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液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1  140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液泵。



    背景技术:

    在需要进行液体加注行业中(如电池内电解液的加注或医疗药品中液体的加注等),普遍采用注液泵进行液体的加注。相关技术中,注液泵设置有多个柱塞来进行注液,以能够提供注液的效率。而在设置各柱塞的分布方式时,将各柱塞采用直线排列分布,此种方式,造成注液泵整体的体积较大。同时,柱塞与驱动装置之间的装配连接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了一种注液泵,其结构紧凑,体积小,而且柱塞与驱动装置连接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液泵,包括泵头、柱塞和用于驱动所述柱塞相对所述泵头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柱塞连接,所述柱塞设置有多个,各所述柱塞圆周均布在所述连接件上;各所述柱塞均通过夹紧组件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安装所述柱塞的固定孔,各所述柱塞的一端分别通过所述夹紧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孔内。

    具体地,所述夹紧组件包括用于夹持所述柱塞的缩嘴和用于驱使所述缩嘴夹紧所述柱塞的锁紧件,所述缩嘴设置在所述固定孔内。

    具体地,垂直于所述固定孔轴线的方向、所述固定孔的截面面积从靠近所述泵头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泵头的一端逐渐缩小。

    具体地,所述缩嘴的外侧壁设置为斜面,倾斜的方向与所述固定孔的内壁倾斜的方向相同。

    具体地,所述缩嘴包括本体和多个间隔设置的夹紧片,各所述夹紧片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本体上,另一端延伸设置;所述柱塞的一端设置在各所述夹紧片之间。

    具体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滚珠丝杆,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滚珠丝杆连接,所述滚珠丝杆贯穿所述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注液泵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用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所述泵头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滚珠丝杆穿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驱动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支撑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导向所述连接件移动的导杆,所述连接件活动套设在所述导杆上。

    具体地,所述注液泵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罩设在所述安装架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注液泵,通过采用设置有多个柱塞,而且将各柱塞圆周均布在连接件上,并将各柱塞通过夹紧组件与连接件固定连接。这样,通过将各柱塞采用圆周均布,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紧凑性,有利于整体体积的减小;而各柱塞通过夹紧组件来实现固定连接在连接件上,提高了各柱塞连接的牢固性,各柱塞连接稳定性好,确保了实际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液泵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液泵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液泵在另一方上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缩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和各实施例,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实施例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方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实施例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液泵,用于对液体的抽吸加注,如电池电解液的定量加注或液体药剂的定量加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将该注液泵用于电池电解液的加注上进行举例说明,但并不是对该注液泵的应用范围进行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该注液泵包括泵头1、柱塞2和用于驱动柱塞2相对泵头1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通过连接件4与柱塞2连接,通过连接件4用于将驱动组件3所产生的驱动力传递给柱塞2,使柱塞2能够运动。具体地,柱塞2的一端与连接件4连接,而相对的另一端插设在泵头1内,在驱动组件3所提供的驱动力的驱使下,柱塞2能够相对泵头1往复移动,而泵头1内具有能够与柱塞2配合使用而实现液体介质抽吸的结构(如柱塞2缸)。这样,在各部件的配合下,在泵头1内能够实现电解液的抽吸和输出,进而实现电解液的定量注液。具体工作中,驱动组件3驱使各柱塞2移动的距离决定电解液注入的量,因而,通过控制驱动组件3驱使各柱塞2移动的量便可实现电解液的定量加注,控制精准度好。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实际设置中,为了提高注液的效率,通常会采用设置有多个柱塞2来进行注液,而为了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凑性,本实施例中采用将各柱塞2圆周均布在连接件4上,并使各柱塞2均通过夹紧组件5与连接件4固定连接。这样,将各柱塞2以圆周均布的方式设置,从而节省了各柱塞2所占据的空间,提高了整体的结构的紧凑性,进而使整个注液泵的体积得到了减小,便于安装使用。而将各柱塞2均固定连接在连接件4上,便可通过连接件4来统一带动各柱塞2运动。同时,采用将各柱塞2通过夹紧组件5与连接件4固定连接,夹紧组件5能够始终保持夹紧固定柱塞2。这样,在夹紧组件5的夹持固定下,确保了各柱塞2连接的稳定性,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偏位或松动,提升了使用的可靠性。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柱塞2设置有四个,四个柱塞2圆周分布。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根据实际的设计需要,还可以将柱塞2设置成其它的数量,并将各柱塞2采用圆周均布的方式设置,在此并不对柱塞2的设置个数进行限定。

    可选地,如图1和图4所示,连接件4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安装柱塞2的固定孔41,各柱塞2的一端分别通过夹紧组件5固定连接在固定孔41内。这样,根据柱塞2的个数对应在连接件4上设置有相同个数的固定孔41,并将夹紧组件5至少部分设置在固定孔41内,从而在夹紧组件5的夹紧固定作用下,能够实现将柱塞2的一端可靠固定,确保各柱塞2能够可靠跟随连接件4同步运动。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还可采用在连接件4上设置连接扣或连接帽等方式来固定连接柱塞2。

    可选地,如图3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夹紧组件5包括用于夹持柱塞2的缩嘴51和用于驱使缩嘴51夹紧柱塞2的锁紧件52,缩嘴51设置在固定孔41内。缩嘴51夹持柱塞2的一端;而锁紧件52可以是与柱塞2连接,也可以是与缩嘴51连接。这样,在固定连接时,通过锁紧件52的拉动,最终能够实现缩嘴51上夹持部分的缩小,实现将柱塞2夹持固定。优选地,采用将锁紧件52与缩嘴51连接,通过锁紧件52拉动缩嘴51在固定孔41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固定孔41的限制,能够挤压缩嘴51收缩,进而实现将柱塞2夹持固定。该锁紧件52可为螺栓。

    具体地,实际设置当中,为实现可靠夹持固定,垂直于固定孔41轴线的方向、将该固定孔设置成其截面面积从靠近泵头1的一端向远离泵头1的一端逐渐缩小。这样,缩嘴51为敞口结构,柱塞2的一端由敞口处插入到缩嘴51内,并在锁紧件52的拉动下,缩嘴51的敞口结构逐渐收缩而实现夹持柱塞2。

    为了提高夹持柱塞2的稳固性,采用将缩嘴51的外侧壁设置为斜面,并将倾斜的方向设置成与固定孔41的内侧壁倾斜的方向相同。这样,缩嘴51设置在固定孔41内后,缩嘴51的外侧壁与固定孔41的内侧壁相配合,并在锁紧夹持的过程中,能够顺利相对滑动,实现收缩夹紧。

    如图5所示,缩嘴51包括本体511和多个间隔设置的夹紧片512,各夹紧片512一端固定连接在本体511上,另一端延伸设置,具体地,各夹紧片512延伸的一端相组合形成上述的敞口结构,柱塞2的一端设置在各夹紧片512之间,即柱塞2的一端设置在敞口结构内。并且,各夹紧片512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在固定孔41内能够被挤压发生弹性形变而实现各夹紧片512共同夹持固定柱塞2。

    具体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各夹紧片512共同夹持柱塞2的牢固性,可采用在各夹紧片512与柱塞2相接触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凸起结构,如凸点或凸条等,从而能够提高夹持柱塞2的牢固性。同时,还可在各夹紧片512上开设有形变缝隙513(参照图5),用于增强各夹紧片512的弹性形变性能,提升夹持柱塞2的可靠性。

    如图1和图3所示,驱动组件3包括驱动件31和滚珠丝杆32,驱动件31与滚珠丝杆32连接,滚珠丝杆32贯穿连接件4。具体设置中,连接件4上开设有连接孔42(参照图4),连接孔42内设置有与滚珠丝杆32螺纹连接的驱动块9,滚珠丝杆32与驱动块9螺纹连接,从而实现带动连接件4移动。该驱动件31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转动带动滚珠丝杆32转动,而滚珠丝杆32与驱动块9之间为螺纹连接。因而,转动的滚珠丝杆32便会带动驱动块9移动,而驱动块9便会驱使连接件4移动,进而实现带动各柱塞2往复移动,实现电解液的抽吸或输出。此种通过伺服电机与滚珠丝杆32相互配合的方式,实现了精确驱动各柱塞2运动,进而达到精准控制注液量的使用目的。连接孔42设置在各圆周分布的柱塞2的圆心位置处,从而,能够为各柱塞2提供均衡的驱动力,使各柱塞2能够同步平稳移动。

    如图1和图3所示,该注液泵还包括安装架6,安装架6上设置用第一支撑板61、第二支撑板62和第三支撑板63,泵头1固定在第一支撑板61上,滚珠丝杆32穿设在第一支撑板61和第二支撑板62之间,驱动件31固定安装在第三支撑板63上。通过这样的设置,由安装架6来固定支撑各部件,确保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支撑板61和第二支撑板6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导向连接件4移动的导杆7,连接件4活动套设在导杆7上。这样,连接件4上对应开设有用于供导杆7穿过的通孔43(参照图4),导杆7活动穿设在通孔43内。此种通过导杆7来为连接件4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确保了连接件4在驱动各柱塞2移动时,各柱塞2的运动位置不会发生偏位,保持准确的移动位置。优选地,将该导杆7设置有两个,并相对设置,各柱塞2和/或滚珠丝杆32位于两个导杆7之间。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该注液泵还包括壳体8,并将壳体8罩设在安装架6的上方。这样,通过壳体8的遮盖,能够为内部零件通过保护,同时也提升了注液泵整体的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注液泵,通过采用设置有多个柱塞,而且将各柱塞圆周均布在连接件上。这样,在确保注液泵注液效率的同时,由于将各柱塞采用圆周均布的方式设置,从而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紧凑性,有利于整体体积的减小。并且,各柱塞通过夹紧组件与连接件固定连接,而夹紧组能够收缩夹紧柱塞,始终保持可靠夹持柱塞。这样,各柱塞实现了可靠固定连接在连接件上,连接稳定性好,确保了实际使用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注液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头、柱塞和用于驱动所述柱塞相对所述泵头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柱塞连接,所述柱塞设置有多个,各所述柱塞圆周均布在所述连接件上;各所述柱塞均通过夹紧组件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安装所述柱塞的固定孔,各所述柱塞的一端分别通过所述夹紧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包括用于夹持所述柱塞的缩嘴和用于驱使所述缩嘴夹紧所述柱塞的锁紧件,所述缩嘴设置在所述固定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液泵,其特征在于,垂直于所述固定孔轴线的方向、所述固定孔的截面面积从靠近所述泵头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泵头的一端逐渐缩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嘴的外侧壁设置为斜面,倾斜的方向与所述固定孔的内壁倾斜的方向相同。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嘴包括本体和多个间隔设置的夹紧片,各所述夹紧片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本体上,另一端延伸设置;所述柱塞的一端设置在各所述夹紧片之间。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注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滚珠丝杆,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滚珠丝杆连接,所述滚珠丝杆贯穿所述连接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泵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用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所述泵头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滚珠丝杆穿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驱动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支撑板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导向所述连接件移动的导杆,所述连接件活动套设在所述导杆上。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注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泵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罩设在所述安装架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流体输送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注液泵,包括泵头、柱塞和用于驱动所述柱塞相对所述泵头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柱塞连接,所述柱塞设置有多个,各所述柱塞圆周均布在所述连接件上;各所述柱塞均通过夹紧组件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注液泵,通过将各柱塞采用圆周均布,从而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紧凑性,有利于整体体积的减小;通过将各柱塞通过夹紧组件来实现固定连接在连接件上,提高了各柱塞连接的牢固性,各柱塞连接稳定性好,确保了实际使用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仁雄;谌荥荣;张彪;袁海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恒瑞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8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49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