板,且第二围挡板的右方设置有第三围挡板,所述第一围挡板、第二围挡板、第三围挡板的表面均分布有荧光带,且第三围挡板的右方设置有第二立柱。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柱通过卡杆与卡槽构成卡合结构,且卡槽与第一围挡板之间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围挡板与第三围挡板之间形状结构对称分布。
7、进一步的,所述降尘机构包括中空架,且中空架的内部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上端连接有喷洒架,且喷洒架的后方连接有可折叠软管。
8、进一步的,所述喷洒架通过液压缸与中空架构成升降结构,且喷洒架与可折叠软管之间为螺纹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工程施工用围挡,使用者拉动拉杆向下,从而使得卡块回缩至固定槽内部,此时调节板可在第一围挡板内部移动调节,当调节至所需位置时,使用者松手,同时受到弹簧的回弹力,卡块被弹出一部分,并有效卡合于限位槽内部,实现一组调节板在第一围挡板、第三围挡板中的限位,同理再将一组调节板露出的一侧与第二围挡板相连接,该种连接方式快速便捷,提高拆装效率。
10、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形状结构对称分布,因此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均可通过卡杆与卡槽之间的配合对第一围挡板、第三围挡板进行限位,由于第一围挡板、第三围挡板均可通过调节机构与第二围挡板相连接,因此构成的主体围挡便于组装及拆卸,利于后续转运及收纳,第一围挡板、第二围挡板、第三围挡板表面均匀分布的荧光带便于夜间警示,提高实用性。
11、使用者将可折叠软管与外界连有泵机的水源相连接,从而可将水源输送至喷洒架内部再雾化喷出,有效实现降尘,减少建筑施工地的扬尘对外部环境的污染,由于喷洒架通过液压缸与中空架构成升降结构,因此可对喷洒架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适配不同建筑施工地的降尘需求。
12、使用者拉动拉杆向下,从而使得卡块回缩至固定槽内部,此时调节板可在第一围挡板内部移动调节,当调节至所需位置时,使用者松手,同时受到弹簧的回弹力,卡块被弹出一部分,并有效卡合于限位槽内部,实现一组调节板在第一围挡板、第三围挡板中的限位,同理再将一组调节板露出的一侧与第二围挡板相连接,该种连接方式快速便捷,提高拆装效率。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围挡,包括主体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1)的内侧卡合有调节机构(2),且主体组件(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降尘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调节板(201),且调节板(201)的下端内侧均匀分布有限位槽(202),所述限位槽(202)的内部卡合有卡块(203),且卡块(203)的下端中部连接有拉杆(205),所述拉杆(205)的外部套设有弹簧(206),且弹簧(206)的外部设置有固定槽(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201)与限位槽(202)之间为一体结构,且卡块(203)通过限位槽(202)与调节板(201)构成卡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203)与拉杆(205)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卡块(203)通过弹簧(206)与固定槽(204)构成弹性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1)包括第一立柱(101),且第一立柱(101)的右端中部固定有卡杆(107),所述卡杆(107)卡合于卡槽(108)内部,且卡槽(108)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围挡板(102),所述第一围挡板(102)的右方设置有第二围挡板(103),且第二围挡板(103)的右方设置有第三围挡板(104),所述第一围挡板(102)、第二围挡板(103)、第三围挡板(104)的表面均分布有荧光带(105),且第三围挡板(104)的右方设置有第二立柱(1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101)通过卡杆(107)与卡槽(108)构成卡合结构,且卡槽(108)与第一围挡板(102)之间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围挡板(102)与第三围挡板(104)之间形状结构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尘机构(3)包括中空架(301),且中空架(301)的内部设置有液压缸(302),所述液压缸(302)的上端连接有喷洒架(303),且喷洒架(303)的后方连接有可折叠软管(3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架(303)通过液压缸(302)与中空架(301)构成升降结构,且喷洒架(303)与可折叠软管(304)之间为螺纹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