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饲料的质量检测方法

    技术2025-08-02  7


    本发明涉及质量检测,具体涉及一种发酵饲料的质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1、发酵饲料是以微生物、复合酶为生物饲料发酵剂菌种,将饲料原料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复合酶制剂为一体生物发酵饲料。

    2、如专利公开号cn115165884a公开了一种生物发酵饲料质量检测方法,通过发酵前图像、发酵后图像以及发酵参数之间的隐含关联信息来对生物发酵饲料进行质量检测,不需要检测人员具备相关的检测经验即可对生物发酵饲料进行质量检测,由于隐含关联信息表示了发酵过程的隐含变化,利用这种隐含变化,提高生物发酵饲料检测的准确度。

    3、但现有技术中,对于发酵饲料的质量监测缺少基于发酵过程中关联因素的在线识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酵饲料的质量检测方法,对饲料发酵过程中的发酵温度和发酵压力进行处理,即通过将发酵温度曲线与发酵温度核定曲线进行分析处理,获取发酵温度区域比、温度单元方差值和温度单元偏差比,对发酵温度区域比、温度单元方差值和温度单元偏差比进行处理得到发酵温度异值,再通过将发酵压力曲线与发酵压力核定曲线进行分析处理,获取发酵压力区域比、压力单元方差值和压力单元偏差比,对发酵压力区域比、压力单元方差值和压力单元偏差比进行处理得到发酵压力异值,基于发酵温度异值与发酵压力异值得到饲料发酵中发酵温压异常值,从而根据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的偏离程度完成对饲料发酵的质量识别。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发酵饲料的质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获取饲料在发酵过程中的发酵温度曲线,将发酵温度曲线与发酵温度核定曲线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发酵温度异值;

    5、获取饲料在发酵过程中的发酵压力曲线,将发酵压力曲线与发酵压力核定曲线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发酵压力异值;

    6、对发酵过程中发酵温度异值与发酵压力异值进行处理,获得发酵温压异常值,并根据发酵温压异常值对饲料发酵质量进行识别。

    7、建立第一平面坐标系,以x轴为时间,以y轴为温度;

    8、在第一平面坐标系内,以材料发酵过程中的实际发酵时间及实际发酵时间所对应的发酵实时温度在平面坐标系内进行描点;

    9、将所有点用平滑曲线沿时间顺序进行连线,得到发酵温度曲线;

    10、并在第一平面坐标系内构建发酵温度核定曲线。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对发酵温度曲线与发酵温度核定曲线进行处理,得到发酵温度区域比、温度单元方差值和温度单元偏差比;

    12、将发酵温度区域比记为wy;

    13、将温度单元方差值记为wf;

    14、将温度单元偏差比记为wp;

    15、计算得到发酵温度异值wi。

    1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将发酵温度曲线的末端与发酵温度核定曲线的末端通过辅助线进行连接,使发酵温度曲线、发酵温度核定曲线和辅助线构成发酵温度封闭区域;

    17、发酵温度区域比为发酵温度区域值与发酵温度区域阈值的比值;

    18、将实际发酵时间分为若干个时间子单元,获取每个时间子单元内发酵温度曲线与发酵温度核定曲线的最大间距值,记为温度单元差值;

    19、将所有时间子单元的温度单元差值进行整合,得到温度单元差值组;

    20、温度单元方差值为温度单元差值组的方差值。

    2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对所有时间子单元的温度单元差值求和取均值,得到温度单元差均值;

    22、将温度单元差值组内的最大温度单元差值与最小温度单元差值进行差值计算,得到温度单元极限偏差;

    23、将温度单元极限偏差与温度单元差均值进行比值计算,得到温度单元偏差比。

    2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建立第二平面坐标系,以x轴为时间,以y轴为压力;

    25、在第二平面坐标系内,以材料发酵过程中的实际发酵时间及实际发酵时间所对应的发酵实时压力在平面坐标系内进行描点;

    26、将所有点用平滑曲线沿时间顺序进行连线,得到发酵压力曲线;

    27、并在第二平面坐标系内构建发酵压力核定曲线。

    2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对发酵压力曲线与发酵压力核定曲线进行处理,得到发酵压力区域比、压力单元方差值和压力单元偏差比;

    29、将发酵压力区域比记为yy;

    30、将压力单元方差值记为yf;

    31、将压力单元偏差比记为yp;

    32、计算得到发酵压力异值yi。

    3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将饲料发酵过程中的发酵温度异值wi与发酵压力异值yi进行处理,计算得到饲料发酵中发酵温压异常值wy。

    3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异点发酵占比基数的获取过程为:

    35、对饲料发酵后的表面进行拍照,得到饲料发酵完成后的发酵图像,将发酵图像分割成若干个发酵子单元;

    36、通过发酵图像分析软件对发酵子单元内的发酵异点进行识别;

    37、对存在发酵异点的发酵子单元进行标记,得到异点子单元;

    38、将异点子单元的数量与发酵子单元的数量进行比值计算,得到发酵异点数比;

    39、将所有的异点子单元按顺时针的顺序首尾相连,得到异点发酵区域;

    40、将异点发酵区域的面积值与所有发酵子单元的面积值进行比值计算,得到发酵异点面比;

    41、将发酵异点数比与发酵异点面比进行乘积计算,得到异点发酵占比基数。

    4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预设饲料发酵中发酵温压异常值的极限值为wy1和wy2,其中,wy1<wy2;

    43、当wy<wy1时,则表示饲料发酵过程中,发酵温度和发酵压力均控制良好,得到饲料发酵优信号;

    44、当wy1≤wy<wy2时,则表示饲料发酵过程中,发酵温度和/或发酵压力控制好,得到饲料发酵良信号;

    45、当wy≥wy2时,则表示饲料发酵过程中,发酵温度和发酵压力均控制差,得到饲料发酵差信号。

    4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47、(1)本发明对饲料发酵过程中的发酵温度和发酵压力进行处理,即通过将发酵温度曲线与发酵温度核定曲线进行分析处理,获取发酵温度区域比、温度单元方差值和温度单元偏差比,对发酵温度区域比、温度单元方差值和温度单元偏差比进行处理得到发酵温度异值,再通过将发酵压力曲线与发酵压力核定曲线进行分析处理,获取发酵压力区域比、压力单元方差值和压力单元偏差比,对发酵压力区域比、压力单元方差值和压力单元偏差比进行处理得到发酵压力异值,基于发酵温度异值与发酵压力异值得到饲料发酵中发酵温压异常值,从而根据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的偏离程度完成对饲料发酵的质量识别,可靠性强;

    48、(2)本发明在获取发酵温压异常值的识别过程中,对饲料发酵后的发霉或变色的迹点进行识别,根据发酵后饲料的发霉或变色的程度进一步对饲料质量进行识别,使发酵温压异常值的精准性更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发酵饲料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饲料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第一平面坐标系,以x轴为时间,以y轴为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酵饲料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发酵温度曲线与发酵温度核定曲线进行处理,得到发酵温度区域比、温度单元方差值和温度单元偏差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酵饲料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发酵温度曲线的末端与发酵温度核定曲线的末端通过辅助线进行连接,使发酵温度曲线、发酵温度核定曲线和辅助线构成发酵温度封闭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酵饲料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有时间子单元的温度单元差值求和取均值,得到温度单元差均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饲料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第二平面坐标系,以x轴为时间,以y轴为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发酵饲料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发酵压力曲线与发酵压力核定曲线进行处理,得到发酵压力区域比、压力单元方差值和压力单元偏差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饲料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饲料发酵过程中的发酵温度异值wi与发酵压力异值yi进行处理,计算得到饲料发酵中发酵温压异常值wy。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发酵饲料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异点发酵占比基数的获取过程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发酵饲料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设饲料发酵中发酵温压异常值的极限值为wy1和wy2,其中,wy1<wy2;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发酵饲料的质量检测方法,获取饲料在发酵过程中的发酵温度曲线,将发酵温度曲线与发酵温度核定曲线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发酵温度异值;获取饲料在发酵过程中的发酵压力曲线,将发酵压力曲线与发酵压力核定曲线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发酵压力异值;对发酵过程中发酵温度异值与发酵压力异值进行处理,获得发酵温压异常值,并根据发酵温压异常值对饲料发酵质量进行识别;本发明在获取发酵温压异常值的识别过程中,对饲料发酵后的发霉或变色的迹点进行识别,根据发酵后饲料的发霉或变色的程度进一步对饲料质量进行识别,使发酵温压异常值的精准性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李化强,吴菲菲,徐永平,李晓宇,柯碧青,陈旭峰,冯耀勇,许皓铭,许恒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4879.html

    最新回复(0)