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无线充电控制方法、装置、程序产品及介质与流程

    技术2025-08-05  12


    本申请属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无线充电控制方法、装置、程序产品及介质。


    背景技术:

    1、常规的充电方式存在空间利用率低、需要上下车接入充电口、在潮湿环境中易漏电、在雨雪雷暴天气下存在触电危险等问题。而无线充电的方式则可以提升空间利用率,自动操作,即停即充,且地埋式的设计避免了与电缆直接接触的可能,对恶劣天气的适应性也更好,因此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2、无线充电能量传输主要通过高频交流电产生磁场,通过磁耦合向接收端传输能量。但科学研究表明,高频的磁场对人体有害。当人体长期处在由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产生的高频磁场中时,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眩晕等不良反应。同时活物的存在也会对无线充电装置的正常工作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无线充电产生的磁场还可能会导致处于磁场中的金属异物发热,从而损伤充电装置。故活物监测和异物检测存在重要意义。

    3、然而,相关技术中活物监测和异物检测的方案稳定性和可靠性不高,也无法根据活物监测的结果对无线充电进行灵活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以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或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车辆无线充电控制方法、装置、程序产品及介质。

    2、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无线充电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在无线充电之前采集到的无线充电区域的第一图像,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待充电车辆上;若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异物检测的结果为不存在异物,则控制无线充电装置对所述待充电车辆进行充电,并实时接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充电过程中采集到的所述无线充电区域的第二图像;若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活物检测的结果为存在活物,则检测所述活物与所述待充电车辆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活物与所述待充电车辆之间的距离,控制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对所述待充电车辆进行无线充电的充电功率。

    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根据所述活物与所述待充电车辆之间的距离,控制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对所述待充电车辆进行无线充电的充电功率,包括:若所述活物与所述待充电车辆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安全距离,则控制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对所述待充电车辆进行无线充电的充电功率为零,并生成第一告警信息进行提示;若所述活物与所述待充电车辆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安全距离,则根据所述活物与所述待充电车辆之间的距离,调整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对所述待充电车辆进行无线充电的充电功率,得到调整后的充电功率,以利用所述调整后的充电功率进行无线充电。

    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根据所述活物与所述待充电车辆之间的距离,调整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对所述待充电车辆进行无线充电的充电功率,得到调整后的充电功率,包括:获取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对所述待充电车辆进行无线充电的初始充电功率;根据所述初始充电功率、所述预设安全距离以及所述活物与所述待充电车辆之间的距离,计算得到所述调整后的充电功率。

    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根据所述初始充电功率、所述预设安全距离以及所述活物与所述待充电车辆之间的距离,基于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调整后的充电功率p:

    7、

    8、其中,p0为所述初始功率,dmin为所述预设安全距离,d为所述活物与所述待充电车辆之间的距离。

    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检测所述活物与所述待充电车辆之间的距离,包括: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识别,以确定所述第二图像中所述活物与所述待充电车辆之间的图像距离;根据所述图像距离和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相关参数,确定所述活物与所述待充电车辆之间的距离。

    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若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异物检测的结果为存在异物,则控制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禁止启动对所述待充电车辆进行充电,并生成第二警告信息并进行提示。

    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若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活物检测的结果为不存在所述活物,则控制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继续对所述待充电车辆进行充电。

    1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无线充电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在无线充电之前采集到的无线充电区域的第一图像,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待充电车辆上;第二接收单元,配置为若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异物检测的结果为不存在异物,则控制无线充电装置对所述待充电车辆进行充电,并实时接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充电过程中采集到的所述无线充电区域的第二图像;检测单元,配置为若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活物检测的结果为存在活物,则检测所述活物与所述待充电车辆之间的距离;控制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活物与所述待充电车辆之间的距离,控制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对所述待充电车辆进行无线充电的充电功率。

    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且适于由处理器读取并执行,以使得具有所述处理器的计算机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条计算机程序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15、基于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通过待充电车辆上设置的图像采集装置在无线充电之前采集第一图像,通过第一图像检测无线充电区域内是否存在异物,在不存在异物的情况下对待充电车辆进行充电,并通过图像采集装置实时采集无线充电过程中的第二图像,通过第二图像监测无线充电区域内是否存在活物,在存在活物的情况下,根据检测得到的活物与待充电车辆之间的距离,控制无线充电装置对待充电车辆进行无线充电的充电功率。一方面,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异物检测和活物监测是通过设置在待充电车辆上的图像采集装置进行图像采集和图像检测完成的,相比于相关技术中在无线充电装置内设置检测装置和检测电路,使得无线充电的成本降低,而且缩小了无线充电装置的提体积,另一方面,在无线充电的过程中,会根据活物与车辆之间的距离来控制无线充电的功率,实现了无线充电功率的动态调整,这种灵活的功率调节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充电过程的安全性。

    1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活物与所述待充电车辆之间的距离,控制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对所述待充电车辆进行无线充电的充电功率,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活物与所述待充电车辆之间的距离,调整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对所述待充电车辆进行无线充电的充电功率,得到调整后的充电功率,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初始充电功率、所述预设安全距离以及所述活物与所述待充电车辆之间的距离,基于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调整后的充电功率p: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所述活物与所述待充电车辆之间的距离,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8.一种车辆无线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且适于由处理器读取并执行,以使得具有所述处理器的计算机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无线充电控制方法、装置、程序产品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在无线充电之前采集到的无线充电区域的第一图像,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待充电车辆上;若对第一图像进行异物检测的结果为不存在异物,则控制无线充电装置对待充电车辆进行充电,并实时接收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充电过程中采集到的无线充电区域的第二图像;若对第二图像进行活物检测的结果为存在活物,则检测活物与待充电车辆之间的距离;根据活物与待充电车辆之间的距离,控制无线充电装置对待充电车辆进行无线充电的充电功率。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无线充电功率的动态调整,这种灵活的功率调节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充电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运来,潘志强,张恒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508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